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贝占郎

注册日期:2023-11-01
访问总量:436661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清朝276年:从"天朝上国"到"半殖民地" 它藏着中国近代史所有密码


发表时间:+-

2025-07-19 10:14·上下五千年



清朝除了割地赔款外,这个276年的王朝,把中国疆域扩到1316万平方公里(比明朝大40%),人口从1亿暴增至4.3亿,却在最后70年签了343个不平等条约,赔了白银13亿两。它的崛起与崩塌,藏着近代中国的所有答案——现在的省级行政区、京剧、旗袍、甚至"普通话",全在这王朝的骨血里,只是你没细品。


一、276年清朝:前150年"扩张狂",后126年"败家子"

清朝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清",到1912年溥仪退位,共276年。前期靠"满汉合流"打遍东亚,后期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硬是把"康乾盛世"活成"辛丑国耻",成了"盛极而衰"的教科书案例(参考:《清史稿》《清实录》《剑桥中国晚清史》)。


清朝主政者关键脉络:

- 创业期(1636 - 1661年):3帝定江山

- 皇太极(1636 - 1643年):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清",娶孝庄太后,征服朝鲜、蒙古,为入关铺路;

- 顺治(1644 - 1661年):6岁入关,多尔衮摄政,灭南明(史可法守扬州),推行"剃发令"(留发不留头),基本统一中原;

- 康熙(1661 - 1722年):8岁登基,16岁擒鳌拜,平三藩(吴三桂等)、收台湾(1683年)、败沙俄(《尼布楚条约》)、灭准噶尔,在位61年,疆域扩到1135万平方公里。


- 鼎盛期(1722 - 1799年):2帝攒家底

- 雍正(1722 - 1735年):改革狂,设军机处(权力集中到皇帝)、推"摊丁入亩"(按土地收税,穷人受益)、"改土归流"(西南土司改流官),13年让国库从800万两涨到6000万两;

- 乾隆(1735 - 1799年):前期打新疆(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疆域达1316万平方公里;后期宠和珅、闭关锁国(1757年只留广州通商),白莲教起义(1796 - 1804年)耗银2亿两,盛世开始崩塌。


- 衰亡期(1799 - 1912年):7帝败家底

- 嘉庆(1799 - 1820年):杀和珅(抄家8亿两),却管不住官员贪腐,天理教起义(1813年)打进紫禁城,留下"莫教天策重重锁,留与中原养凤凰"的骂名;

- 道光(1820 - 1850年):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惨败,签《南京条约》(割香港、赔2100万银元),中国近代史开端;

- 咸丰(1850 - 1861年):太平天国占半壁江山,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烧圆明园,客死热河,留下"量中华之物力"的烂摊子;

- 同治(1861 - 1875年):慈禧垂帘听政,靠曾国藩、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办工厂、修铁路),却没触及制度;

- 光绪(1875 - 1908年):想搞戊戌变法(1898年,103天失败),被慈禧软禁,见证甲午惨败(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签《辛丑条约》(赔4.5亿两);

- 溥仪(1908 - 1912年):3岁登基,6岁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12天,成了"亡国皇帝"的标本。


二、撑起清朝的8个"关键玩家"

- 康熙:被高估却真能打的"扩张高手"

除了平三藩、收台湾,他还三征噶尔丹(1690 - 1697年),把外蒙古纳入版图;派图理琛出使土尔扈特部(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为1771年土尔扈特东归埋下伏笔。组织测绘《皇舆全览图》(中国第一幅经纬度实测地图),比欧洲早20年。但他搞"文字狱"(戴名世《南山集》案杀300人),还禁海迁界(沿海30里烧光),埋下闭关隐患(《清史稿·圣祖本纪》)。

- 雍正:累死在奏折上的"改革铁腕"

每天睡4小时,13年批奏折1000多万字(相当于30本《红楼梦》),发明"密折制度"(官员直接给皇帝打小报告),抄了200多个贪官的家(包括曹雪芹祖父曹寅)。"摊丁入亩"让穷人不再逃税,人口从1.2亿涨到3亿;"改土归流"在西南设府县,现在云南、贵州的行政区划,就是他定的(《清世宗实录》)。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禁烟先锋"

