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沐

注册日期:2009-10-05
访问总量:166542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岁月花在自性中


发表时间:+-


岁月花在自性中

      萬沐

看到若将岁月开成花的话题,颇有感慨。觉得人生本来美好,不必自寻烦恼。只要世人能明心见性,自可将岁月开成花。梁实秋当年在上海在重庆被人污名化,污水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依然能够淡然处之,情怀依然清雅脱俗,文笔仍旧闲逸超然,才有了《若将岁月开成花》这本散文集。但最初写“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的王国维,却王朝概念太重,最终结局悲惨。其实这个世界老天爷本有安排,无奈人却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弄得一地球鸡毛!

一年四季,春花秋月自然分配到每个人,但很多人就是因为要求太高,硬是将很多的良辰美景折腾成凄风苦雨。本来人定胜天,是指人安定自性自心,则一定躲过灾祸,但人们却要将“定”解释成现代汉语的“一定”。

茫茫宇宙中,人本来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却要以自我为中心。尼采是这样,自以为掌握了科学真理的人更是这样,想入非非,燃烧自己。老子早就说了,要无为。但很多人却搞成了“无畏”,其实也不过是无知者无畏而已!中国的唯物主义者说要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还要与人斗,也仍然其乐无穷。

有乐吗?如果觉得有乐,我估计是哪根神经错位了,不,是全部神经错位了。中国近几十年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经济下行,不就是这种无知无畏造成的吗?

更可怕的是,还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说实话,人心中的私心杂念什么时候能去掉过?理学家曾国藩就很懂这一点,他说,要以千万人之私,成就天下之大公。人心本身就是充满了私心杂念的,最近少林方丈的事情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当然,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躺平不干,而是要顺势而为,其要旨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在世上,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无论做啥事,佛家说的随缘就是天道。“缘”代表着你具备的条件,无缘不聚,无缘不成,无缘最好就不要勉强了。甘肃兰州一个女孩想见刘德华,变卖家财,最后还搭上父亲的性命,这不是一个笑话吗?

说实话,红尘中的很多追名逐利,争夺攀比,纯粹就属于无聊。小孩子气的很多,“大孩子气“的更多。我一生见证了多少人为了名利,那种刻意的自我折磨。从小时候小学生的自我表现,到很多人垂暮之年依然生命不息的投靠逢迎,真是觉得人将人生折磨得苦不堪言。我虽然不是其中的一员,但又总有一种被红尘浊浪裹挟着随世事沉浮的感觉。如果我们看了《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状》,《一个公务员之死》、《国画》以及加拿大作家樊瑛华博士的长篇小说《官场》,都会有种人生情何以堪的感慨。当然,这也许属于一些人的天性,但这种天性的扭曲,完全是以人性的牺牲为代价的,将本来温暖的人道变成了可怕的地狱道。

我从小是一个闲云野鹤式的人物,喜欢观山览水,喜欢鸟兽虫鱼,喜欢在屋檐下听雨,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云,小学时经常逃学,上中学时经常旷课,很有点“性本爱丘山”的味道。最后要高考了,因为知道要对家里尽些责任,才去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因为不喜欢北方的气候,想去南方,才考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工作并不差,但并不符合我的性格。感觉到自己本性深处就是一个山中野人,既不喜欢官场的逢迎倾轧,也不喜欢高等学府虚假、陈陈相因的的历史文化叙事。茕茕孑立,最后也就只有“乘桴浮于海了”,想来一切也都顺其自然。

时也?命也?

岁月中有花否?闲云野鹤有灵否?

我想用我女儿十岁时的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很孤独,

又很快乐,

孤独的是没有知己,

快乐的是拥有自己!

我想,心中自是光明,今夜,山中定然花开!


购买《侨领》等书请点击:有折扣:萬沐新书售卖


浏览(135)
thumb_up(2)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kongyou2023

    自性要在实证,不是理解、猜测、想象、东施效颦。

    自性无为而无不为,不是消极、怯懦、回避、随波逐流。

    不入三摩地,安能解自性。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