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韭菜”和“人矿”
最近网上自媒体中又在流行一个高频词,就是“牛马”。“牛马”二字是并列合成的名词,本意指被人驱使干活的牲畜。在这里转意指人,比喻被权势者奴役的底层民众。它的意思直白明了,就是形容当牛做马的人。
这是近年来普通国人给自己取的众多绰号中最新的一个。之前,老百姓已经拥有了一大堆别称和名号,诸如“草根”、“蝼蚁”、“屁民”、“屌丝”、“韭菜”、“人矿”等等。这些绰号基本上都是民众出于自嘲的自我蔑称,是对自身被设计的卑贱地位和不幸命运表现出的一种悲愤而无奈的控诉。
在这些别称的比喻中,“韭菜”一名是最为生动形象和应用最多的了。韭菜是东大百姓生活的当家蔬菜之一,大家最为熟知。其特点是从初春生长出来就可以一茬一茬地收割,从春割到秋,直割到死去为止。
韭菜的一生像极了东大国民:从教育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国民的一生也是这样被一轮轮盘剥压榨的。总体来看,最后的医疗往往是一生谢幕前最后一次性深度收割,并常常被连根拔起,然后转入下一代的收割流程。有人戏谑地编了个段子说,如果评选东大“国花”,最该当选的应该是“韭菜”。所以“韭菜”们也称自己为“韭民”,而把最后的那个骨灰盒称之为“韭菜盒子”——这比喻着实令人倍感悲凉。
“人矿”这一“雅号”是前两年新晋的一个称谓,它与“韭菜”相比别有看点。矿石中含有金银铜铁等不同的宝藏,经过冶炼萃取就打开滚滚财源。把人比作矿产,表明人也具有如同金银铜铁矿石一样的不同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有的人具有赚钱的能力,可以像猪一样养肥了宰;有的人具有劳作的能力,可以像工蜂一样不断榨取它酿造的蜂蜜;有的人拥有性资源,可以成为其泄欲的工具;有的人拥有健康的肌体,可以成为其更换器官的来源……这是资源细分化,也是“人矿”一词的独到之处。有网友就此给自己取的网名就是“矿渣”,表明自己已经被榨干了。所以,难怪当出生率下降时官府立马表现出猴急猴急的样子。
最新广为普及应用的“牛马”一词,准确概括了百姓吃苦受累整日为活命辛苦劳作的日常。他们没有财产、没有背景、没有地位、没有资源、没有依靠、没有话语权。他们有的只是“996”起早贪黑的辛苦打拼,有的只是房贷车贷沉重的生活压力;有的只是风里雨里的终日奔波……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的生存状态已与牛马无异,身上套着绳索,嘴里戴着嚼子,像牲口一样被任意驭使和压迫,如同诗人臧克家笔下的老马一样:
“总想把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低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好往肚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看看前面……”
实际上,百姓给自己取的这些屈辱的绰号,与官府对他们的定位是高度契合的。在权势者们眼里,百姓就是“低端人口”的集合,就是他们镰刀前的韭菜、冶炼炉里的人矿和皮鞭下的牛马。权势者只是出于伪善不便亲口说出这个真相而已。官府为了笼络民心,腆着脸也给民众取了一个代号,称之为“江山”,虚情假意地写了个“江山”与“人民”的互等式。老百姓的“人矿”自称,或许就是由此而来:有人民这个“江山”就必有人群这个“矿产”资源。大而言之是江山,具体说来就是矿产,就是可以不断开采利用的“人矿”,这也就顺理成章了。
“牛马”、“韭菜”和“人矿”这些挂在东大国民头上的扎眼标签,既透露出老百姓的无奈与心酸,也彰显出权势者的丑恶和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