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政坛迎变局
舒畅: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政坛迎变局
在川普“大而美法案”正式通过国会、成为法律之后,马斯克高调宣布成立全新的“America Party”(美国党),公开挑战共和与民主两党的长期垄断。他在 X 平台上发起民调,据说参与人数超过 120 万,其中约 65% 表示支持。马斯克称该党代表被传统政党忽视的“中间 80%”选民,核心主张包括财政节制、科技驱动、政府透明、国家安全与鼓励生育等,并表示将在 2026 年中期选举中争取 2–3 个参议院席位与 10 个众议院关键席位,力求掌握议会影响力。
尽管党纲尚未公开,但马斯克已明确反对“大而美法案”,指责该法案加剧财政赤字,称其为“令人讨厌的憎恶”。他还警告共和党正在“极度扩张政府规模”,暗示当前两党都未能有效遏制债务增长,表示将以“少得多的开支”实现更高效率。对此,川普强烈回击,指责马斯克“自毁前程”,并暗示将调查其企业的政府合约。共和党担心保守派票源被分流,民主党内部则讥讽其“哗众取宠”,但也警觉其或许将冲击川普的支持基础。
马斯克的“美国党”到底有多少政治基础,值得怀疑。他所依赖的 X 平台民调虽声势浩大,但无法确认参与者是否为美国具有投票资格的公民。考虑到 X 平台向全球开放,可能大批参与者来自海外,甚至包括东方大国。因此,即便 65% 的支持比例成立,也不能排除具有美国公民投票权的也许占一半都不到,则真正支持人数约在 36 万人左右,在美国三亿多人口中比例极低,甚至远不如早已存在的其他小型政党。
不过必须承认,马斯克不是一般人。作为全球首富,若决意投入数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筹建新党,是完全可行的。问题在于,这样的政党能否真正建立起有组织能力、有号召力的基层组织,提出一套完整、有别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可信纲领,并赢得普通选民在某些州超过半数的支持?能否在国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至少从目前看来,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他在政治上的表现也显得不够成熟,缺乏政治智慧。马斯克一向偏向实用主义,谁支持科技创新、市场自由、企业减负,他就倾向谁。在奥巴马时期,马斯克受益良多,特斯拉获得能源部数亿美元贷款与电动车补贴,他也多次受邀进白宫,关系密切。到了拜登任内,马斯克则因特斯拉被刻意忽视而转为强烈不满,公开批评拜登“听提词器讲话”“受工会操控”,并在 2022 年中期选举前公开呼吁支持共和党。他的政治立场并不固定,更接近“企业导向”的中间偏右路线,谁能推动技术、减税、简政,他就支持谁。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就是他与川普总统的关系。他曾公开支持川普,两人一度关系密切,但转眼间便分道扬镳。这种反复也让人质疑他的政治稳定性与判断力。他是否具备治理国家、组织政党所需的政治远见和战略定力,是一个大问号。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马斯克此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两党对立严重、政府尾大不掉、政策僵化难改的大背景下,多一个“破局者”或许能刺激执政当局提高效率,做出更具责任感的决策。即便“美国党”最后成为政治上的“虎头蛇尾”,至少也可以作为一个压力来源,促使现有体制更透明、更有竞争力。
马斯克的“America Party”未来能否真正改变美国政局有待观察,但无疑为 2026 年中期选举添加新变量。对川普而言,造成一定压力。而这变量如何影响川普政府的未来,将取决于共和党在未来两年能否快速去发展国内经济,兑现政策承诺,改善美国民众的生活。否则,马斯克的政治野心虽起步荒唐,却也可能意外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