蒋大仁勇

注册日期:2025-03-15
访问总量:23036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帝王文化到党文化,专制基因的延续与现代转型的杰作


发表时间:+-


帝王文化到党文化:专制基因的延续与现代转型的杰作

作者:  草头大将军

中国文化在自我宣传中常常以“博大精深”自豪,但如果从权力运行的核心逻辑来剖析,它的政治文化主线几乎一直围绕着“权威崇拜”与“权力至上”。这是一条从秦皇汉武到康乾盛世、再到中共治下的连续脉络——名字换了,形式变了,核心却惊人一致。


一、帝王文化的精髓:权力神圣化与个人崇拜

从秦始皇“朕即天下”开始,皇权被塑造成不容置疑的最高权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经义为皇权披上道德外衣;唐太宗虽号称纳谏,实质仍以君主为中心。明太祖朱元璋甚至通过《大诰》立下严刑酷法,以恐惧维系统治。

这种制度背后的价值体系是:权力高于法律、意志高于制度、个人高于集体。百姓被塑造成“臣民”,忠诚是首要美德,批评是大逆不道。


二、党文化的历史延伸与现代变形


中共建政后,并未切断这种专制文化的血脉,反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升级。

1,权力神圣化:毛泽东时期,个人崇拜达到古代皇帝都不敢想象的高度,历代皇帝不过是“天子”,绝对不敢与天斗争。而中共的领袖人物,比如毛泽东根本不屑于做‘’天子‘’。他们根本没有把天放在眼中,自称能与天斗、地斗、人斗其乐无穷,他们敢于骑在天皇老子的头上拉屎拉尿。其“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被写入教材、歌曲、口号,超越了历代帝王的宗教神化宣传。


2,思想一元化:帝王时代的“独尊儒术”被替换成“独尊领袖思想”,通过路线斗争和政治运动清洗异见。不同于儒学的“存天理”,党文化的逻辑是“服从组织安排”,实际是服从领袖意志。


3,宣传现代化:御用文人变成了宣传系统,史官、戏曲换成新闻联播、网络审查、影视剧、娱乐话题导向,舆论场被数字化手段严密控制。

三、实例对比:连续性与升级


1,清朝文字狱:乾隆朝以诗文定罪,几十字可致身家性命;

2,当代舆论管控:一条微博、一个短视频即可封号,甚至失去工作、被“跨省”,甚至被“跨国”

3,明清朝贡体系:以天朝为中心要求周边服从;

4,现代外交话术:要求国际承认其制度模式的“优越性”,并以经济手段施压。

这种延续不仅在形式上更高效,更可怕的是,它已渗透为社会心理——许多人习惯性崇拜权势、依赖强人、惧怕独立思考,把服从看作安全感的来源。


四、文化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除恶扬善。

如果把中国文化看作一座古城,帝王文化是历尽风雨,坚固依旧的城墙,党文化是在帝王文化的旧城墙上加装了钢筋混泥土和摄像头。

因此要让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就必须拆掉那堵禁锢自由与践踏法制的城墙,同时保留其中积极的成分:尊重教育、重视秩序、注重群体责任感等。

但必须剔除的糟粕包括:


1,盲目崇拜权力与个人;

2,将服从当成最高道德;

3,以政治忠诚替代法律与制度;

4,将异见视为威胁而非资源。


五、引入现代普世价值观


真正的现代国家必须建立在普世价值的共识上:权力受制约、法律高于个人、言论自由受保护、政治权力通过程序合法化而非神化。

中共若想持续发展、真正进步,就必须从文化基因上做手术——去掉帝王文化和党文化的专制因子,引入公民社会的理念与制度保障。否则,即便经济再繁荣,也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无法避免历史上一次次“盛世—崩溃”的循环。


【帝王文化是中共党文化的母体,党文化是帝王文化的现代延伸。】

两者共同构了中国专制政治的文化土壤。要走向现代文明,中国必须正视这种连续性,从历史惯性中挣脱出来,才能真正建立以民主,自由、法制、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这不仅是制度转型的问题,更是文化自我革新的必经之路。




浏览(481)
thumb_up(8)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