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香港,中国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当前中国正陷于“内困外患”:内有消费疲软、企业低效、产业外迁、房地产危机;外有中美博弈、俄乌战争、“去风险化”重塑全球格局。破解这一局面,关键在于重建国际信任与制度信誉。而“香港”,正是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风向标。
回归时,中国承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这是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但2020年港区国安法的实施,改变了香港原有的法治环境和言论自由状态,招致香港民众反弹,亦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信誉。
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既来自经济实力,也来自制度信任。全球历史经验表明:凡是保障言论自由、司法独立的社会,往往科技领先、经济繁荣、民众富足;反之,则发展停滞、资本外逃。国安法之后的香港,资本流失、人才移民、金融地位下滑,正是这一规律的现实注脚。
香港曾是世界金融中心和“东方明珠”,其繁荣支撑珠三角、带动中国整体经济。如今,“金卡移民”等政策正吸走香港的资本与精英;若香港继续萧条,势必形成“黑洞效应”,反噬整个中国的产业与资本生态。
更重要的是,香港制度的变化正深刻影响两岸关系与台海局势。如果香港不再自由、法治、繁荣,台湾民众怎会相信“一国两制”?要实现和平统一,靠的不是搞定几个政客,而是赢得台湾社会的广泛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制度、是法治、是信誉。
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大一统”的时代。成熟社会中,政府是纳税人的雇员,公权受民意制衡。要化解中国当下困局,不能靠控制信息、压制自由,而应靠重建信任、恢复规则、释放社会活力。
撤回国安法、恢复香港原有的自由法治体系,不仅有助于香港重新崛起,更是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破解内外困局的关键一步。香港好,中国才会好。香港是桥梁,也是镜子,更是试金石。香港的命运,连接着中国未来的方向。
多伦多 李 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