1839年虎门销烟(237万多斤鸦片),却被道光当"替罪羊"流放新疆。在伊犁修坎儿井(现在还在用),编译《四洲志》(介绍英、法、俄国情),临死前喊"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日记》),50年后沙俄果然占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 曾国藩:救清朝却挖根基的"湘军大佬"

办湘军灭太平天国(1864年),但"兵为将有"(湘军只认曾国藩,不认朝廷),让地方督抚(如李鸿章、张之洞)掌握军权,为后来军阀混战(袁世凯、张作霖)埋下伏笔。他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是洋务运动的起点(《曾国藩家书》)。

- 李鸿章:签30多个条约的"背锅侠"

办江南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轮船招商局(今招商局集团),建北洋水师(亚洲第一),却在甲午战争(1894年)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代表清朝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骂"卖国贼",但他说"裱糊匠"(清朝像破房子,只能裱糊不能重建),道尽改革者的无奈(《李文忠公全集》)。

- 左宗棠:抬棺收新疆的"左公千古"

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在英国和俄国支持下,入侵新疆,占据了大片领土,俄国更是直接出兵强占伊犁地区 ,新疆危在旦夕。此时清朝内部,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派主张放弃新疆,专注海防,认为新疆土地贫瘠,收复成本高,得不偿失。但左宗棠挺身而出,坚决反对,他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新疆对于国家边防至关重要,一旦放弃,将使国家西北门户大开,后患无穷 。

1876年,63岁高龄的左宗棠不顾众人质疑,毅然决然抬棺出征。他命令士兵抬着一口棺材走在大军前面,以此向世人表明自己收复新疆、绝不后退一步的决心。在出征前,他对众人慷慨陈词:“臣宗棠宁可抬着棺材出关,战死疆场,也绝不允许外侵之敌入侵大清朝一寸领土。”

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他先集中兵力攻打北疆的阿古柏势力,迅速收复乌鲁木齐等地,打开了通往南疆的门户。在战斗中,左宗棠注重后勤保障,精心筹备粮草、武器,使清军在战场上有充足的物资供应。面对阿古柏军队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清军将士毫不畏惧,奋勇杀敌。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还积极整顿当地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他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让当地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战,左宗棠率领的清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大部分领土 。之后,左宗棠积极筹备武力收复伊犁,他的强硬态度和充分准备,为后来的外交谈判增加了底气。在左宗棠军事压力和曾纪泽外交努力下,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整治水利,修筑道路,为稳定新疆的局势,恢复新疆的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1884年,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新疆成为祖国身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其中最伟大的一项成就就是左公柳,他带领士兵和百姓在新疆的道路两旁种植柳树,这些柳树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也成为了他收复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见证 。(参考《左文襄公全集》及相关历史记载)

- 慈禧:掌权47年的"权力玩家"

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夺权,支持洋务运动(修铁路、办电报),却扼杀戊戌变法(杀谭嗣同6人);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引来八国联军,最后签《辛丑条约》(赔4.5亿两,人均1两)。她一顿饭100道菜,却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把清朝玩成"列强提款机"(《宫女谈往录》)。


三、改变清朝命运的5大事件

- 三藩之乱(1673 - 1681年):

吴三桂(云南)、尚可喜(广东)、耿精忠(福建)因康熙"撤藩"叛乱,占了半壁江山。康熙用8年平定,却让清朝意识到"汉人不可信",从此"满汉分治"(中央高官满人占70%),埋下民族矛盾隐患(《清圣祖实录》)。

-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每年从中国赚走茶叶、丝绸白银2000万两),向中国卖鸦片(每年赚500万两),林则徐禁烟后,英国派40艘军舰打广州、占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吓破胆,签《南京条约》(割香港、开广州等5口通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

