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坐的廉航
六月,七月连续旅行了两次,坐了三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其中两次是廉价航空公司提供的。六月底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回美国,回程坐IBERIA。七月坐Flair Airline, 加拿大的廉航往返纽约和多伦多。
六月去巴塞罗那,我从美国航空公司AA.com的官网订的纽约-巴塞罗那的往返票,坐AA的航班从纽约飞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坐IBERIA从巴塞罗那回纽约。一张往返票由一家公司出票,两家公司各飞一条腿,过去也许经历过,我没太当回事,当时觉得票价合适,就直接在网上订了。
IBERIA是西班牙本土经营的廉航, 在回程的飞机上听邻座介绍,从巴塞罗那到美国各大城市的往返机票中,IBERIA的票价最便宜。从纽约JFK到巴塞罗那一个来回票,促销时只需258美元,比从纽约飞很多美国南部城市的单程票都便宜。
我们这是第一次坐IBERIA的飞机,IBERIA的服务,飞机餐和空乘过去没经历过,有些期待,有点小兴奋。这几年出门儿有些多,体会到不同航空公司的空乘和服务千差万别,美联航(United)的空服人员多数够有资格在飞机上组个临时的退休俱乐部,看她们年近花甲,不太舍得让她们帮着干这干那。而越南航空,日本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小姐姐们却漂亮得可以参加选美比赛。在机舱里走来走去,长衫飘飘,婀娜多姿。飞行体验也是出门旅行的一部分,感觉没经历过的可能是更好的。
人在旅途,心态好第一重要,吃嘛嘛香,看哪儿,哪儿顺眼,否则出门受累诸多不便,就不如在家窝着安逸。
从纽约地区去欧洲的航班大多晚上出发,飞行六七个小时,加上时差一般当地的清晨到目的地,到旅馆放好行李,去咖啡店拿杯咖啡,吃一个黄油可颂,马上就可以进入状况,开玩。白天兴奋了一天,晚上也容易入睡,五六个小时的时差所带来的身体反应要到第二甚至第三天才会比较明显。所以当我计划行程的时候,第三天的上午一般活动安排的比较少,以休整为主。我和家领导去欧州旅行,大多情况我安排各种细节,买票,制定行程,他随从。我自诩是第一流的活动计划,而他是第一流的随从团员。我们这个两人小团儿效率高,灵活,合作愉快,会一直坚持下去。
IBERIA回纽约的航班出发时间挺好,巴塞罗那的下午六点半出发,因为时差的缘故,到纽约JFK机场也只是晚上九点,回家休息一晚,第二天该上班的上班,像什么都没耽误。
6月25日回美国那天,我和家领导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自治区的毕尔巴鄂(Bilbao)开车六个小时直接到巴塞罗那的机场,在机场还车,然后坐当天的飞机回美国。
六个小时开六百多公里听上去有些挑战,其实完全可行,我们开过的那一段高速路维护得非常好,标识也相当清楚。家领导开三个半小时,我开两个半小时,没有多难。
西班牙郊外的高速路上车少,大多时速120公里。一般两个车道,左边快车道用于超车,右边车道随行,司机们都遵守的严格,一板一眼,一路开过,从没遇见两台车慢腾腾地并行,后面压一溜车的状况。高速路边隔几公里就有24小时的服务站或者休息站,买水,加油,去洗手间,设施谈不上豪华,但都齐全,干净。今年是我们第二次来西班牙玩,整体感觉西班牙是个非常靠谱的国家,设施齐全,民风淳朴,景美,人美,饭好吃,在我们希望二刷,三刷的国家名单上排的非常靠前。
一路顺风600里到巴塞罗那的国际机场,比原计划的早了一个多小时。还车,过安检,出关顺利。再接着,坐下来喝啤酒,吃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Jamon Iberico)夹面包,把机场里登机口附近的所有大小商店,每个柜台都逛了个遍后,终于登上了IBERIA回纽约的飞机。
