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87: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1): 酈食其
酈食其,陳留縣高陽鄉人,喜歡讀書, 但是家境貧寒, 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做了一個街道的居委會主任餬口。 縣裡的人都知道他很狂妄, 富豪和權貴也都不敢惹他。
陳勝和吳廣起義, 路過高陽的將領有數十人之多, 酈食其知道他們都是氣量狹小, 拘泥繁瑣禮儀、不懂謀略之人, 就避而不見。 後來聽說沛公劉邦到了陳留, 劉邦手下的一個騎士正好是自己居委會居民的孩子, 劉邦也經常打聽陳留有什麼人才沒有。 一次,這個騎士回家探親,酈食其就請他給推薦推薦,他說: 我聽說沛公這個人雄才大略, 不拘小節, 我很願意跟隨這樣的領導, 可是沒有推薦我,你可以幫我這個忙嗎? 你回去跟沛公講, 我們居委會主任,酈食其,年六十,身高八尺, 人們都說他是一個狂生,但是他自己並不認為他很狂。 騎士說:沛公最討厭儒生, 曾經有儒生投靠他,他拿人家的帽子撒尿。 他和人們談話,也經常破口大罵,你千萬不能說你是個儒生。 酈食其說:你就按我說的話說就行了。 於是那個騎士就找機會把酈食其的話說給了劉邦聽。
劉邦到了高陽,住進民宿,就派人召見酈食其。 酈食其到的時候,兩個女人正在為劉邦洗腳, 酈食其只是拱手,並不下拜。 問道:您是幫助秦朝攻打諸侯,還是幫助諸侯攻打秦國? 劉邦大罵道:混帳書生, 天下苦秦久矣, 諸侯爭相攻打秦國,哪裡有幫助秦國攻打諸侯的道理? 酈食其說:如果您要聚集天下英雄好漢滅秦,就應該尊重長者。 劉邦於是停止洗腳,更衣,請酈食其上坐, 並且為自己的失禮道歉。 酈食其於是和劉邦談起戰國時期六國合縱的一些謀略,劉邦很高興,留酈食其吃飯, 問他, 有什麼計策可以幫我嗎? 酈食其道:您現在兵力不過萬人, 和強秦對抗並不明智, 如同羊入虎口, 但是陳列這個地方,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城中又積存很多的糧草, 我和縣令關係很好,我可以去勸說他歸順您,如果他不聽,您再舉兵攻打他, 我可以作為內應。 於是酈食其先去勸說陳留縣令,縣令就歸順了劉邦,劉邦就得到了陳留這個重地。
酈食其將自己的弟弟酈商也推薦給劉邦,劉邦給他幾千人馬跟隨劉邦, 酈食其自己經常作為說客, 在諸侯之間遊說。
楚漢相爭時,劉邦在荥陽被項羽打敗, 劉邦因為在荥陽數次敗於項羽, 有點心灰意冷,要退出荥陽地區。項羽這時候也因為韓信攻佔了趙國,彭越在魏國謀反,不得不分兵救趙魏兩地。 酈食其就建議劉邦不要放棄荥陽, 他說:荥陽乃兵家要地, 有糧倉之地之說,項羽不安排重兵把守這裡,卻分兵到其他地方,這是老天在幫助大王, 您應該馬上攻打荥陽, 重新奪取這個要地。 劉邦於是聽從他的建議,重新奪回了荥陽。
後來,劉邦派酈食其到齊國勸降, 酈食其在齊王面前把劉邦和項羽的大數據做了對比,證明最後劉邦一定得天下, 齊王聽後感覺有理, 就絕定歸順劉邦, 同時放鬆了邊界的守衛,每天與酈食其飲酒作樂。 韓信聽說酈食其靠著口舌就拿下來齊國七十多城池,心中不服,在謀士的勸說下,領兵偷襲齊國, 齊王大怒,認為酈食其做套陷害他,於是對酈食其說:你如果可以攔阻漢兵,還可以活命,如若不然,我就把你給煮了。 酈食其說: 我沒有什麼好說的, 隨你便吧。 於是齊王把酈食其給煮了。
劉邦感念酈食其的功勞, 把他的兒子破格封為高粱侯, 算是對酈食其的一個獎賞吧。
(“騎士”這個詞,我一直以為是洋貨,沒想到在《史記》裡怎麼早就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