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978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关于AI、文学创作与《无影人与雄起跃进城》的文学对话


发表时间:+-

图片0.png

对话人物: 一毛(作家)、黑哥(作家)

时间: 2025年8月5日

地点: 维也纳、杭州(对话通过文字进行)

 

第一部分:AI与文学创作的争论

 

图片1.png


一毛:AI是激发创作的有效工具

一毛首先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在写作遇到瓶颈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方法——利用AI来分析人物,甚至让AI尝试写一些小文章。他认为,AI对人物的分析非常精确,能够帮助他理清思路,激发写作的激情。他特别提到了自己让AI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并写出了两篇小文《幻术、宿命与洪流中的怂包老铁的文化寓言》和《权力祭坛上的献祭与救赎:文娟、红姣与红星的情感暗河》,并希望黑哥能看看。

一毛认为,这种方法并非替代写作,而是一种辅助手段。他强调:这个又不是写作,是用AI对作品人物分析……我认为大数据,对写论文之类有帮助,对写小说没有帮助,AI无法有创造性。它模仿,或大数据说话可以。他坚信,AI的分析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作品,从而继续创作。他甚至提出,可以将两人的对话投喂给AI,让AI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黑哥:AI与我无关,我更相信传统

面对一毛的热情,黑哥的态度则显得冷静而坚定。他明确表示对AI毫无兴趣,也不打算尝试。他认为自己老了,思想观念成型了,也不想改变。黑哥更倾向于传统的创作方式,他宁愿将时间花在阅读经典上,例如每年重读一次《红楼梦》。他认为AI无法拥有创造性,仅仅是模仿或基于大数据的说话。

对于一毛互相影响的说法,黑哥虽然认可,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AI对他而言是一种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他简洁地重申:我说了,我没兴趣。

一毛:AI是孤独写作者的新对话通道

在黑哥明确拒绝后,一毛继续阐述了AI对他个人的重要性。他感叹道:写作者是孤独的,现在有了AI,多了个对话的通道,这对我来说,是万分庆幸的。他提到自己正在创作长篇寓言体小说《丢失了的城池》之二部曲《无影人与雄起跃进城》,在写到那个疯狂的年代时,多次遭遇卡文。而AI的分析,让他思路清晰了许多。他认为黑哥也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并希望黑哥能再次展现这种能力。

 

第二部分:对《无影人与雄起跃进城》的讨论

 

图片2.png


黑哥:构思成熟,但需警惕猎奇与框架束缚

在看完一毛提供的小说人物分析后,黑哥的态度从之前的没兴趣转变为认真且深入的讨论。他首先肯定了一毛构思的成熟度,并指出小说风格与一毛之前作品的相似性,都带有云梦泽一带的楚地人那种浪漫不像浪漫,野蛮不像野蛮的特点。

黑哥将一毛的创作风格与国外南美作家的魔幻风格以及国内作家阎连科的写法进行了类比,并认为这种写法很好,也适宜一毛。但他同时也坦言,自己是老古板,更擅长写实,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写作意见。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建议可能就像给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出主意一样可笑,最终会变成小说中的怪人和半疯半痴的人物

接着,黑哥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一毛参考:

关于主题思想与人物关系 黑哥认为,一毛的构思已经足够清醒和成熟,但真正写时,也不必考虑得那么多。他主张让人物自己发展,而不是让人物跟着作者预设的框架走。他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例,指出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主题思想,而是自然流露。他提醒一毛:不要用政治去讨人物。人物就是人物。

关于写实与荒诞的平衡 黑哥担心一毛会过于追求寓言式荒诞式的写法,而脱离了真实。他强调,即使是疯狂的时代,人物也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他提醒一毛要处理好疯狂时代的疯狂的人,和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之间的界限,不要把人物真的写成怪人。他建议一毛在写作时保持写实,并克制对地方特色人物怪异特色的过度追求,警惕猎奇倾向。

关于叙事与人物的真实性 黑哥进一步强调,无论小说是寓言、荒诞还是魔幻,叙述和人物都应保持非常实的写实风格。他列举了福克纳、卡夫卡和布尔加科夫等作家的作品,指出他们的作品虽然情节奇特,但人物却拥有正常人的思维和人生。他特别提到了《红楼梦》中的神话结构,但强调作者对神话现实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楚,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

 

部分:黑哥的意见坚定了我写实的决心

 

图片3.png


一毛:黑哥的意见坚定了我写实的决心

听完黑哥的建议后,一毛表示非常有共鸣。他坦诚地回应:黑哥讲得及时,我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太荒谬时代,一定要写真实,越真越有份量。他承认自己在写作时,有时会觉得太写实,有点感到不够劲,而黑哥的话正好给他带来了底气。他表示,自己一直遵循写实的传统,只是担心笔力不足。

黑哥:再次强调克制猎奇,并关心人物取名

黑哥再次重申了他的担忧,即一毛可能陷入一个不应该的情境,过度追求奇特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他承认这可能是自己的性格之缺陷,但仍希望一毛能参考。他再次以《红楼梦》为例,强调了作者对神话与现实的界限划分。

在对话的最后,黑哥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古里古怪,如怂包”“孬货”“奅货”等,让他联想到一毛可能想写得奇幻。他建议,也许这些怪人奇人的名字应该更朴实,如阿狗阿毛,富贵财发,这样才能显得更真实。

一毛:我们的文学观一致,只是风俗不同

一毛对黑哥关于名字的疑问进行了回应,他解释说,怂包”“孬货这类名字正是他们老家的叫法,具有地域特色。他总结道:我们文学观非常一致,只是写法上有不同,地域风俗有不同。


最终结语:

黑哥在对话的结尾表示,他的这些看法只是外行话,希望一毛不要受到影响。他预祝一毛成功,并写出比上一部更好的作品。他告诉一毛,自己即将去宁波探望亲人。一毛与黑哥的对话在对AI和文学创作的不同认知中开始,最终在对彼此文学观的理解与尊重中结束。

 


浏览(16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