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武汉大学
2025-08-03 12:41·老照片回眸
地处武昌的武汉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93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和演变,于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1938 年 10 月,武汉沦陷,武汉大学被日军侵占,日军在此设立了陆军兵营和中原司令部,校园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
沦陷前夕
本组图片先从武汉沦陷前夕讲起。这张照片是1938年9月12日在武汉大学拍摄的,记录的是罗卓英接任武汉卫戍总司令时的情景。在时间上,和大多数文献中所记载的7月份接任有所差异。
准备撤退
图为罗卓英和戴笠正在位于武汉大学警备司令部楼上的办公室讨论撤离的情景,时间是1938年10月25日下午,此时的汉口和武昌都已经沦陷。
鬼子入侵
根据史料记载,武汉保卫战失败之后,侵华日军分别于10 月 25 日攻占汉口和汉阳,10月27日攻占武昌。图为武昌沦陷之后,日本军官和士兵在武汉大学行政楼前的合影。
校门
武汉大学的石牌坊,上书“国立武汉大学”的字样,这座石牌坊和前面的行政楼一样,都修建于1934年。因为当时武汉大学没有围墙且校内建筑相对分散,这座石牌坊还起到了路标的作用。此时,在牌坊前的路边,仍可以看到中国守军遗留下来的沙包工事。
图书馆
位于东湖边上的制高点上的武汉大学老图书馆,同样建于1934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同时也是武大的标志性建筑。
鬼子伤员
两名身穿白色衣服的日本伤兵坐在图书馆附近的树下。近九十年过去,画面中的这些小树如今已经长得和建筑物差不多高了。
日本兵
站在图书馆附近的一个鬼子兵。早在武汉会战爆发之前的1938年初,学校未雨绸缪比便开始组织搬迁。师生们将打包好的图书、仪器、设备通过水路、陆路等方式运往四川乐山,并在那里建设了新的校址。
道路
前往武汉大学工学院的道路,道路很宽,也很平整。道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行政大楼
画面中的这座大楼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两座火石山之间的凹地上,1930 年 3 月动工兴建,1932 年完工 。日本人侵占之前作为工学院大楼在使用。
日本护士
几名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的日本护士站在树荫下向着工学院大楼张望。此时,这里已经成为日本汉口第一陆军病院所在地。当年在日军队伍中很少看到女军人,但日本女子却通过其他方式在全力支援侵华战争。
林荫道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线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会战之一,日军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伤兵员。日本人占领武汉大学后,在工学院大楼里设立疗养病院,用以救治日本伤兵。图为日军伤兵正在校园内的林荫道上散步。
伤病员
在工学院大楼门前草坪上合影的日本士兵。这座大楼因为遭到日本人的严重破坏,在抗战胜利后改为行政办公场所,被称为行政楼。
散步
在武汉大学校园内散步的日本伤兵。他们好像一群鬼魅,在这座曾经非常美丽的高等学府内四处游荡,平添许多阴森之气。
宣传员
前往日本病院采访的侵华日军第十一军 “陆军报道部” 的三名宣传员。站在图左戴着眼镜的男子叫柏原英一。
柏原英一
1940 年,柏原英一跟随侵华日军来到华中地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拍摄了八百多张照片,并制作成七本相册保存下来。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下了日军在华中地区烧杀抢掠的恶行,其中有不少是在武汉地区拍摄的。这些照片现已成为日军侵华的铁证。
运动场
柏原英一在武汉大学运动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此时的运动场已经荒废,满地杂草丛生。
马匹
武汉大学除了被日本人作为疗伤的病院之外,日寇还将所谓的“中原司令部”设置在武汉大学内,校园内的操场也成了日军的练兵场。图为数百匹战马在操场上列队接受鬼子军官的检阅。
全景
武汉大学的全景照:那时候的东湖看上去很宽阔,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感觉。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汉大学于1946年开始回迁,这座学校也被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