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vino美德

注册日期:2025-05-25
访问总量:275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制度机器的改造者:川普、联储与金融主权的新赌局


发表时间:+-

《文明系列·制度金融篇(补章)》


制度机器的改造者:川普、联储与金融主权的新赌局


 


一、制度的改造不是修补政策,而是重写逻辑


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川普要“改造”的,不只是政策优先级,而是整台金融—制度机器的运行逻辑本身。


这背后并非情绪化的民粹主义冲动,而是一种“CEO视角的制度革命”:


其目标并非取消美联储、抛弃全球规则,


而是要将这一百年制度机器改造为更直接、更主权导向、更具节奏控制力的国家金融架构,


实现一种投机节奏型的主权资本主义制度重构。


川普之所以要调试这台机器,是因为他看到了:


美国制度并非在为国家谋利,而是在为全球稳定背书;


而这份“稳定”,正是美国国家利益持续透支的制度代价。


 


二、制度机器的病灶:联储为什么成为问题本身


川普与其财政战略团队(包括斯科特·贝森特、Peter Navarro 等)长期对美联储的运行机制持强烈批评态度,其核心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第一,制度滞后,缺乏预判力


联储以“事后数据”为操作依据,总在通胀爆发或经济崩溃之后才出手,导致市场剧烈动荡,节奏错位。


第二,技术官僚化,脱离民意系统


美联储越来越像一个封闭算法组织,政策语言高度专业化,脱离普通民众与总统政府的政治节奏。


第三,不合作,反财政倾向明显


川普任内,鲍威尔联储多次加息,与财政政策构成对冲,被视为制度内部的“非对称内耗”。


第四,服务全球,牺牲本国


作为“世界的联储”,其货币政策往往优先保障欧洲、日本与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而非本国制造业、劳动力与出口结构。


从川普的视角,美联储不是在守护美国金融,而是在守护“全球共识秩序”;


而普通美国人,正是这套制度结构下的隐形牺牲者。


 


三、制度改造不是口号,而是系统替换:川普拿什么replace?


川普的“制度改造”并非空洞口号,而是一场真正的系统重编。


他并不主张摧毁联储,而是要“变编制为附庸”、“化岛屿为机关”:


第一,人事系统的可控化


财政部长贝森特已公开表态,他正为总统准备联储主席与理事名单。这意味着联储高层不再以“技术中立”或“市场信誉”为标准,而以“是否协同财政战略”为提名依据。


第二,货币政策的财政化


联储不再独立判断通胀周期,而需配合短期债发行与赤字融资节奏,引导利率向财政有利方向调整,构建“融资—政策—资本市场”三位一体的操作机制。


第三,QE工具的战略化转型


未来的量化宽松将不仅用于金融维稳,更被作为国家战略的资金调度平台,直接支撑AI、芯片、能源与军工等重点板块。


第四,政策口径的再中心化


联储将不再是独立发声机构,而由财政部主导沟通口径,回归统一政治节奏,构建“市场预期的财政叙事化”。


换句话说,联储将从中央银行转化为“国家资本调度中心”与“财政融资前哨”,这才是川普所谓“伟大重建”的制度基础。


 


四、铁打的联储,是“美国的”,还是“世界的”?


要理解川普的制度焦虑,必须回到联储本身的百年演化。


1913年,美联储设立的初衷是防止银行恐慌,建立“最后贷款人”机制。


二战期间,联储压低利率,全力支持战争融资;


1970年代,沃尔克强化独立性,以技术理性抗通胀;


2008年金融危机后,联储大举扩表,进入“全面干预型央行”阶段。


至此,美联储从“美国的联储”演变为“世界的联储”:


每一次加息,都会引发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资本回流;


每一次放水,又会推高全球资产泡沫、加剧美元债风险;


美元互换机制更使联储成为全球市场的“终极注资锚”。


这套制度维护了全球金融稳定,却在川普看来,是牺牲美国主权、削弱财政调度力、将市场节奏让渡于全球资本的制度陷阱。


 

五、制度双刃:川普看到的正与反


联储百年来确有其正面功能:

1. 稳定金融市场:应对萧条、危机、战争等突发事件;

2. 抑制通胀:通过利率政策维持物价与信用秩序;

3. 管理市场预期:以制度语言影响全球金融神经;

4. 巩固美元霸权:为全球储备货币制度提供基础。


但负面影响也已结构化显现:

1. 对财政节奏反应迟钝:无法协同国家融资与支出节奏;

2. 推升资产泡沫:过度宽松推高股市与地产;

3. 脱离社会反馈:政策效果偏离就业、收入与社会结构目标;

4. 独立性神话成为责任黑洞:市场敬畏,民主缺席。


川普所谋,不在于联储存废,而在于其归属权的制度定位:


联储应是国家利益的调度者,而非全球资本的中立协调员。


 


六、制度节拍的重写者


川普并非空想家。


他是美国政坛罕见能将财政、市场与民意节奏整合为一体的人物。


在他看来,这台制度机器并未损坏,但节拍错乱、主权偏移。


他的目标,是将美联储从全球市场节奏的追随者,转化为美国主权战略的财政同步器与金融合成器。


这场制度改写能否成功,取决于:


联储是否接受自身职能的“主权归属化”;


市场是否接受一个“不再独立”的联储;


全球是否能承受一个“不再承担义务”的美元霸权。


这不只是一次政策切换,而是一场金融制度的主权革命。


而2025年年底的联储新主席提名,将是这场革命是否登场的第一颗信号弹。


浏览(20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