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35395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大连工业大学的失误与 中国青年报的罪恶


发表时间:+-


大连工业大学 的失误与中国青年报罪恶


沙皇


近日,大连工业大学开除一名与外国男子发生关系的李姓女生,并发布公开通报,舆论哗然。批评者认为,该校此举既缺乏人文关怀,又侵犯学生隐私。舆论集中谴责学校处理方式粗暴、缺乏尊重,强调: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该被这样对待。

大连工业大学的做法也许有可争议之处, 但比起中国青年的罪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2002年,陈琳博士从海外学成归来,成为一件举国关注的盛事。新华社、台湾中央社、国内主要媒体乃至海外华文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正面报道,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中国青年报却凭空捏造证据,指控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假的,彻底搅浑了这片赞誉之声。当这个指控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后,中青报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发表多篇文章提出更多子虚乌有的指控。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不再允许其它媒体跟进核实,更是陈琳博士公开回应,活生生地将一个海归精英置于身败名裂的境地。陈琳博士被迫流亡海外后,共青团中青报网上线下的追杀并未停止,甚至试图杀人灭口。

大连工业大学处分李姓女生,起码“有据可依”,即便处理方式可议,却非空穴来风。相较而言,中青报对陈琳博士的指控则完全是污蔑诽谤,毁掉的不是一个学者的,而是一位国家稀缺人才的整个人生。陈琳博士不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多个尖端领域的专家,懂技术懂管理的的复合型人才,有望在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担当骨干角色。

大连工业大学没什么大错, 却被口诛笔伐;中国青年报罪大恶极, 却被忽视。如果说这是由于公众畏惧于有公权力庇护的官媒, 那就低估了公众的良知。墙内公众对哈佛博士案沉默不语是因为中青报的罪恶被系统性地掩盖。共青团中青报借助体制性优势,不仅操控传播权,还封锁反驳渠道,令国人无从了解哈佛博士案的真相。公众的沉默并非源于麻木不仁,而是被剥夺了知情的权利。而这正是共青团中青报最阴险之处:他们不仅撒谎造谣,还不惜代价阻止真话传播。






浏览(315)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