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川普最后通牒引发俄方强烈警告,美俄走向直接冲突?
舒畅: 川普最后通牒引发俄方强烈警告,美俄是否走向直接冲突
7月28日,川普在苏格兰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会面时,宣布将原先设定的50天停火期限大幅缩短为10至12天。次日,他在返回美国的空军一号上进一步明确表示:从当天起,俄罗斯必须在10天之内采取实质性停火行动,否则美国将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打击,包括对俄商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启动更具威慑性的“二级制裁”机制。
这项所谓的“二级制裁”,也被称为次级关税,针对的并不仅是俄罗斯本身,还有其“外部经济支持者”——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这些国家若继续与俄进行能源、金属、粮食等领域的正常贸易,也将成为美国制裁的对象。美国的逻辑很明确:凡是帮助俄罗斯赚取外汇、维持战争资源供应的国家,都会被一并惩罚。换句话说,川普此举意在施加极限经济压力,断绝俄罗斯继续战争的资金来源。
这一通牒迅速引起克里姆林宫的回应。俄罗斯方面表示已经“注意到”川普的讲话,但依旧宣称将继续其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同时表示愿意致力于和平解决。
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强烈回应。当天他猛烈抨击川普的最后通牒,甚至警告:这将可能导致美俄之间的直接战争。他还讽刺道,川普正在玩危险的游戏,应当记住“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更不是伊朗”,并指称每一个新的最后通牒“都不只是威胁,而是朝战争迈出的一步”。他甚至挖苦川普不要重蹈“Sleepy Joe”(拜登)的覆辙。
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说辞非常可笑,我个人嗤之以鼻。俄军如今在乌克兰战场已是精疲力尽,经济遭到严重重创,人口损失令人震惊,许多年轻人被不断征召,前线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俄罗斯在应付一个小小的乌克兰尚且如此吃力,又怎有能力与美国这种核大国进行全面对抗?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更像是装腔作势、自己为普京壮胆罢了!而非现实可行。
从战略角度来看,我认为川普此举虽非完美,但仍属务实之策。通过经济手段慢性施压,不会立即将局势推向崩溃边缘,但却可能让俄国经济在持续高压下逐步瓦解。这种方式虽然见效较慢,但破坏力深远。然而问题在于,俄罗斯是否真会在12天内做出实质性让步?我对此并不乐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川普是否真的会在行动上惩罚其他与俄正常经贸往来的国家,特别是金砖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中国与印度?所谓“牵连制裁”,容易引发更广泛的政治对抗,一人犯罪全家受罚的逻辑,并不一定能带来预期成果,反而可能让美国在国际舆论上陷入孤立。
总的来看,川普的立场较拜登更加强硬且富有戏剧性,但是否能真正迫使俄国在短时间内妥协,仍充满不确定性。未来几天的事态发展值得密切关注,美俄之间是否会因此走向擦枪走火的边缘,也是一个令世人忧心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