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润涛阎——犹如毕加索
席琳博主在万维近作说一下阎润涛,引发关注和讨论。俺也来趁一下热度。
现实生活中的美籍华人工科男阎润涛,以及海外著名博主润涛阎,在新冠期间骤然撒手人间,而成为甚至受到中国大陆墙内关注的新闻——这本身就是有历史甚至时代意义的新闻:这个美国的普通人,在中国美国几乎也上不了任何主席台的网络人物,是个人物。他去世这么多年了,仍然有人记得他,说明他网络上留下的不是雪痕泥爪——如果说也不过是雪痕泥爪,说明他刻印的那雪还是冰封,那淤泥仍是沼泽。
俺觉得润涛最出色的是,他代表着中国改开一代出国的“新知识分子”,尤其是理工科专家学者,包括在毛时代还受益,比如有幸成为“工农兵学员’获得大学教育机会,然后又赶上改开,凭自己的天资勤奋奋斗,成为时代幸运儿的群体中一个普通而又杰出的人物。他以墙内不允许,墙外也可以避免墙内直接打压的某种曲棍藤杖银针火罐哈哈镜方式,对自己故国尤其是共产体制的观察认知与反思,尤其是描绘出党国体制的荒诞不经,特别是对被灌进去的党屎毛屎的翻胃,进行吐故纳新,引发整个海外华人群体,乃至墙内知道分子与不知道分子的共鸣。比如轻描淡写令人喷饭的“蛋炒饭”。
这犹如人们当年到如今看毕加索,不必与蒙娜丽莎去比较,也不必详细探索知道了解毕加索本人的现实真人生活甚至人生——通过作品看时代,看毕加索眼中笔下的世界被扭曲的人生百态。
西班牙现代最有名的名人,按照正统历史学家,当然是弗朗哥。但是,在西班牙,你如今找不到弗朗哥雕像纪念堂,甚至任何一个刻画他名字头像的砖头石头。甚至连他的坟墓都要被拆迁了。但是,西班牙有最著名的毕加索博物馆,一座位于巴塞罗那的美术馆,每天吸引无数访客——包括川流不息的西班牙中小学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懂和不懂艺术的游客。这座美术馆,收藏有四千多件毕加索作品,每一件几乎都价值连城。博物馆占据了利贝拉的五所中世纪宫殿。而且,去欧洲旅游参观任何国家的美术博物馆,都会发现他们以收藏展出有毕加索为傲。
未来的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如果不挖掘阅读参照一些润涛阎的文字,好比探讨西班牙不知道毕加索。还有一个是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