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青史尽成灰 之 张克威的回忆
2025-7-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收到了一本一九八七年一月中共丹阳县党史办内部发行的《丹阳革命史料》第六辑。
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中,有一篇张克威先生的回忆录《太平盛世掉忠魂 - 忆我的三位革命的启蒙老师》。
这一些实际上都不重要,重要的事在这本书里面,夹有关于这份回忆录的两封书信,一封是回忆录中的当事人之一的彭克写给丹阳县党史办负责同志的,指出回忆录中的一个错误,说郭猛当时担任新四军挺进纵队一支队的司令员,而不是张克威回忆中的副司令员。并说张克威当时担任的是一支队政治处主任,而彭克担任的是一支队卫生队队长。这封信没有日期,只说是存根,并抄送给了张克威一份。
这封信中原来写的郭猛是新四军挺进纵队一支队的第一任司令员,后来估计觉得不妥,又把“第一任”给划掉了。所以这一封信,应该是草稿。而这一本书,也应该从彭克(新四军女战士,原名彭秀英)旧藏中流落出来的。
第二封信是张克威给彭克和程光写的便条,便条中说:特意来探望她们却没有见到因为朋克住院了,上午不方便去医院探视特意留下了便条问候。
在便条中张克威说他写的回忆,原文是写郭猛烈士生前是一支队司令员的,可是丹阳县党史办的人,非得给篡改为副司令员,觉得对烈士不起。于是就送一本书给彭克,让彭克在方便的时候,给丹阳县党史办写一个证明信,予以更正。所以这一本小册子,应该是张克威送给彭克的。
![]() | |
曾捐献从伪满洲国皇宫流失到民间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并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民运部部长、吉林省建设厅厅长、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和沈阳农学院院长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农业教育家张克威博士 |
于是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以前关于写《我的前半生》的大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经历的一个笑话来:
郭猛(1913-1941),原名郭光昭,江西吉水人。1941年12月29日牺牲的时候担任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四团团长兼政委。可是在这之前的任职,既不是司令,也不是副司令,而是官衔更大,能领导支队司令员的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支队政委。
郭猛任新四军丹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支队政委(1938年)
1929年参加红四军。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郭猛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任第三大队政委。抗战爆发后,随粟裕将军挺进苏南敌后。1938年在卫岗(南京)一战中,率部击毙日军30馀人,其中土井少佐、梅村大尉当场丧命,震惊沪宁。后任丹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一支队政委。1940年任一支队二团政委,渡江北上,在黄桥战役中率部主攻,大获全胜。10月在大丰白驹狮子口与黄克诚部南下的八路军会师。1941年春,郭猛任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团长兼政委,转战盐阜地区协助建立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了东台、盐城、上冈、兴化等地的反扫荡战斗。1941年9月16日率部攻打秦南仓日伪据点,击毙日军小队长伊达正芝,缴获机枪四挺,步枪150多支,俘敌160馀人。第二年,又在丁家垛、古殿堡等地连建战功,威慑敌军,人称老虎团。1941年12月29日牺牲。
那么谁是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司令员呢?有文章说,是开国少将张震东(1907-1984):
(1940年)9月中旬,陈毅委派郭猛、张震东等20多名军政干部,加强丹阳游击纵队的领导工作。丹阳游击纵队改番号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对外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由管文蔚任司令员,张震东任(纵队)参谋长兼第一支队司令员,郭猛任政治部主任兼一支队政委。
可见张克威的回忆,还有彭克的佐证,都是选择性的记忆,未必可信。
丹阳党史办的改动,更是错得离谱。
除非有当年的文字记载或新四军丹北挺进纵队尤其是一支队的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