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仁勇

注册日期:2025-03-15
访问总量:21258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共常委七变九,张佑侠入常,中南海密信越传越火


发表时间:+-


中南海密信为何越传越火?其实这才是现实中的中国政治生态


作者: 草头将军  蒋大公子


这段时间,不管是墙外还是墙内,关于中南海、关于习近平的各种“密信”“传言”“听说”越来越多。有人说他身体出了问题,有人说他要被党内逼宫,有人说军方异动,还有人说他不久将下台——各种传闻,真假难辨,但传播得飞快。


   这几天又有一个中南海秘闻传出,

据说中共常委要七变九,习总会辞去总书记一职保留军委主席一只,总书记由丁学祥出任。上海的陈吉宁出任总理,张又侠入常成为中央军维第一副主席


以前,这种消息多出现在海外的自媒体、论坛或者反共圈子里。可现在,不光是“反贼”在说,连体制内的人、党内干部,甚至官媒的评论区里,都有人在转、在议论。


就连一直不太碰这些“传言”的《华尔街日报》,最近也认真写了一篇长文专门分析,结论很明确:这些传闻,不能简单当成“谣言”一笑置之,它们本身就已经在中国政治里产生了作用。


一、这些“密信”,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说到底,传言之所以多,就是因为大家不知道真相、又特别想知道真相。


中共的体制是全世界最封闭的权力系统之一。最高层的事情,媒体不报、新闻不说,老百姓根本没机会了解。你只能靠猜——他去了没去某个活动?为什么突然缺席?为什么高层会议没开?为啥军方人事频繁变动?这些问题,一个都没人解释。


于是,大家就开始拼凑、联想、听风就是雨。


你可能觉得这些是阴谋论,但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听说”反而比官媒那套“喜迎胜利”“重要讲话”更真实。


所以不是传言太多,而是真实信息太少。


二、这些传言,真的是“反贼”瞎编的吗?


不少人习惯性地把这些消息全归结为“海外反华势力造谣”。但《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明确指出:很多传言,很可能不是来自外部,而是中共内部放出来的。


什么意思?党内有些人、尤其是对习近平不满的政治对手,可能有意在放风。


比如,他身体出问题,或者他即将下台,或者军方对他不满——这些说法在网络上疯传,背后可能是党内有人借这些“听传”来试图制造舆论,动摇他的威信,试探风向。


说得更直接点:党内博弈,本来就很隐蔽;这些“密信”,可能就是斗争的一种方式。


所以你以为是反贼乱说,可能其实是“自己人”放话——这一点,不能不提防。


三、习的反应,说明他真的在意这些“传言”


如果说这些传言真的不重要,那为什么习近平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控制言论、清洗官媒、翻修防火墙?


一个真正稳如泰山的领导人,根本不会天天搞舆论管控、删帖、抓人、封号。他干嘛那么怕你“听说”?


最近几年,中共在言论上的压制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连转发、点赞都有可能被约谈,微博上不敢说,微信群不敢聊,翻墙软件全被封。


这其实说明,他真的很怕这些东西影响政权稳定。


不是“你说了不对”,而是“你说得太对了”。


四、政治传言本身就是中国政治的一部分


中国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传言是这个体系的“副产品”,而不是偶然。


政治学者唐志学讲得很清楚:“传言是体制的一部分。”


一个正常社会不需要传言来掌握权力动向;而在中共体制下,大家只能靠揣测、靠八卦、靠“听来的消息”,因为没有正常的信息渠道,没有公开的问责机制,也没有新闻自由。


而且,这种“传言政治”也不是中国独有。苏联垮台前,克里姆林宫的各种流言蜚语比现在的中南海还要多。结果呢?最后真垮了。


传言本身不会导致政权崩溃,但它反映的是一种潜在的危机,一种信任的断裂,一种不可逆的崩坏感。


五、你可以不信传言,但不能假装没这回事


你可以说:“我不相信这些习近平要下台的说法。”这没问题。但你不能说:“这些传言都是扯淡,没任何意义。”


就连《华尔街日报》都说得很明确:“不能因为这些传言还没被证实,就假装它们毫无价值。”


当整个社会被压到只能靠密信、靠风声来揣测政治动向,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病态。而这种病态,一旦到了极点,往往就是大事发生的前夜。


最后说一句:


中南海的“密闻”,从来不只是八卦。它反映了权力不透明、民间焦虑、党内斗争、社会不信任,以及制度本身的紧张。


所以别再用“谁造的谣”来转移焦点了。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这个体制连一点真实都不给人?


在黑箱之中,风声就是预警。


欢迎大家转发和评论,

让更多人听到不同的声音,看见不一样的真相。




浏览(415)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