您认同不,飞机上空乘的专业形象代表着是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就像豪华酒店或高档零售店聘请代表其品牌的员工一样,一支仪态优雅、整洁有序、仪表堂堂的队伍有助于展现
航空公司的审美风格,安全,奢华,专业,值得信赖。
乘客们通常将衣着整洁、态度友好的员工与更优质的服务联系在一起。在衣着整洁、态度友好这一点上IBERIA的确做的不错。飞机上的小姐姐们各个靓丽,妆容精致,走路带风,从容自信。尤其是小姐姐脖颈上系着的一块西班牙红的真丝方巾,在机舱里仿佛一只只北美红雀飞上飞下,极其养眼。西班牙红是我起的名字,是大红里带一点点明黄,红的明艳,浓烈,张扬,引人瞩目,让人精神振奋,跟热爱斗牛的西班牙人性格很配。
如果是在白天,六个小时左右的长途飞行,我和家领导一般会在普通机舱里选一个比较宽敞的座位,像机舱里紧急出口门的那一排,或者机舱中间隔板后面的那一排。这种座位前面空间大,腿能伸开来,身体比较放松,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宠爱吧。廉航对这种座位一般都要额外多多多加钱,这倒也没什么。事先标明的附加费用,只要乘客愿意花钱买那就是一种公平交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次我和家领导坐机舱中间隔板附近的那一排,靠走道的两个位子。我的边上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人高马大,家住纽约,先生是西班牙人,能干的美国太太带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两岁和八个月。
等待飞机起飞前有些无聊,看机舱里北美红雀般的空乘小姐姐脚步匆匆,来回”飞”过了好几次,我逮着一个问,
”请问你们有耳机吗?”
“啊,有的,不过要用钱买,不是免费的。” 小姐姐向我解释,脸上仿佛有一丝尴尬。
“噢,啊,用钱买,那多少钱一只呢”
“4欧元”
“什么?!4欧元!”
我没出声,也没要求”北美红雀”帮我拿一只,因为我不想付钱。这是什么状况?国际航班上的一贯免费的耳机不再免费,老实说,我有些被雷到,不知如何应对。
那种装在一只极薄的小塑胶袋里,一根黑线,两只分不出左右,带着极薄耳垫,刚够塞耳朵眼儿,只能在飞机上用,下了飞机就丢垃圾桶的小耳机要将近五美元一只!说好的衣着整洁、态度友好的员工意味着优质服务呢?一只小耳机也不算奢华吧。
好吧,不要耳机了。电影看字幕,看默片,就这点小事还能难得倒我这头老驴友。我喜欢在飞机上看电影,曾经在一次回大陆的飞机上看了五部电影,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看完五部电影,飞机就准备降落北京机场了。探亲的路,因为电影的缘故,感觉上缩短了很多。
看电影可以消磨时间,而且飞机上电影频道有很多选择,因为我平时很少进电影院,所以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对我而言比较新的来看。好看的年代电影也可以二刷,三刷。最近在飞机上看了几个电影像Dune, 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 #2 juror, mission: impossible, The Burial , The road house (Jake Gyllenhaal主演的电影我都喜欢。) 等等, 如果你对上面提到的电影有些了解,你可能知道我的口味很杂,不挑食,好对付。
我对飞机上的电影频道情有独钟。不过关于飞机上电影频道有很多选择这个结论,我下得过早了。IBERIA飞机上的电影频道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更要命的是,字幕只有西班牙文可选,即使是美国发行的电影也没有英文字幕,只有西班牙文字幕可选。
看来我的选择大大地缩小了,要么买耳机,要么现学西班牙文,要么就放弃看电影,手支脑袋发呆。当然也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一样看看海绵宝宝之类的无声动画片。