洪秀全用"拜上帝教"(基督教 + 儒家)忽悠广西农民起义,1853年占南京,建"太平天国",搞"男女分营"(夫妻同房算犯罪)、"圣库制度"(财产充公),却内讧杀了3万人(天京事变)。虽被湘军灭掉(死亡2000万人),却让清朝不得不重用汉人(曾国藩、李鸿章),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大减(《太平天国史料汇编》)。

- 甲午战争(1894 - 1895年):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25艘军舰)被日本联合舰队(28艘)全歼(邓世昌撞"吉野"殉国),陆战连丢平壤、旅顺(日军屠城4天)。签《马关条约》(割台湾、赔2亿两,相当于日本4年财政收入),让国人彻底醒悟——"师夷长技以制夷"没用,必须改制度(《日清战争实记》)。

- 辛亥革命(1911年):

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17省宣布独立,溥仪1912年退位。导火索是"保路运动"(四川民众反对清政府把铁路卖给列强),根源是清朝"预备立宪"(1908年)搞假改革(内阁13人里满人8人,被骂"皇族内阁")。据统计,1911年全国有130个革命团体,20万革命党,清朝灭亡是必然(《辛亥革命档案史料》)。


四、刻在民间记忆里的经典故事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宠臣和珅,贪了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年财政收入),有"赤金580万两、当铺75座、绸缎5.2万匹"。嘉庆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刚死,正月初八就抄和珅家,民间编顺口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嘉庆只敢反腐不敢改革,官员换了一波又贪一波,清朝还是没救——这故事告诉我们:不打破制度性腐败,抄再多家也没用(《清稗类钞》)。

杨乃武与小白菜:

浙江书生杨乃武被诬告"杀夫夺妻",与毕秀姑(小白菜)判死刑,家人告了3年状,惊动慈禧。查明是余杭知县刘锡彤屈打成招,30多个官员被革职(从知县到巡抚)。这案子暴露了清朝司法黑暗("官官相护"),也让"京控"(到北京告状)成了百姓最后的希望,现在说"冤假错案",还会提这事儿(《清代奇案大观》)。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

1905年,留美归来的詹天佑主持修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外国人说"中国人修不了这么难的铁路"(八达岭坡度33%)。他设计"人"字形铁路(火车先向东北,再向西北,用两台机车推拉),比外国方案省200万两,提前2年通车(1909年)。这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铁路,现在青龙桥车站还立着他的铜像(《詹天佑日记》)。


五、清朝文化精髓:精致里藏着腐朽

- 满汉融合出美味:

满族的火锅、汉族的炒菜结合,成了"满汉全席"(108道菜);北京烤鸭(挂炉是满族做法,焖炉是汉族做法)、东北乱炖(满族炖菜 + 汉族调料),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但普通百姓连窝窝头都吃不饱——1900年华北饥荒,饿死200万人,而慈禧一顿饭要100道菜,燕窝、鱼翅是标配(《御香缥缈录》)。

- 京剧成"国粹":

乾隆80岁寿辰(1790年),安徽徽班进京,吸收昆曲、秦腔、汉调,形成京剧。程长庚的《长坂坡》、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成经典,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比元杂剧、明传奇更成熟。但清朝规定京剧只能唱"忠孝节义"(如《打龙袍》《四郎探母》),不许演现实,艺术成了"麻醉剂"(《中国京剧史》)。

瓷器玩到极致却止步:

景德镇的"珐琅彩瓷"(用进口料),一朵花要画3个月,只供皇帝用(现存不足500件);民窑青花瓷出口欧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400多件,被称为"白色黄金"。但清朝瓷器只有"仿古"(仿宋、明)没有创新,18世纪欧洲搞出骨瓷(硬度更高),反过来畅销中国,这就是"守旧必落后"的铁证(《中国陶瓷史》)


六、影响中国100多年的遗产

- 政治:

奠定现代中国疆域(1912年清朝灭亡时仍有1100万平方公里),省级行政区(如江苏、四川)沿用至今;设立驻藏大臣(1727年)、伊犁将军(1762年),用金瓶掣签(1793年)管理西藏活佛转世,证明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清史稿·地理志》)。

