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1627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云梦泽睡虎地——鬼怪信仰的真实记录


发表时间:+-

图片1.png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关于鬼神的传说源远流长。自甲骨文时代起,“鬼”字便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痕迹。先秦时期,民间对鬼神的信仰达到了一个高峰,人们深信鬼神的存在,并对其充满敬畏。尽管孔子等圣哲对鬼神持谨慎态度“敬鬼神而远之”,但《诗经》等典籍中仍不乏对鬼神的提及,足见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关于先秦时期民间具体信仰的鬼神种类和习俗,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却相对匮乏。直到197512月,云梦泽睡虎地秦墓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墓中出土的《日书·诘咎》篇,详细记载了当时民间所信仰的鬼怪种类及其驱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在云梦泽睡虎地《日书·诘咎》中,鬼怪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鬼与怪。鬼,多指人死后化作的魂魄,形态各异,危害多样。有刺鬼,常无故攻击人,需用桃弓棘矢射之;有孕鬼,藏于地下,导致家人染病,需掘地寻之并除去。这些鬼怪的存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鬼神等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

 

而怪,则多为草木、动物所化之精或超自然现象。它们或伪装作祟,或带来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如神狗夜入人家作乱,需食桑皮炮制之物以避;飘风之气使兽言,需桃杖击之并脱鞋掷之。这些怪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自然界中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想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些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应对。

 

此外,云梦泽睡虎地《日书·诘咎》还记载了一些作祟人间的“神”。这些神,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神灵,它们更像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如“大神”,其居所不可擅闯,否则会遭其害,对付之法则是用狗屎丸投掷。这种描述,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面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时的无奈与尝试。

 

《日书·诘咎》作为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为我们揭示了先秦时期民间鬼神信仰的真实面貌。它不仅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古人智慧和勇气的宝贵财富。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2000多年前先秦时代鬼神信仰的生动图景,感受那个时代人们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好奇。

云梦泽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了江汉平原,但关于鬼怪神灵,并没有因为沧海桑田而消失,它们在民间习俗和神汉巫婆的巫术顽强的保存了下来。《云梦泽》的作者冯知明的外婆是一位著名的巫婆,他深受影响。因此,成就了他以外婆为原形《四十岁的一对指甲》的创作,还有《云梦泽》海外书名《生命中的他乡》里那位著名的兰巫婆的诞生。

 

2024年7月9日星期二  翠柳街1号院


浏览(6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