我正百无聊赖的时候,发现旁边的这家西班牙和美国联姻的国际小家庭开始吃晚饭,夹火腿面包,沙拉,小蛋糕,一样样从随身带的包里开始掏,夫妻二人相互传递着,让人看着有些眼热。其实两人吃饭的时候,”红雀”小姐姐们正在机舱最前端发餐,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轮到我们。
北美普通舱的飞机餐很难吃,无论盒子里的内容是什么,都像剩的东西热过多次,烂糊一样粘在一起。小餐包里都是没营养的添加物,科技狠活,配料表长的像小作文不说,餐包用微波炉加热后,硬的咯牙。飞机餐普遍做的咸,据说是因为人在高空中味觉产生变化,如果食物不咸就更难下咽。我自诩有从不浪费食物的美德,但发到手的飞机餐经常不得不吃一小半,扔一大半。
“红雀小姐姐们正在机舱前端发餐,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轮到我们”的这种估计,我又没说对。三人一组的发餐车,如果给坐机舱最前面的乘客发的是早饭的话,到我们这儿就是吃午餐的时间了,坐机舱后面只来得及下飞机前吃顿晚餐。不知为何,三位空姐看上去都很忙碌的样子,服务一位乘客要操作好几分钟,发餐时间很长,服务效率之低让我大开眼界。
更雷人的是如此难吃的食物在八个小时的国际航班上还不是每个人都有,我的邻座一家没有,前面还有几位没有。发餐的小姐姐发每一份饭之前要核对一下名字,只有在名单上的乘客才有餐。机舱里不是每位乘客都能拿到一盒食物。
跟邻座打听了一下,原来IBERIA回美国的那班飞机上的乘客由美国AA, 芬兰Finnair, 和IBERIA三家不同的航司凑在一起,是个大拼盘,这当然也是航空公司降低飞行成本,生财之道之一,拉满座和半空的飞行成本区别不大。可惜三组不同的乘客在机舱里的待遇不同。如果从IBERIA官网上订的机票,最基本的票价只买了坐这班飞机的资格,其它所有的服务项目和设施都要加钱。
选座位要加钱,耳机要买,飞机上保暖的小毯子要花钱租,垫腰的小枕头要花钱租,食物,水更得另外出钱买。不想再花钱就得大眼睛瞪小眼看着。在空间狭小的机舱里,无所事事的氛围下围观邻座的人吃饭,围观的和被围观的感觉都有些微妙,有点像是受歧视了,吃的人有点尴尬,被区别对待的感觉太真实了。
搞清楚了这班飞机上的乘客来自三个不同的航司,我就想,我当时买的往返票,从纽约飞巴塞罗那的那班AA的航班上上所有前面列举的项目都是免费的,在IBERIA上,我有免费的饭,那我也应该有免费的耳机才对啊。
小毯子,小枕头就算了,耳机我要争取,家领导早就想替我交四块钱,但姐姐我较上劲了,不该交的钱一分都是浪费。
我到机舱前面找到一位貌似主管,年长一些的空乘申请一个耳机,她给我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白纸袋,然后看了我一眼,说两欧元。嗯,大概是因为航程过半,原来要价四美元的耳机她给我打了半折。我手里拿着耳机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跟她说:因为我从美国航空订的机票,应该享受AA的待遇。在AA飞机上耳机是免费的,所以我不能付你钱。她听我说完,又从眼镜后面看了我一眼,手一挥,仿佛施舍一般,让我把耳机拿走了。
不完全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是不喜欢坐IBERIA的班机,也不认可机上的服务。尽管我和家领导对西班牙的整体印象非常好。
西班牙景好,有很多好吃的东东,所遇见的当地人无论在大城市像马德里,巴塞罗那,还是小镇上,人美,诚实,随和(chill),边界感强,相处愉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肯定会再次到访。但我对再次乘坐IBERIA的航班兴趣缺缺。机上的服务人员没有经过很好的职业训练,飞行体验很骨感,工作效率低,让人看着心烦,等着心焦。
IBERIA没有奢华的服务,但有奢华的收费。我替他们出谋划策,他们也许还可以再加一项收费服务,对机舱里的厕所收费。每次用机舱里的厕所收费5元。您看我这个建议怎么样?
