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詩蘭

注册日期:2016-12-26
访问总量:84610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挪亞方舟:新世界的預告


发表时间:+-

2:1-5; 122; 13:11-14; 24:36-44

挪亞方舟:新世界的預告 – Advent 1

【小  序】

曆法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科學”,是“人類從史前時代走向文明”的標志之一。目前學界普遍認可的世界上最早的曆法,距今有1萬年的歷史,是位於蘇格蘭阿伯丁地穴的木樁結構,地穴的排列與冬至的日出成直線。研究認爲,曆法起源於人對天體運行、季節變化和晝夜循環的觀察和記錄;這與聖經的記載相當吻合。

聖經告訴我們,當上帝創造了大光(“日”)與小光(“月”),祂便向人類啟示,應當依循這兩光的運行來編排曆法。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來分晝夜,讓它們作記號,定季節、日子、年份”(1:14);其中置於第一位的所謂“作記號”( ????, Sign),是叫人據此來設立神聖的節期[1]。上帝首先示範,在完成六天的創世大功後,將第七日分別爲聖,定為安息日,為世人立下典範[2]。基督教會根據上帝的啟示,沿著救恩歷史的脈絡,跟隨耶穌基督的脚蹤,逐步編定了教會的行事曆。教會行事曆開始於聖誕節前的四週;這四週被稱爲“將臨期”(Advent);“將臨期”的第一主日,是教會曆的新年。

 

在教會年曆上,今天是教會的新年。從今天起直到聖誕節,將近四周,叫作“將臨期”,是教會年的第一個節期。“將臨”(Advent)一詞源於拉丁文“adventus”。這個詞本身具有Arrival Coming雙重含義;用於教會節期則承載了雙重神學意義。第一,在喜樂中紀念耶穌基督兩千多年前的第一次降臨(Arrival),這是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第二,在儆醒中盼望祂的第二次來臨(Coming),這是尚未出現的未來事件。因此,教會設立將臨期,具有靈性旅程的雙重目標。從耶穌出生到基督再來,標誌著基督救恩工作的全過程。我們正是活在這個時代之中。

我們從聖經中知道,耶穌從來沒有叫人紀念他的出生;而是反覆命令門徒在警醒禱告中預備他的再來。因此把Advent 中譯為“將臨”,即耶穌將要來臨,非常恰當;這也是將臨期的重點所在。基督徒的信仰告白,無論是《使徒信經》還是《尼西亞信經》,都宣告基督必將再臨,審判活人、死人。耶穌在他的講論中,也宣告在世界的末了,他將再來施行審判。根據與教會年曆緊密配合的《通用經文選》(RCL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每個教會新年選讀的聖經經文,無論是從哪一部福音書中所擷取,都是耶穌關於他的再來和末日審判的教導。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在教會新年要傳講末日的信息呢?這常常會令人感到不適,憂愁焦慮,甚至恐懼戰兢。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作個類比。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傳統中,一個廣爲人知的新年主題是“除舊佈新”;而教會新年的主題也是“除舊佈新”。儘管這兩者的本質不同,但字面上的大意都是除去舊的,建立新的。教會在新年宣講末日信息,就是圍繞“除舊布新”這個主題。

末日信息是完整福音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督信仰中的“末日”,與人們通常所說的“末日”不同。在人們通常的意念中,世界末日是宇宙終結,文明毀滅,人類滅絕,甚至萬有重歸於無的日子。那確實是一個叫人焦慮、恐懼、絕望的日子。

但是,基督信仰中的末日,卻是充滿盼望的時日。本講選讀的《以賽亞書》說,“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國都要流歸這山”(2:2);“來吧!讓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2:5)!末日是舊世界的終結,也是新天新地的開端。耶穌說:那時,“人子帶著能力和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來臨”(太24:30);基督再臨,伸張公義,彰顯慈愛,成就救恩。

本講的福音經課選自耶穌“橄欖山講論”的前半部分(馬太福音24)。當門徒詢問耶穌關於他再來和世界末了的情形時,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來臨也要這樣”(太24:37-39)。

挪亞方舟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但它並非許多人心目中的文化象徵或神話,而是上帝的“除舊布新”,拉開了祂救恩史的序幕;耶穌正是用它來比喻人子的再來。

《創世記》6-9章記述了大洪水和挪亞之約。那時上帝看到人在地上罪大惡極,終日所思盡是惡事,世上充滿敗壞和暴力,完全不合祂創造世界的本意;因此決意除滅地上一切邪惡。“只有挪亞在上主眼前蒙恩……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上帝同行”[3](創6:8-9)。可見,“義人”就是“與上帝同行”, 跟隨上帝腳步,遵行上帝旨意,愛上帝[4]的“完全人”。

