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中美恢复贸易谈判,小有成果
舒畅:中美恢复贸易谈判,小有成果
今天路透社报道,美中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恢复贸易谈判,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会谈再次确定了一个新的为期九十天的缓冲期,以延续双方目前的贸易状态,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方代表是商务部长何立峰,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率队,达成了几项重要共识。除双方同意将部分关税执行延期九十天外,还有:
维持目前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30%的关税、中国对美国产品10%的关税水平;
美国暂停此前针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包括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禁令,以保障谈判顺利进行。
谈判过程中,中国利用稀土和磁性材料等战略资源作为筹码,增强自身谈判优势。美国则强调希望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内需,减少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另据报道,川普提及他可能在今年秋天与习近平主席举行峰会,虽非主动寻求会面,但若习近平邀请,他愿意成行。
总体来看,这次斯德哥尔摩谈判虽未达成根本性协议,但成功维持现有状态,表面上缓和了贸易战,避免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路透社指出,川普并不希望继续扩大对华贸易战,显示两国最高领导人都意识到对方对本国经济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复杂且相互依存,难以完全脱钩。但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政治和安全核心问题上,美国依然坚持原则,特别是在高科技、人工智能芯片及军事装备领域,严格控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和人员交流。同时,美国加强对中国间谍活动的防范,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威胁。
川普坚持不允许大量外国产品倾销美国市场,他的国内目标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推动工业发展,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美中经济往来本质上是平等商人之间的贸易交换,绝非将中国视为盟友,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无底线地对中国进行友好援助。
总的来说,川普在保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在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体现了美国在经济利益与安全考量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