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又侠的掌军路线图
近来中共高层政局扑朔迷离,各种传言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尽管中共领导体制前途未卜,但有一点显而易见:自2024年中以来,习近平鲜少参与军队活动,与军方渐行渐远。自去年三中全会后,各大战区频繁调动,苗华、何卫东相继落马,出身福建31集团军的几乎所有高级将领均被免职。原七人中央军委现仅剩张又侠、刘振立、张升民三人在位,其余皆已“消失”。显然,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已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权,这是不争的事实。他通过人事布局和以陆军为主导的治军方略,形成了以“陆军为王”为核心的掌军路线图,颠覆了传统的政工治军模式,重塑了军队权力结构。
一、红二代掌军:张又侠的独特地位
张又侠是军中唯一握有实权的红二代,其战场出身和职业军人履历赋予他极高的威信。与依赖政治关系的刘源、刘亚洲等红二代将领不同,张又侠从基层连排长做起,历经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实战考验,逐步晋升至沈阳军区司令员。他在14集团军40师119团团长任上,率部攻克老山,战功卓著,积累了深厚的军中威望。江泽民时期,红二代多被安排在科研或虚职岗位,难以染指野战部队,而张又侠凭借真刀真枪的资历打破这一限制,成为军改后唯一掌控陆军主力的红二代。他的崛起标志着军队权力向职业军人倾斜,这种战场淬炼的背景使他深受职业军官的忠诚拥戴,为其“陆军为王”的掌军路线奠定了基础。
二、亲信链条与陆军霸权:通过陆军司令掌控战区
张又侠的掌军路线以陆军为核心,依托习近平军改后“陆军平时管训,战区战时主战”的原则,通过陆军司令部直接掌控各战区的主战力量,形成从陆军总部到战区的陆军链条,颠覆了邓小平、江泽民及习近平时期依赖政工体系和总政治部掌控军权的传统模式。他以职业军人为主体,培植亲信将领,构建了覆盖北部、中部、南部战区的权力网络,确立了“陆军为王”的治军特色。
1. 陆军司令李桥铭:掌军主脉的核心
在习近平军改框架下,和平时期陆军军权由陆军部与战区共同管理,陆军负责部队训练与管理,战区则侧重战时指挥。身为张又侠的亲信,李桥铭担任陆军司令,成为张又侠掌控陆军军权的枢纽。李桥铭与张又侠渊源深厚,可能早在老山战役相识,接手张又侠在沈阳军区的“子弟兵”,以爱兵如子的作风赢得军心。作为陆军司令,李桥铭直接负责全国陆军部队的训练与管理,主导训练改革和战备提升,确保张又侠的战略意图贯穿陆军体系。
通过李桥铭,张又侠将陆军总部的影响力延伸至各战区的主战力量。2024年战区换将之初,习近平亲信、陆军政委秦树桐传出被捕消息。秦树桐与李桥铭关系紧张,互相拆台,张又侠借机出手,显示他支持李桥铭,联手清除异己,巩固陆军部的核心权力,确保陆军司令成为其掌军主脉的支点。
2. 亲信将领链条:陆军链条覆盖三大战区
张又侠通过李桥铭,协调陆军总部与战区的关系,将亲信安插在北部、中部、南部战区的关键岗位,形成从陆军到战区的陆军链条。这些将领多与其在14集团军或16集团军共事,忠诚度极高,共同构筑了张又侠的军中根基,包括:
吴亚男:南部战区司令,出身16集团军,长期在沈阳军区与张又侠共事。2025年7月,他从联总副参谋长调任南部战区司令,取代习近平嫡系王秀斌,标志着张又侠通过陆军链条掌控南部战区的主战力量。
黄铭:北部战区司令,曾任16集团军机械化师师长,在张又侠麾下成长,历任41集团军、81集团军军长。2025年7月从中部战区司令调任北部战区,接替被边缘化的王强,进一步强化陆军在北部战区的支配地位。
徐德清:中部战区政委,14集团军出身,与张又侠师出同门。目前中部战区司令空缺,徐德清抓总,掌控北京周边战略要地,成为张又侠陆军链条的重要节点。
郑旋:北部战区政委,曾在14集团军和13集团军任职,与张又侠履历高度重合,确保北部战区政委与司令在陆军战略上的协同。
此外,中央警卫局局长周洪许也是张又侠的亲信。两人同出14集团军40师,周洪许曾担任该师炮团团长,是军事业务的尖子,深得张又侠赏识。在张又侠的提携下,周洪许晋升中央警卫局局长,掌管中南海安全的重要职责。近期有传闻称周洪许已升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若属实,则进一步巩固了张又侠对军委核心机构的掌控。
三、战区调整与权力巩固:铁腕掌控三大战区