上帝計劃使洪水氾濫,毀滅天下一切的敗壞和邪惡;只留下挪亞一家和各種動物的活種(6:17-20)。挪亞並不知道洪水何時到來,但他完全信靠上帝,按照上帝的吩咐,去建造方舟;“凡上帝吩咐(Command,命令)他的,他都照樣去做”(6:22)。上帝親口稱讚他“在這世代中,我看你在我面前是個義人”(創7:1)。大洪水到來的前七天,上帝叫挪亞帶著全家,和為洪水後的大地留種的動物進入方舟,“挪亞就遵照耶和華吩咐他的去做”(創7:1-5)。

挪亞與上帝同行, 遵循上帝的指示,進入方舟;不僅在洪水中保全了生命,而且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當洪水退去,上帝叫他出方舟的時候,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面前;那是一個經過洪水盪滌了汙穢和罪惡的新世界。

挪亞在這新世界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種潔淨的牲畜和各種潔淨的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創8:20)。這是全部聖經所記的第一次築壇、第一次獻燔祭;表明上帝藉由挪亞的築壇和獻祭,和人建立了新關係。上帝悅納挪亞的敬拜(創8:21-9:17),與挪亞及其後裔立約,賜福給他們,應許不再有洪水滅絕生物,毀壞大地。

在本講選讀的福音經文中,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太24:37);表明人子再來時,像義人挪亞那樣“與上帝同行”,聽從上帝命令,努力建造方舟,預備好等候“洪水”來臨的人,就能得救,按照上帝的計劃進入新天新地。對此,耶穌預言說:“人子來臨也要這樣。那時,兩個人在田裏,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兩個女人推磨,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太24:39-41,和修)。

耶穌在這裏向門徒展示了末日審判的圖景。一種人“被接去”[5]παραλαμβ?νεται);一類人“被撇下”[6]?φ?εται)。耶穌是用“挪亞的日子”來比喻“人子來臨”時的情形。因此,那種像挪亞一樣的義人也像挪亞那樣被接去方舟,進入新的世界;而那些仍然沉迷於惡貫滿盈世界中的吃喝嫁娶、不思悔改、遠離上帝、對祂的警告充耳不聞的人,必將被撇在黑暗的舊世界中“哀哭切齒”。

這兩個種類的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罪惡世界之中,在同一個場所工作,或在田裏,或在磨坊,甚至彼此相識,但卻作了不同的選擇,因此結局天差地別。

這個比喻與之後耶穌在同一篇講論中“綿羊和山羊”的比喻,都是關於末日審判的情形。所不同的是,“綿羊和山羊”展現的是審判時的場景;“挪亞的日子”則表明審判的突如其來和不可預測。“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太24:36)”。因此,耶穌反復告誡我們:“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你們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太24:42, 44)。

上帝的計劃是藉著公義的審判“除舊佈新”,但那時刻何時來到,我們卻不知道。將臨期的靈性操練,就是爲了讓我們在警醒中預備主的再來。“除舊佈新”不僅是教會新年的主題,也是每一個基督門徒每天的功課。先知彌迦的話值得我們銘記:“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我們應當時時警醒,天天更新,直到基督再來。

(2015年8月1日修訂)

 

【本講所據聖經經文】馬太福音24:37-44

37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38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39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來臨也要這樣。40那時,兩個人在田裏,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41兩個女人推磨,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42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43你們要知道,一家的主人若知道晚上甚麼時候有賊來,就必警醒,不讓賊挖穿房屋。44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1] 記號”的希伯來文????, ot)有神蹟、徵兆、與上帝立約的標記、與上帝關係的信物等含義,具有神聖性。

[2] 《創世記》:“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2:3)。立下安息日,讓世人得以永遠記念上帝創造的大功。摩西“十誡”的第四條誡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埃及記20:8)。

[3] 這是“義”(Righteous)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用以形容挪亞。

[4] 參閲《約翰福音》14:15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5] 被接去”的希臘文原文是παραλαμβ?νεται(被動語態);其原型παραλαμβ?νω意爲“接走”。如耶穌對門徒說:“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你們到我那裏去”(約14:3);“天使對約瑟說:‘不要怕,只管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太1:20)。

[6] “被撇下” 的希臘文原文是?φ?εται(被動語態);其原型?φ?ημι意爲“撇下”、“捨棄”。如耶穌呼召第一批門徒時,他們立刻“了網”、“了船”跟從了耶穌(太4:20, 22);耶穌在為耶路撒冷哀哭時說:“看吧,你們的家要被廢棄成為荒蕪”(太23:38),等等。


浏览(369)
thumb_up(7)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