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23: 1-29>
【撒上23: 1-29】【有人告诉大卫说:‘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在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三章中记载了,当大卫在犹大山地的亚杜兰洞逃亡时,有人将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的消息告诉大卫,希望他来帮助他们;大卫在求问耶和华后,就去击退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之后西弗人企图出卖大卫,在玛云旷野情况危急时神使非利士人犯境抢掠,保守了大卫。因大卫事事求问神,事事听从神。神也处处保护他,与他同在。本章首先说到:【有人告诉大卫说:‘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所以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华对大卫说:‘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有人告诉大卫说:‘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基伊拉”位于希伯伦的西北方约13公里,亚杜兰南方约5公里;“禾场”通常位于城外的空旷之处,没有防御设施。此时谷物已被收割并扬场,堆在“禾场”上,成为非利士人的抢掠目标。“所以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求问耶和华”,大卫凡事祷告神,求问祂的旨意,这就是他蒙神喜悦,得着神的引导并保守的原因。“耶和华对大卫说:‘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攻打非利士人”就是攻打犯境的非利士人。“基伊拉”在亚杜兰以南大约5公里。现在大卫的生命在神面前不断长进,他不是先想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是先看环境允许怎么做,而是先“求问耶和华”,让神指示怎么做。【跟随大卫的人对他说:‘我们在犹大地这里尚且惧怕,何况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旅呢?’大卫又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回答说:‘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往基伊拉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杀败他们,又夺获他们的牲畜。这样,大卫救了基伊拉的居民。】“跟随大卫的人对他说:‘我们在犹大地这里尚且惧怕,何况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旅呢?’”“犹大地这里”指犹大地的哈列树林,在一大片山地森林里比较容易躲藏。“何况往基伊拉”,基伊拉是一座城邑,城外是平地麦田,无法隐藏,若守在城内,又不知城内的居民会不会把他们出卖。神说可以去,人说不可以去,但大卫没有在那里左右为难,“大卫又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回答说:‘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神这次更清楚地应许了得胜:“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神用得胜的应许来坚固大卫的信心。“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往基伊拉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杀败他们,又夺获他们的牲畜。这样,大卫救了基伊拉的居民”。“大大杀败”就是使非利士人溃不成军;“他们的牲畜”指非利士人用来驮运所劫掠粮食的牲畜,结果被大卫他们夺获。
【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逃到基伊拉见大卫的时候,手里拿着以弗得。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到了基伊拉。’扫罗说:‘他进了有门有闩的城,困闭在里头;这是神将他交在我手里了。’于是扫罗招聚众民,要下去攻打基伊拉城,围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大卫知道扫罗设计谋害他,就对祭司亚比亚他说:‘将以弗得拿过来。‘】“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逃到基伊拉见大卫的时候,手里拿着以弗得”。“以弗得”是大祭司的外袍上披肩,内有乌陵、土明,为寻求神旨之用。神借着亚比亚他带来的“以弗得”,让大卫知道神并没有忘记祂的受膏者。这“以弗得”不但成为神对大卫的安慰,也让大卫与神有了更美的交通。“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到了基伊拉’”。“有人”可能是指忘恩负义的基伊拉人。“扫罗说:‘他进了有门有闩的城,困闭在里头,这是神将他交在我手里了’”。扫罗听到大卫进入有门有闩的城里,就以为这是神给他杀大卫的机会。但是,凡是做违背神旨意的事,任何机会都不是出于神。因此当机会临近你的时候,你要反复检讨自己的动机,要清楚知道你是遵行神的旨意,而不是随自己的意思去行。“于是扫罗招聚众民,要下去攻打基伊拉城,围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扫罗招聚众民”扫罗的手段是以多胜少,动员上万人马来对付大卫的六百人。“大卫知道扫罗设计谋害他,就对祭司亚比亚他说:‘将以弗得拿过来’”。大卫要寻求神的旨意。
