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注册日期:2018-04-08
访问总量:3571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之二


发表时间:+-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之二

如果没有日俄战争——东亚历史的另一条轨迹

一、前提设定:取消19041905年日俄战争

我们暂且设想,如果1904年日俄之间未爆发战争,而是选择外交妥协,维持1900年前后东北亚的权力结构——满清王朝仍然处于衰败而 nominal 的主权地位,俄国继续扩张但保持“缓进不逼”,日本则专注于朝鲜半岛与本土现代化。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探讨这一反事实世界的演化可能性:

二、东北亚局势:俄国将主导满洲,中国主权名存实亡

 若无日俄战争,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沙俄将维持对东三省,特别是南满铁路沿线的军事占领和经济垄断。根据俄国《远东战略备忘录》(1903,解密自苏联外交部档案):

> “我帝国对满洲的控制应以铁路节点为核心,军事驻防为基础,不直接吞并,以避免列强之忌。将清朝作为傀儡保持形式主权。”

如无日本挑战,俄国将在鞑靼岭(包括大连、旅顺)长期驻军,哈尔滨至旅顺的南满铁路沿线将逐渐“俄化”,类似中亚的突厥斯坦政策。

**结论**:东北将被俄罗斯“软吞并”,形成一个“准殖民地结构”。

三、没有日本控制东北,日本会与美国开战吗?

日本之所以与美国在1941年开战,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1. **资源封锁**:日本依赖东北与东南亚的资源(煤、铁、大豆、橡胶)。

2. **满洲国的战略纵深**:为支撑长期对华战争与南进政策。

3. **美英对其殖民扩张的制裁**:石油禁运等直接导致日本“南进”。

 如果日本未获得东北:

* 无法建立“满洲国”;

* 不具备侵华纵深基础;

* 对苏俄保持制衡态势,但难发动全面战争;

* 战略“南进”缺乏后勤保障,美英对其也未必制裁至极。

**结论**:若无东北,日本对美英的冲突可能局限于外交层面,不至于全面战争。

四、满清王朝会否维持更长久?

在真实历史中,满清王朝于1911年灭亡,但从1900年义和团事变后已呈“半殖民状态”,若俄国长期驻军东北,日本不挑战,列强将维持“保清政策”(维稳式殖民结构)。尤其是:

* 德国、俄国曾在1899年提出“保清共治”方案;

* 美国亦主张门户开放而非瓜分;

* 英国维持长江流域影响,不积极推翻清朝。

如无日俄战争,日本亦不会触发革命者(同盟会等)对“亡国感”的激烈反应。

**结论**:清朝或能多维持十年,革命进程延缓。

五、日本是否会与中华民国开战?

若清朝延存,中华民国将迟到诞生。即便成立,若无“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中日之间或仅存在华北与上海的冲突,不致爆发全面战争。

从日本外交档案(《近衛内阁会议记录》)来看:

> “对华方针应以资源为依,控制为先,不可深陷持久战。”

若日本未控制东北,其战略重点将仍在朝鲜半岛及台湾——与中国内陆冲突降为次级矛盾。

**结论**:若无满洲国,中日或陷于边境冲突,难引发全面抗战。

六、总结:日俄战争的真实意义

> 若无日俄战争,则无南满铁路之争、无关东军设立、无满洲国、无七七事变、无太平洋战争。

日俄战争非仅是东亚权力的转移,更是奠定20世纪前半叶中国、俄国、日本、美国四强力量分布与冲突路线的“起点”。

这场战争将日本推向帝国道路,也在地缘战略上“剪断”了沙俄主导东北的企图,间接导致苏联集中于西线,最终改变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走向。



浏览(137)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