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国王遭砍头之剧本的背景城市——旅行撷趣录189
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是18世纪欧洲戏剧的杰作,以后都被改编成歌剧。莫扎特改编了“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改编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两部作品在18世纪末风靡欧洲,其中大量穿插尖锐的社会讽刺,暗指贵族的荒淫、愚昧和权力滥用,充分体现了启蒙精神。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首次公演。贵族们一个个被剧情逗得呵呵痴笑,浑然不觉在骂自己。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视勃然大怒,定为“危险剧本”,一度禁止上演。
事态发展果不其然,三年后的1789年爆发了法兰西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
上世纪80年代,这两部剧本被介绍到中国。我至今还记得剧中主角费加罗对主人伯爵说,“虽然你是主人,我是仆人,但我知道的比你多,最后你还得听从我!”还有费加罗咏叹调的唱词,“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去当兵,不要成天的谈爱情!”充满了雄赳赳的自信。
奇怪的是,现在查遍了网站却都没找到这些句子。只有基本精神一致的一些内容。大概那时候胡乱翻译的吧?
两部剧本的故事背景都发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先后被腓尼基人、罗马人、摩尔人统治,直到1248年被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收复。摩尔人留下了丰富的伊斯兰文化遗产,而基督教时期则在其基础上建造了许多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建筑。
塞维利亚街景:
塞维利亚的罗马城墙是罗马帝国在西班牙南部的重要据点,围绕城市周边。在西哥特和后来的摩尔人统治时期不断被加固扩建。到近代,城墙逐渐失去防御意义,19世纪部分被拆除,用于城市扩建。罗马城墙由石块与灰浆结合构建,厚度大约为1.5到2米,高度估计可达6米以上。有防御塔、岗楼和城门。
麦卡雷纳圣母圣殿靠近老城区北部的麦卡雷纳门,1941年动工,1949年祝圣。新巴洛克风格,色彩鲜明,钟楼分层设有多口钟与装饰性铁艺,主要奉祀麦卡雷纳圣母,是塞维利亚最受尊崇的圣母之一,“圣周游行”的核心象征之一。圣母神像由17世纪雕刻家Pedro Roldán制作,容貌哀婉。每年复活节前,麦卡雷纳圣母像会在清晨从教堂出发,进行隆重的苦路游行。游行规模庞大,吸引全球朝圣者与游客前来。教堂内设有博物馆,展示圣母像的华丽披风、金饰与圣周游行用的神龛。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2世纪摩尔人建造了塞维利亚清真寺,后在基督徒于1248年收复塞维利亚后将其改为教堂。1401年起,西班牙人在清真寺原址上重建为今天的大教堂。大教堂旨在向世界展示基督教的荣耀。建筑总面积约11,500平方米,是现存最大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穹顶高度42米拱顶高度。其主祭坛被认为是基督教世界上最宏伟的金饰木雕艺术杰作,高约20米,描绘了基督一生的场景。耗时近一个世纪建成彩色玻璃窗:超过80扇,管风琴规模宏大,为世界著名。 吉拉尔达塔是教堂最著名的附属建筑之一,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后改为钟楼高达 104 米。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陵墓位于大教堂内部,高高架起,由四位代表西班牙不同王国的雕像“抬棺”,气势恢宏。虽有争议,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其部分遗骸确实安葬于此。
塞维利亚的黄金塔,穆瓦希德王朝时期的摩尔人建造,高度:36 米(包括上部圆顶),十二边形塔身,下部为原始部分,顶层为18世纪所加。材质为:石头、灰泥、石灰。原为防御用塔,后也作为海关、监狱、仓库、信号塔。外墙曾因阳光反射而显金光,也有说是由于它曾作为从美洲运回黄金的仓库或转运塔楼。
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呈半圆形,直径约 200 米,建筑两翼延伸,形如怀抱,象征西班牙张开双臂欢迎拉美各国,中央是一座大型喷泉;有一条运河环绕广场,可乘坐小船,拱桥连接主建筑与广场,各有不同风格装饰;广场外侧可见雕刻图案、柱廊和精美彩陶细节,极富安达卢西亚艺术风情。广场周边共设有 48个彩陶壁龛,每一个代表西班牙的一个省份,每个壁龛都装饰有当地历史事件的图画、地图和纹章。西班牙广场因其独特的建筑与美学,也被众多影视作品选为外景地,包括:《星球大战 II:克隆人的进》、《劳伦斯·阿拉伯》和《权力的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