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时节谈如何“与民休息”
发表时间:+-
1, 保持现有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不变。
2, 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农历除夕也法定放假。
3, 每年七、八月,增加一个“小暑假”,时间也在一周左右。7、8月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最炎热的季节,别说工作,就是休息,也是酷暑难耐。选择这样的时刻“与民休息”,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再则,“小暑假”和春节、“五一”、“十一”呼应,每一个季度都有一个小“黄金周”,休假时间分布更均衡,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选择多了,人就不会扎堆了,旅游景点闹闹哄哄的景象自然也就大为改观。
4, 带薪休假,由各企业自行确定。
这个方案,最容易受到的攻击是“太浪费”时间了——因为,一下子增加了9个休息日,有点大把挥霍光阴的意思。我的看法是,富裕不仅仅是有钱,更重要的也许是有闲。与任何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休息时间还是太少了。多一些假期,既可以缓解劳动者的压力,让劳动者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也可以给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降降温,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所以,再增加9天休息时间,于国、于民、于经济发展都是“利好消息”,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历史上,凡是“与民休息”做得好的朝代和时期,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让全体人民得到最好的“休息”,我们也将开创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期。在这个意义上,“黄金周修正案”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可小视——因为,最好的“休息”带来最有效率的工作,最好的“与民休息”将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2007年11月8日星期四,23:21分,在北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