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后一座摩尔人豪华宫殿——旅行撷趣录190
2007年,我们参加的是上海组织一个旅行团,全团只有七个人,坐一辆中型巴士。参观完了塞维利亚,就往东开向格拉纳达。
路边休息站的公共厕所内部很具有阿拉伯风格。一群孩子向我们热情招呼。
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内华达山北麓,横跨达罗河与亨尼尔河交汇处。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个穆斯林王国——斯里王朝的首都。该王朝持续了约260年,直至1492年被天主教双王伊莎贝拉与斐迪南攻占。长期的穆斯林、基督教与犹太人共存,使格拉纳达成为宗教与文化融合的典范。
阿尔罕布拉的名称源自阿拉伯语“红色”,因为其红色的城墙在日落时呈现温暖的光辉,又称“红宫”。
这里最初是一座摩尔人建于9世纪的小型军事堡垒。13世纪纳斯尔王朝君主穆罕默德一世在此扩建,逐渐演化为一座奢华的宫殿与要塞群。整个建筑群最终形成于14世纪,代表伊斯兰艺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巅峰。1492年,天主教双王伊莎贝拉与斐迪南攻占格拉纳达。此后,阿尔罕布拉宫成为西班牙王室的居所,并添加了一些基督教风格的建筑,如查理五世宫殿。
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 纳斯尔宫殿是阿尔罕布拉最精华的部分,曾是苏丹的居所,内部以几何图案、花卉雕刻、阿拉伯文书法和马赛克瓷砖装饰为特色,展现了伊斯兰艺术的极致之美。最著名的厅室包括:狮子中庭,中庭中央由12只大理石雕刻的狮子围绕喷水池,象征力量与正义。使节厅曾是接待外国使节与商谈国事的地方,穹顶精美繁复,象征天体宇宙。两姐妹厅以蜂窝状穹顶闻名,代表天穹和天堂。
2. 阿尔卡萨瓦是阿尔罕布拉最古老的部分,原为军事要塞,用于防卫和驻军。现今可登上瞭望塔,俯瞰格拉纳达全景。
3. 查理五世宫殿,由查理五世于16世纪命人修建,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风格,与伊斯兰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内部为一座环形中庭,现作为博物馆展厅。
4. 赫内拉利费宫(Generalife)是纳斯尔王朝的“夏宫”,位于阿尔罕布拉宫北面山坡上。以优美的花园、水渠、喷泉和长廊闻名,是穆斯林王公夏日避暑与冥思的圣地。
阿尔罕布拉宫内各处都刻满了精细雕刻,不仅是一处宫殿建筑,更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
它启发了无数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包括华盛顿·欧文在19世纪所著《阿尔罕布拉故事集》,使其在西方世界声名远播。
格拉纳达是伊斯兰文化与西班牙文艺复兴文明交汇的奇迹之地,其历史深度、建筑之美、地理环境与生活节奏共同构成了一幅“时光中的安达卢西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