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

注册日期:2022-12-28
访问总量:69062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恒大事件:一个时代的落幕


发表时间:+-

恒大事件:一个时代的落幕

 

多伦多地产经纪 李郡

 

两个月前,中国恒大地产正式宣布破产。这一消息虽震动舆论,却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恒大的财务危机早在两年前已显现端倪,只是由于牵连太广、影响太大,官方试图通过“插管续命”的方式维持其表面存活。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全面进入滞销状态,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政府对恒大的“救援意愿”与“救援能力”都已消失。恒大的倒下,不是偶然事故,而是一个经济时代的终结信号——房地产黄金时代,宣告落幕。

 

一、土地财政的终结

 

恒大事件最直接的冲击,是宣告地方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过去二十年,中国多数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三分之一依赖于卖地。这种“以地生财”的路径,不仅支撑了地方财政,还推动了GDP增长和城建扩张,甚至滋生出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

 

于是,我们看到,各地蜂拥建设产业园区、科技新区、临港经济带,尽管大量写字楼和住宅已成“鬼城”“烂尾区”,地方政府依旧熟视无睹,持续卖地、持续建设,仿佛这场游戏永远不会结束。而恒大的崩塌让房地产商清醒地认识到:土地一旦无法转化为现金流,就不再是资产,而是沉重负担。

 

土地财政终结之后,地方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实体经济本源,重新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基础。恒大事件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崩盘,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曾沉醉于土地红利幻想中的官员与投资人脸上。

 

二、“买房致富”神话的崩塌

 

过去十余年,中国不少家庭的致富路径与其说是靠奋斗,不如说是押对了房子。从北京、上海到多伦多、温哥华,房地产价格一路狂飙。买房不仅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信仰”。

 

在“房子=财富”的逻辑下,房产不仅成了年轻人婚恋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家庭安全感的象征。哪怕是国家科技大奖,也难以比得上一套地段合适的房子带来的资产膨胀。然而,恒大事件犹如一根刺,刺破了这场全民盛宴中的泡沫幻觉。

 

随着交易量骤降、库存高企、价格松动,越来越多投资者陷入债务泥潭,一些人甚至因断供上征信黑名单。昔日“坐享升值”的资产,如今变成了沉重的枷锁。恒大破产,不仅重创了投资者信心,更让整个社会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财富的真正来源,是买卖游戏,还是诚实劳动与科技创新?

 

三、靠建房拉动GDP的模式破产

 

过去30年,中国GDP迅猛增长,跃升至世界第二。三驾马车中,“内需”与“投资”两轮深度依赖房地产。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带动了钢铁、水泥、家电、基建等诸多产业链,同时刺激了金融贷款和居民消费,是整个经济结构中的“超级引擎”。

 

然而,这种“以房带产”的模式,越来越像饮鸩止渴。中美科技脱钩之后,中国高科技产业遭遇瓶颈,芯片、通讯等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真正短板不在楼市,而在创新。

 

恒大事件后,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房价持续回调,GDP也随之缩水。这固然带来阵痛,但或许正是中国经济从“虚胖”转向“强壮”的关键转折点。唯有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化,才能撑起国家的长远竞争力。

 

 

四、从“民富国强”幻象中惊醒

 

恒大的崩盘是一次集体“清醒时刻”。它不仅揭示了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危机,更撕下了一部分“国强民富”的幻象。无数家庭在房地产泡沫中积累的“纸面财富”,在价格回落中瞬间蒸发。

 

与此同时,消费持续降级,失业率走高,年轻人买不起房、不敢结婚、生育意愿持续下降。过去靠房产支撑的中产阶层信心开始动摇。而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类似恒大的暴雷事件仍在继续上演。有人形容当下的经济局面为:“棋局、时局、世局,局局皆困;股市、楼市、债市,市市皆难。”

 

五、根源:信息不对称与独立媒体缺失

 

为什么7亿栋房子会在全国拔地而起?为什么房地产商债务高达数万亿?为什么无数投资者在泥潭中无法脱身?根本原因之一,是信息严重不对称。

 

在缺乏独立媒体、透明监管的环境下,投资人、购房者、金融机构长期处于信息劣势,难以判断真实风险。恒大用高周转和金融杠杆制造的繁荣,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而当风险积聚到临界点,一切坍塌便在瞬间发生。

 

未来若要避免类似悲剧重复,中国社会必须建设真正的信息公开机制,推动媒体监督与市场透明,重建社会信任与金融秩序。

 

尾声:旧时代终结,新时代呼唤

 

恒大不是孤立的失败,它是一个时代的注脚,是一次集体记忆的标志。它标志着“砖头致富”“土地生金”“楼市绑架经济”的时代结束,也开启了我们重新思考财富、信任、发展与制度的契机。

 

从恒大事件中走出来的中国,如果能够放弃泡沫幻觉,回归实干精神,强化制度建设与科技创新,或许仍有机会开启一个更健康、更真实的新纪元。

 

(本文纯属学术探讨,作者不持任何政治立场,特此声明。)


浏览(233)
thumb_up(0)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洋知青1

    当年日本的沉沦就主要是房地产事件。当年日本房地产,光东京一地就可买下半个美国。日本的经济崩溃,主要就是房地产崩溃。可惜,现在中国房地产是美日欧房地产的总和。它要崩溃起来,没人可以预见结果如何。

    有人把日本失去二十年归结于广场协议,那是扯蛋。广场协议涉及多个国家,包括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这几个国家,只有日本衰退,其它国家根本就没衰退。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