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生活

注册日期:2018-03-01
访问总量:353736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发表时间:+-



川普今年四月发动对华高关税战时,曾信心满满,认为中国会立马屈服退让。却未料到中国祭出稀土这一武器,而懂王对此竟束手无策,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此情况下,阿川怎么办?凉拌!面对现实,川宝不得不吃上一张墨西哥卷饼,即TACO。虽然表面仍一副鸭子嘴的样子,其实,心里怕怕的,脊背凉凉的。


美中之间的日内瓦会谈与伦敦会谈的大背景,皆源于稀土卡脖子问题。以下分析摘自纽约时报7月20日的一篇文章。

https://news.creaders.net/us/2025/07/20/2894502.html


~~~~~~


上周,川普政府允许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主导企业——总部位于美国的英伟达——开始向中国销售一款性能较低但仍令人垂涎的H20芯片。


此举是对三个月前的政策的戏剧性逆转,当时川普总统本人力主禁止向中国出售H20芯片,同时还对北京加征三位数的关税。由此引发了一场危及经济的贸易冲突——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限制了对美国工厂(包括车企和国防制造商)至关重要的矿物及磁体的出口。


近期的事态凸显了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当川普4月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时,部分政府高层认为北京会因经济疲软迅速妥协。但中方认定川普在虚张声势,对美国汽车、军工装备、医疗设备和电子产业制造商所需的稀土采取出口限制。


随着这些原材料的供应中断,川普和其他官员开始接到首席执行官们的电话,称工厂很快就要停产。福特、铃木等企业的工厂因供应链中断而停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的反制措施所构成的威胁令川普及其高级幕僚始料未及。这促使美方今春重返谈判桌,达成了脆弱的贸易休战——川普政府官员现在生怕打破这一局面。根据协议,关税从最低145%降至30%,而中方则同意恢复稀土的正常供应。


中国切断这些材料供应的决定颠覆了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博弈态势。在上任的时候曾经决心通过惩罚性关税逼迫中国改变贸易行为的川普政府似乎意识到了这种策略的危险性。


美国一直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从制药、太阳能电池板到无人机等,中国在众多行业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川普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兰德公司负责技术分析的高级顾问吉米·古德里奇表示。“看来美国的一些竞争性行动现在要受制于中国,中国现在可以决定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和贸易政策的时机、地点和性质。”


~~~~~~


【结论】至少在今后十年之内,稀土将是一只长又美的脖子,紧紧攥在中国手里。稀土好比水龙头,可开大可开小,也可随时关闭。有道是:


此山是我开

此土是我筛

想要做交易

拿出好货来


稀土只是一只大瓜而已,藤上还有其他不少的瓜,个头都不小哟。



参考资料:


【1】下面的文章,回顾了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历史。

《稀土张王牌,还能打多久》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19A07KH500


文中若干句子摘录如下:


徐光宪是当之无愧的“稀土之父”,他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8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内蒙古时抛下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拿白云鄂博矿区来说,每提炼1吨稀土,会产生2000吨废料,其中包括1吨放射性废渣。之前附近的草原被挖得满目疮痍,每年产生数百万吨废渣,地下水污染严重。【本博评论:提炼稀土将付出极大的环境污染代价。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所谓的稀土产业链回归迟迟做不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前面几十年的积累,目前中国的稀土技术遥遥领先,掌握了全球90%以上的分离和加工能力。包头的工厂能把稀土矿石分解成99.99%纯度的氧化物,再加工成磁铁、电池,无论效率还是成本,都让西方望尘莫及。


【2】美中稀土提炼技术差距

中国通过回流串级萃取技术(徐光宪院士发明)实现了重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纯度可达99.9999%。美国目前依赖传统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度仅约89.7%,且成本高出中国30%-50%。例如,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虽能分离轻稀土(钕、镨),但对镝、铽等重稀土的分离仍无法突破,需将精矿运往中国加工。


技术差距:美国实验室技术到量产需10年以上,而中国已实现耐温220℃的高矫顽力磁材量产,技术代差达5-8年。




浏览(1267)
thumb_up(6)
评论(36)
  • 当前共有36条评论
  • 随意生活
    日本虽然科研实力不错,但是稀土提炼技术有着明显的短板。稀土提炼的全流程,还有规模化量产方面,日本和中国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果从零开始研发深海稀土提炼的技术,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还要面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就算花大资金全力投入,追赶中国的技术也需要十几年。

    屏蔽 举报回复
  • 随意生活

    更正:中国稀土纯度为六个9,不是四个9。

    ~~~~~~

    中国通过回流串级萃取技术(徐光宪院士发明)实现了重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纯度可达99.9999%。美国目前依赖传统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度仅约89.7%,且成本高出中国30%-50%。例如,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虽能分离轻稀土(钕、镨),但对镝、铽等重稀土的分离仍无法突破,需将精矿运往中国加工。

    技术差距:美国实验室技术到量产需10年以上,而中国已实现耐温220℃的高矫顽力磁材量产,技术代差达5-8年。

    屏蔽 举报回复
  • 随意生活

    澳大利亚的稀土产业链则显得相对松散。其稀土生产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矿石开采、分离、加工等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尽管莱纳斯公司宣称已成功生产出高纯度氧化镝,但从实验室成功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克服重重挑战。

    屏蔽 举报回复
  • 随意生活 回复 水蛇

    【如果不考虑成本,时间、工艺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不然。澳大利亚、美国与马来西亚(有矿源)合作,自2012年以来,搞十几年,致力提取稀土。可惜产品的纯度不够高,远低于中国产品的99.99%,结果商家不爱用。

    于是,几年前,马来西亚用矿源吸引中国,想以此“偷”中国的提取技术,被中国断然拒绝了。

    除了成本,产品的质量也是问题。旧的工艺过时了,而新工艺新技术有待发展。过去十年,澳美日的技术工艺更新之路,走得不太顺。且看以后如何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水蛇

    美国现在一些厂家靠废物回收得到稀土元素。即便这样,成本也远高于中国。

    而且美国不少大的厂家也不敢投资。因为中国靠打价格战,就能干到他破产。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随意生活

    【在美国重金的支持下,在今后5年内,能够发展出先进的工艺,】

    简直没法跟你交流了。什么先进工艺?关键在成本!美国资本家大头了?几万能买到的东西,花几十万,几百万?如果不考虑成本,时间、工艺根本就不是问题!

    屏蔽 举报回复
  • 随意生活 回复 水蛇

    工艺也好,技术也罢,只是说道,商家看重效果。

    如此简单的“工艺”,为何,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以加州的MP为主),在过去10多年却不能突破呢?

    你认为,几个技校毕业的学生,在美国重金的支持下,在今后5年内,能够发展出先进的工艺,赶上或超过中国的水平吗?5年达不到,10年行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随意生活

    【中国这些年发展出的“低技术”还包括,电动车的电池技术,东风系列的导弹技术,军民用的无人机技术,北斗卫星导航通讯技术,等等。】

    你这属于胡椒了。稀土提纯,无论是成本,还是纯度,都属于工艺改造。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随意生活

    稀土元素恨不得早二百年前就被人提取出来了。不然你到哪知道元素周期表?

    至于提取技术,一直在改进,纯度一直在提高。而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随意生活 回复 随意生活

    中国这些年发展出的“低技术”还包括,电动车的电池技术,东风系列的导弹技术,军民用的无人机技术,北斗卫星导航通讯技术,等等。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