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是个好同志,不需要什么平反
万维转载了一篇好文章:《历史学家为何不愿为麦卡锡“翻案”》
麦卡锡恐怕是中国与前苏联乃至所有东欧共产党国家民众最熟悉的美国人:是美国疯狂迫害共产主义者的代表,是共产党要反抗和竭力防止美帝渗透颠覆,防止反共势力复辟造成千百万人头落地的最有力反面教材。
而真实的历史事实,正如网友麻辣搁笔评论的 :【相比起共产党国家的意识形态迫害狂潮,麦卡锡主义简直是轻风拂尘。】上报这篇文章很好地还原了这样的事实。麦卡锡几乎一个人掀起了美国反共风暴,但是这场风暴除了激发了美国人整体对共产主义属于邪恶的认知,包括认识到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真正的远超麦卡锡的政治迫害,但是这场风暴搅动的尘埃,落到最倒霉的几个人头上,比如著名好莱坞作家编剧知名美国共产党人川博,也不是什么砸得粉身碎骨的大山,而只不过是有些灰头土脸而已。麦卡锡逼得川博自由自动迁居到墨西哥,川博照样让好莱坞拍摄他的大作,并一起赚大钱出大名,甚至获得奥斯卡大奖。甚至川博还成为了在美国土地上被树立雕像的唯一共产党人。不知道加拿大的白求恩有没有这样的福气。至少中国大地上国民党军队抗日烈士的墓碑墓地是几乎全部被砸掉挖掘了的。
为什么麦卡锡主义没有导致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几乎所有共产党国家迫害政敌,波及全民甚至死鬼那样的全国整肃和古拉格夹边沟?甚至没有弗朗哥乃至蒋介石反共的“白色恐怖”?为什么艾森豪威尔这样的二战英雄共和党总统也要阻止麦卡锡主义蔓延?这就是美国民主制度制衡机制的张力韧性,而不是任性,也就是把美国区别于法西斯和共产党极权独裁专制的根本。麦卡锡的兴起与消亡,也为后来苏美冷战美国赢得胜利打下了基础:反共成为美国共识,同时美国反共不是共产党法西斯的镜像,而是真正民主自由公民权公民意识的展现。美国式民主制度,不但是二战前主导胜利的力量和旗帜,也是战后冷战过程中美国左右互搏包容避免极端主义,不出现二战前后西班牙那样的左右极端分裂血腥内战的范例模式。这个模式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美国既不会再出麦卡锡,也不会出现文革,个把极左极右人士当了纽约或者新奥尔良市长,都不足为奇也不足虑。
如果当年美国没出现麦卡锡,或许今天美国共产党员至少会有几百个当上大学校长。如果麦卡锡真的把千百万美国左倾分子都送进了夹边沟,或者全部驱逐到了加拿大墨西哥,最大的可能是柏林墙不会是东柏林人单向翻墙逃亡西柏林,而是东西双向逃亡,两边都不是东西。
所以,麦卡锡本来就是个好同志。不需要什么平反。他是苏联中共特别欣赏的“反面教员”,但是他实实在在站在共产党反面。他也是美国的反面教员,美国人通过他的说教,不但认识了共产主义,也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的反面镜像并不是美国式民主自由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