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巧施"连横"计,贸易战围堵中共
诸位看官,川普最近把战国时代张仪的“连横”计策也搬了出来,目标直指中共,摆出一副要围追堵截的架势。
金毛张仪,全球“拉帮结派”
川普这家伙,甭管你爱他还是恨他,手腕儿那真是辣。他深谙一个道理:单打独斗不如抱团打群架。于是乎,他把战国时代的“连横”策略玩出了新花样——不直接跟中国硬刚,而是先把中国的邻居、盟友、生意伙伴一个个拉拢过来,签协议、降关税、谈投资,愣是把全球贸易的“朋友圈”重画了一遍。
先说欧盟,这可是中国的大客户,2024年双边贸易额好几千亿欧元。川普一出手,直接跟欧盟签了个75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外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条款里还夹带私货:严格的原产地规则,防止中国货通过欧盟“洗白”流入美国。这招狠啊,等于掐住了中国对欧出口的一条大动脉。欧盟这边呢,为了省点美元,也得捏着鼻子少买点中国货。
再看日本,川普跟老朋友安倍的“精神继承人”一拍即合,汽车关税从27.5%降到15%,日本还得掏5500亿美元在美国搞投资,半导体、能源,样样不落。中国呢?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这么一来,日本对华进口自然得缩水。东南亚那边,越南、印尼、菲律宾也都被川普的“关税大棒”敲得服服帖帖,纷纷签协议,关税降到19%,还得保证不让中国货“借道”偷渡。
这不就是张仪的“连横”吗?当年张仪游说六国,让各国跟秦国结盟,孤立楚国;今儿川普满世界签协议,拉拢欧盟、日韩、东南亚,摆明了要围堵中国。棋局已定,川普手里攥着主动权,笑得跟个老狐狸似的。
中美谈判,拖字诀的背后
再说中美这第三轮谈判,简直就是一场“拖延症患者”的狂欢。55%的对华关税、10%的对美关税,延长仨月,川普还留了一手:随时可以加24%的关税,等于给中国脖子上套了个定时炸弹。这仨月,对美国来说是“黄金窗口”,够他们把跟欧盟、日本的协议落实到位,全球贸易新秩序的框架搭起来。对中国呢?就是个煎熬期,工业企业已经亏了三分之一,再拖下去,怕是要“血流成河”。
川普这招,毒就毒在“拖”字。表面上给你中国90天喘口气,实际上是让美国有时间把盟友的篱笆扎紧。等到新秩序一成型,中国再想翻盘,难度堪比登天。欧盟、日本这些国家,对美顺差被卡死,美元赚得少了,自然得削减对华进口——这不是阴谋,这是财力决定的硬道理。中国货再便宜,欧洲佬没钱买,也只能干瞪眼。
中国:假装赢了,实则心焦
中国这边,倒是一脸淡定,谈判桌上不急不躁,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范。但这淡定,怕是装出来的。2024年出口订单掉三成,中小企业哭爹喊娘,地方政府债务压得喘不过气。面对川普的“连横”攻势,中国想破局,路子却不多。
多元化市场?东盟、金砖国家确实是条路,202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1.2万亿,涨了10%,看着挺美。可东盟国家现在也被美国拉拢,越南、印尼都跟美国签了协议,哪还敢跟中国走太近?至于内需,喊了多少年的“消费升级”,结果还是房地产一蹶不振,百姓捂紧钱包。外交上,中国也试着跟欧盟、东盟眉来眼去,可人家现在更看重美国的“美元奶酪”,中国的影响力难免打折扣。
最要命的是时间。川普给的90天,够美国把新贸易体系的螺丝拧紧;中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嘴里喊着“赢了赢了”,心里估计在默念“怎么办怎么办”。等到四季度,欧美日的贸易新秩序一成型,中国怕真要成那块“砧板上的鱼肉”了。
残酷的未来:鱼肉还是翻身?
说到这儿,有人得问了:中国真就没招了?也不尽然。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低端制造还有成本优势,短期内欧美日想完全摆脱中国供应链,难度不小。再加上欧盟内部对高关税的通胀担忧、日本对华贸易的依赖,川普的“连横”阵线未必铁板一块。中国要是能抓住这90天,狠狠推一把区域合作(比如RCEP),或者在WTO里玩点规则博弈,未必不能争取点喘息空间。
但说实话,川普这局棋下得太贼。全球贸易新秩序一旦成型,中国想不被边缘化,难度堪比徒手爬珠穆朗玛峰。到时候,欧美日抱团,中国出口市场萎缩,工业企业再亏下去,社会稳定都得捏把汗。川普这老狐狸,估计已经在白宫里偷着乐了:张仪附体,围堵中共,不费一兵一卒,愣是把对手逼到墙角。
棋局未定,鹿死谁手?
川普这出“连横”大戏,唱得是风生水起,欧盟、日本、东南亚纷纷入局,全球贸易的版图眼看着要重画。中国呢?表面淡定,实则心焦,90天窗口期是最后的机会,但破局的招数却捉襟见肘。未来三个月,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到底是川普笑到最后,还是中国能杀出重围?咱们拭目以待,反正这戏,精彩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