2025年7月底至8月初,张又侠通过一系列战区主官调整,精准布局亲信,彻底掌控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战区,一举奠定军中主导地位,成为真正的强权铁腕大佬。他不仅安插嫡系吴亚男、黄铭、徐德清执掌战区帅印,还成功解除习近平亲信王秀斌和王强的兵权,形成拱卫中央、对东部战区战略合围的总体战略态势。
1. 三大战区亲信布局
张又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整战区主官,确保陆军链条覆盖战略要地:
南部战区:吴亚男上将从联总副参谋长调任南部战区司令,取代习近平嫡系王秀斌。吴亚男出身原沈阳军区16集团军装甲师长,长期在张又侠麾下效力。他上任后肩负平息南海冲突、缓和与美军事紧张的重任。原司令王秀斌与海军司令(兼南海舰队司令)李鹏程挑起黄岩岛冲突,引发美国海军重返亚太的战略压力。吴亚男到任后迅速南下,抓捕李鹏程,收缩军力,展开与美方的谈判,亲赴檀香山美国海军总部,成功稳定剑拔弩张的南海局势,实现了张又侠缓和与美军事冲突的战部署。
北部战区:黄铭上将从中部战区司令调任北部战区司令,接替习近平空降的空军上将王强。黄铭曾任16集团军主力师长,在张又侠指导下成长,战功显赫。当前,俄乌战争吃紧,俄罗斯与朝鲜动作频频,东北边境局势紧张。张又侠换掉与陆军将领不合的空军将领王强,派悍将黄铭坐镇北部战区,为潜在的军事摩擦甚至战争做准备,凸显其对东北战略的重视。
中部战区:中部战区司令空缺,张又侠令亲信徐德清上将暂时执掌帅印。徐德清出身14集团军,与张又侠师出同门,忠诚度毋庸置疑。他掌控北京周边战略要地,确保张又侠对首都防务的绝对控制。
2. 战略合围东部战区
通过上述调整,北部战区(黄铭、郑旋)、中部战区(徐德清)、南部战区(吴亚男)均由张又侠亲信掌控。这三大战区涵盖八个重装集团军,兵力超过百万,形成对习近平亲信林向阳统领的东部战区的战略合围。东部战区一直由习近平的福建亲信将领把控,是对台作战的前线,拥有三个装备精良的集团军,兵力超三十万。但在张又侠的部署下,其北、西、南三面均受到北部、中部、南部战区的挤压,局限于东南一隅,战略空间狭窄。若林向阳欲起兵进京勤王,将被三大战区的重兵围堵,无法进入山东、河北等京畿要地,政变希望渺茫。因此,在重压之下,林向阳不敢轻举妄动。张又侠以铁腕手段和严密部署,确保军中主导地位无人能撼,最大程度消弭了内战风险。出于对林向阳在东部战区威望和习近平支持的顾虑,张又侠暂未直接对其采取行动,显示其谨慎的战略考量。
四、张又侠整肃军队,北京陷入严密军事控制
2025年夏季以来,中共军队内部持续传出大规模清洗消息。据传,多达九十名将领被抓捕,上将落马殆尽后,中将和少将也未能幸免。火箭军政委徐西盛、海军司令胡中明等高级将领接连“消失”,被指与清除苗华余毒有关。与此同时,南部战区政委王文权、空军司令乔相记等人相继落马,南部战区现已完全由吴亚男掌控。近日更有消息称,原中央警卫局局长周洪许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显示张又侠已全面掌控军队高层关键职位,其地位不可动摇。从近期视频和报道来看,北京街头频现军人站岗巡逻,甚至出现军车封锁路口和街道的场景。2025年6月6日,海外时评人士援引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简报称,张又侠已下令封锁北京,亲自带队持枪巡防,象征军队已接管首都城防,全面掌控北京局势。据悉,张又侠的野战军团已将北京重重包围,原中央警卫局、特勤局、武警及公安特警等武装力量均已被军队接管。
五、结语:张又侠铁腕崛起
张又侠以红二代身份和职业军人背景,通过“陆军为王”的治军方略,构建了一条以陆军司令李桥铭为核心、覆盖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战区的陆军链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政工治军模式。他的掌军路线图以精准的人事布局和铁腕整肃为核心,通过安插亲信吴亚男、黄铭、徐德清、郑旋掌控三大战区,解除习近平嫡系王秀斌、王强等人的兵权,并以强大军事力量为依托,牢牢控制中南海安全。2025年夏季的大规模军内清洗和北京的严密军事封锁,进一步彰显张又侠对军队和首都的绝对掌控。他通过陆军大兵团拱卫中央的部署,不仅消弭了东部战区林向阳的潜在威胁,也向党内和外界宣示了军方的主导地位。在习近平与军队疏离、军委主席职务名存实亡的背景下,张又侠的掌军路线图已重塑军队权力结构,成为中共政局中无可撼动的强权核心。然而,台海、南海等地缘压力和党内博弈的暗流,仍为其路线图的未来增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