间隔不到十天,我又坐了一次廉价航空公司的班机,这一次去加拿大的多伦多看同学,乘坐的是加拿大的Flair Airline. 因为是廉航,不提供免费随身带的小行李箱,每位乘客只可以免费带一个书包大小的双肩背书包或女士提包,尺寸有严格要求。一份价钱一分货,廉航,你能指望什么,这些都好理解。
但Flair Airline还有一些不一样的规则,不能去Flair airline柜台执机,在柜台打印登机牌要额外收费,乘客只能在网上自行执机。
但乘客在网上执机后如果没有付费行李的,还是没有电子登机牌。为方便服务人员检查免费背包的尺寸要去柜台领取登机牌。
我这个人向来喜欢事先做计划。既然决定了在机票上省钱,较劲儿,那我就严格按规定掌握好背包的尺寸,不超尺寸,也不超重量,随身带的东西减了再减,一定不能让空服找到毛病。
临登机前,在机场的便利店,听到一对小朋友的对话。女孩子对男生说,我们今天要坐的是廉价航空,飞机上不发零食,可能连喝的水都没有。男孩子说,没关系,我不渴,不用喝水。我当时还暗笑他们俩,觉得自己更有经验应付廉航的抠索。从纽约去多伦多飞行时间只有1个小时零五分钟,在飞机上打个盹的功夫就到了,没水喝,没电影看,这都不会成为问题。我觉得自己准备得不错,自信。
看来我还是见识少,去Flair Airline的柜台拿登机牌,量行李时,才发现他们是认真的。每位乘客都要用一个大筐卡随身携带的包,没有目测,抽查,区别对待之说。人人都得把自己的随身行李往一个铁制的大筐里塞,大筐的厚度只有15厘米,拿小手比划一下,从拇指到食指的距离。随身带的空的水瓶都有可能被卡住。无法全塞进去。
不能完全塞进去,又不想交钱买行李票的,那就开包倒腾吧,得把背包倒腾成一个完美的长立方体,完全塞进筐里才算合格。
话说回来,不是人人都像我这样事先做足功夫,一卡就过,要开包倒腾的人多,本来一位乘客核对护照,打印一张登机牌只需要二三分钟的时间,硬给拉长了两三倍不止。柜台前服务的人又少,等着拿登机牌的乘客队伍拉得老长。除了跟顾客找茬儿这个理由,Flair arline对随身行李检查的如此严苛看来就是要跟顾客找茬儿,看乘客们抠抠索索不愿掏钱就不顺眼。
我又闲萝卜操淡心,胡乱地设想了一下,大概在不久的将来,廉价航空公司要针对不同体重的旅客收取费用,不仅要卡你的包,还要给你称体重,卡你这个人。
Flair Airline 给咱们穷人上了生动的一课,穷人麻烦就是多。想省钱的,就别想省时间,想省钱的,就要忍受不不必要的麻烦。金钱和时间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
麻烦其实还没有完,奇葩的还在后面,即使柜台前服务人员给你的随身行李上系一个免费行李标志,在登机前扫票的时候,你还有可能被随机拦下来,重新将随身行李再去登机口边上的筐里卡一次。不幸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抽到,去边上再卡一遍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大家还是像耗子见猫一样小心翼翼,不愿引起Flair Airline空乘们的注意。
机舱里不送水也不送零食的空乘们其实没闲着,一遍又一遍地在机舱里走来走去,查验乘客们的安全带有没有系好,随身的包没有放进座位上方的行李舱。在飞机关闭机舱门前,免费携带的随身的包不能放进座位上方的行李舱,只能完全放入前面座位的下方,否则要被提醒,纠正。空乘们的目光犀利,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即使没做错什么也有些不安。Flair Airline对待顾客没打没骂,但就是让人有没有受到尊重的感觉。
不长的日子里连续坐了两家廉航,廉航公司的服务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比我去西班牙旅行的新奇劲儿,多伦多见大学同学的兴奋劲儿还要让我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已经有文章写了,廉航的廉价消费徒有虚名,当把买基本机票的钱和杂七杂八的收费加起来后,总金额,不一定比一般航空公司的收费低。人家既然伸了几只手从咱们的钱袋里掏钱,咱们可得睁大眼睛把自己的钱包捂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