- 经济:

推广玉米、番薯,人口从1亿(1700年)涨到4.3亿(1850年),但"重农抑商"让工业落后(1870年工业占比仅10%);洋务运动留下江南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轮船招商局(今招商局),成中国近代工业起点;1881年建成的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自主铁路),现在仍是京沈线的一段。

- 文化:

京剧成"国粹",梅兰芳1930年访美,让京剧走向世界;《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成古典小说巅峰;但文字狱(康熙到乾隆160多次)让文人不敢写现实,思想僵化,直到五四运动才打破。

- 生活:

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清朝旗人说的"京片子");吃的东北酸菜(满族)、四川火锅(满族涮肉改良)、北京炸酱面(满汉结合),都是清朝饮食融合的产物;穿的旗袍(满族旗装改良)、戴的瓜皮帽,成了中国服饰符号。

- 教训:

闭关锁国(1757年只留广州通商)导致技术落后(1840年清朝军舰射速是英国的1/5);拒绝制度改革(戊戌变法只搞103天)让民众失望;民族压迫(满汉分治)激化矛盾。这些教训成了近代中国的"清醒剂"——现在的改革开放、民族平等政策,都是对清朝的反向修正。


清朝276年,像一面镜子:它证明"疆域扩张"不等于"国力强大","人口众多"不等于"民众富裕","文化精致"不等于"思想进步"。它的崛起靠"融合与扩张",崩塌因"保守与僵化",而现代中国的很多政策,都是在纠正它的错误——这就是读历史的意义:不重复过去的坑,才能走得更远。


(史料依据:《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左文襄公全集》(岳麓书社2011年版))



浏览(810)
thumb_up(5)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洋知青1

    中国大一统时各个朝代最大疆域面积:

    1 元朝:1372万平方公里 (1330年)。统治者蒙古族。

    2 清朝:1316万平方公里 (1820年)。统治者满族。

    3 唐朝:1237万平方公里 (龙朔年间)。统治者汉族。

    4 中华民国(还有袁世凯时代): 1141万平方公里 。统治者汉族。

    5 汉朝:1040万平方公里 (汉宣帝时期)。统治者汉族。

    6 明朝: 997万平方公里 (永乐年间)。统治者汉族。

    7 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算上台湾)。统治者汉族。

    8 隋朝: 810万平方公里

    8 宋朝:460万平方公里。统治者汉族。

    9 秦:360万平方公里。统治者汉族。

    爱国小傻红们看到这些,还会有爱国激情吗?

    毛泽东有值得汉人骄傲的地方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葡萄牙人占领澳门,1557年。1999年回归。

    英国人占领香港,1841年。1997年回归。

    瑷珲条约, 俄罗斯占领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58年。

    北京条约, 俄罗斯占领包括海参葳在内的中国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

    日本人占领台湾,1895年。

    日本人占领钓鱼岛,1895年。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1900年。

    苏联占领旅顺,1945年。1955年,"中国人民站起来"六年后撤军。

    外蒙在苏联中共帮助下真正独立,1949年。

    参加朝鲜战争,放弃台湾,1951年

    把夜莺岛送给越南,1957年。

    缅甸获得江心坡等,1960年。

    将诺门罕谷地,察哈儿北,新疆北塔山送给蒙古,1962年。

    将藏南一千多平方公里给印度,1962年

    把半个长白山送给朝鲜,1962年。

    巴基斯坦获得部分克什米尔,1963年。

    阿富汗获得瓦罕走廊, 1963年。

    将阿塞克钦地区和班公湖地区送给印度,2024年。

    红红们,告诉我哪些是中国自古领土,哪个卖国贼出卖了它们?

    有意思的是,中国损失的大部分领土都和俄罗斯和自称爱国的中共有关,滑稽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treebird

    史料丰富,纹理清晰,文字简洁,大赞好文分享!

    离国三十有余,一心只顾追赶科技文明,尚须回首史志不忘本和根,开卷有益!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