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记忆——100多年前福州是这样!金山寺真漂亮,中亭街好狭窄
2025-06-30 08:43·波澜不惊
福州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在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期,便有闽族的祖先在此捕鱼打猎。此地东边朝向台湾海峡,南边与厦门相连,北边和浙江接壤,西边与江西交界,自古以来便是和东洋、南洋开展往来的知名港口,进而催生了辉煌的闽都文化!
清朝末年时,福州身为9个通商口岸中的一员,城中不但有古典样式的亭台楼阁、青石铺就的小巷,还存在着新式的西洋风格建筑,是一座兼具古老与年轻特质的城市。
彼时福州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不妨借助一组珍稀老照片,一同去感受百年之前榕城的风貌!
在1869年,于乌山上眺望福州府的景象。
在清代时期的福州府,其涵盖范围包含了现今的福州与宁德,这便是闽东语的核心区域为福宁两地的缘由。
在1870年,乌塔与白塔相互遥望,同乌山、于山、屏山一同形成了“三山两塔”的格局,从古代起便一直是福州的关键地标。
2024年的乌塔和白塔
1880年时存在的圆山水寨,该水寨由郑成功在1656年开始建造,设有双层明暗炮台以及地下通道,曾是当时的江防重要据点,于马江海战期间遭到毁坏。
1882年,福州南郊的江面上密密麻麻地停泊着众多渔船,而远处正冒着滚滚黑烟,原来是城内的某个地方起火了。
始建于公元1303年的万寿桥,在1882年时,造型古雅质朴,被称作“闽江第一桥”
△万寿桥的近景画面。1995年一场大水将桥墩冲毁,无奈之下只能拆除,随后重建为一座现代化大桥,也就是现在的解放大桥。
在1882年,闽江上有货船正朝着福州城运输粮草。
在1890年的烟台山,从近到远分布着一些西洋建筑,依次为英国领事馆、罗园(罗丰禄的住所)、美国领事馆,而在罗园后方的则是日本领事馆。
△建于1892年的福清古塔
1892年那会儿,开元寺的周边全是低矮的旧式建筑。
1895年,福州金山寺呈现在眼前,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寺庙,宛如漂浮于江心之上。
如今,金山寺的近景里,它依旧矗立在江水当中。
在1892年,有着“闽刹之冠”美称的千年古刹涌泉寺存在着 。
一条通往涌泉寺的小径,静谧而幽远。
灵源洞位于鼓山,确切的拍摄时间不详。
在1896年,福州城郊的茶田周边,山峦巍峨耸立、丘陵绵延起伏,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的画面。
茶园里的房子,具有典型的闽中风格特色。
在茶园周边的烽火台,倘若遭遇匪徒突然偷袭,守护茶园的护卫便会点燃烽火以寻求救援。
瞧那些在茶园里干活的女性,留意一下她们的发型,那是彼时福建最为风靡的“三条簪”样式。
三根发簪被打磨成了刀刃的形状,平常插于头发里面,当遭遇敌人的时候,能够拔出来用以自卫,所以它们也被叫做“三把刀”。
△“三条簪”的正脸照片
1906年鼓山的南麓,如今处于洋里污水处理厂周边区域
如今榕树和小河依旧存在,只不过增添了混凝土材质的护堤。
在1910年,从高处眺望福州城,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分布得整齐且富有美感,仿佛让人处于一座公园之内。
1910年时的镇海楼,建于明朝时期,坐落在屏山的顶端,是福州古城的最高处,在国内九大名楼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的镇海楼
1912年,福州电报学堂有8位小学员。待他们长大从学堂毕业后,便成为了当时的高级人才。
1916年时,中亭街处于八一七路南端的闽江之畔,它是福州早期的商业区之一。不过,这条老街在1998年重建之后便消失不见。
△位于中亭街的玩具摊位
如今,中亭街依旧热闹非凡、繁荣昌盛。
在1916年,福州西湖呈现出的景色极为秀美,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916年,鼓山上树木繁茂,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传奇。
透过这些陈旧的照片,我们目睹了福州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街道以及人们生活的画面,还体会到了福州浓郁的历史积淀,还有闽都文化别具一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