【大卫祷告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仆人听真了扫罗要往基伊拉来,为我的缘故灭城。基伊拉人将我交在扫罗手里不交?扫罗照着祢仆人所听的话下来不下来?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求你指示仆人。’耶和华说:‘扫罗必下来。’大卫又说:‘基伊拉人将我和跟随我的人交在扫罗手里不交?’耶和华说:‘必交出来。’大卫和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就起身出了基伊拉,往他们所能往的地方去。有人告诉扫罗,大卫离开基伊拉逃走;于是扫罗不出来了。】“大卫祷告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仆人听真了扫罗要往基伊拉来,为我的缘故灭城”。“听真了”是指所听到的消息是确实的;“灭城”是指迫使基伊拉人为求保命而交出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基伊拉人将我交在扫罗手里不交?扫罗照着你仆人所听的话下来不下来?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求你指示仆人。耶和华说:’扫罗必下来‘”。神先答复第二个问题“下不下来”,因为扫罗若不下来,就没有第一个问题“交不交给”。“大卫又说:’基伊拉人将我和跟随我的人交在扫罗手里不交?‘耶和华说:’必交出来‘”。基伊拉人刚刚受惠于大卫,蒙他帮助打败非利士人,他们又是与大卫同属犹大支派的人,按理应当不会交出来,然而他们因害怕自己像挪伯城那样惨遭屠杀,就把大卫他们交出来。“大卫和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就起身出了基伊拉,往他们所能往的地方去”。此时跟从大卫的人,已经从四百人(22:2)增加到“六百人”。“起身出了基伊拉”,是指大卫毫不犹豫地离开基伊拉城;“他们所能往的地方”,是指“旷野的山地”。“有人告诉扫罗,大卫离开基伊拉逃走,于是扫罗不出来了”。“有人”仍可能是指忘恩负义的基伊拉人。因为神早就表明了祂的心意:“拯救基伊拉”。如果大卫继续留在基伊拉,让扫罗前来“灭城”,就不能“拯救基伊拉”。如果大卫报复基伊拉人的恩将仇报,也不能“拯救基伊拉”。因此大卫选择体谅基伊拉人的软弱,主动“起身出了基伊拉,往他们所能往的地方去”,让神的心意能满足。
【大卫住在旷野的山寨里,常在西弗旷野的山地。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大卫住在旷野的山寨里,常在西弗旷野的山地”。“旷野”是指“犹大的旷野”,位于犹大山地与死海之间的干旱地带。“山寨”原文是复数,表明大卫有许多个山寨。“西弗旷野”是指希伯仑以南西弗附近的一片荒凉高原,是犹大旷野的一部分。这里有很多旱溪的河谷,容易藏身。“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天天寻索”说明了扫罗为逮捕大卫,不择手段地穷追不舍。但是神不仅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而且在紧要关头,因大卫再三的祷告,凡事求问神,神就指示他当行的事。因此扫罗的威胁虽然大,“神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扫罗就是把大卫围在铜墙铁顶的房屋里也捉不着大卫。扫罗的地位无论怎样高,也决高不过神的地位,他的权柄无论怎样大,也决大不过神的权柄。只要“神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扫罗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大卫的安全不是在扫罗的手中,乃是在神的手中。【大卫知道扫罗出来寻索他的命。那时,他住在西弗旷野的树林里;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起身,往那树林里去见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对他说:‘不要惧怕!我父扫罗的手必不加害于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这事我父扫罗知道了。’于是二人在耶和华面前立约。大卫仍住在树林里,约拿单回家去了。】“大卫知道扫罗出来寻索他的命。那时他住在西弗旷野的树林里”。“大卫知道”扫罗的行踪可见他也在防备,可能放置哨兵严密监视并通风报信。“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起身,往那树林里去见大卫”。约拿单可能未参与扫罗的追捕大卫行动,因为扫罗恐怕他走漏消息。这是大卫和约拿单的最后一次见面。约拿单来见大卫的目的是“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就是使大卫在逃亡中得到鼓励,更加信靠神。“对他说:‘不要惧怕,我父扫罗的手必不加害于你”。约拿单可能觉得大卫正在害怕,所以鼓励他“不要惧怕”。“必不加害”不是说扫罗放弃杀害大卫的决心,乃是说扫罗必然无法达到杀害大卫的目的。“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这事我父扫罗知道了‘”。“我也作你的宰相”,约拿单再一次确认了大卫的王权,愿意退居第二位,表明他是一个顺服神的人。“我父扫罗知道”,因撒母耳早已预告神拣选大卫作以色列的王,所以约拿单坦白告诉他的父王,他和大卫订有盟约。“于是二人在耶和华面前立约。大卫仍住在树林里,约拿单回家去了”。“在耶和华面前立约”,是指在先知迦得和大祭司亚比亚他的见证下,重新立定盟约。
【西弗人上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我们那里的树林里山寨中、旷野南边的哈基拉山藏着吗?王啊,请你随你的心愿下来,我们必亲自将他交在王的手里。’扫罗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因你们顾恤我。请你们回去,再确实查明他的住处和行踪,是谁看见他在那里,因为我听见人说他甚狡猾。所以要看准他藏匿的地方,回来据实地告诉我,我就与你们同去。他若在犹大的境内,我必从千门万户中搜出他来。’西弗人就起身,在扫罗以先往西弗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却在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西弗人上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我们那里的树林里山寨中,旷野南边的哈基拉山藏着吗?’”。“西弗”位于西弗旷野的北缘;“哈基拉山”位于西弗旷野的南缘。西弗人与大卫都是犹大支派的人(7:12),他们为了效忠扫罗王密报大卫行踪。“王啊,请你随你的心愿下来,我们必亲自将他交在王的手里”,“随你的心愿”,意思是你若下来,我们必定配合你的行动,捕捉大卫。“扫罗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因你们顾恤我”。扫罗的心里早就没有了神,居然会利用神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顾惜我”就是体贴我的难处,对我表同情。“请你们回去,再确实查明他的住处和行踪,是谁看见他在那里,因为我听见人说他甚狡猾”。“确实查明”就是务必把握他的行踪;“甚狡猾”是指大卫行事非常精明,不轻易泄漏消息。“所以要看准他藏匿的地方,回来据实地告诉我,我就与你们同去”。“看准他藏匿的地方”就是确定他的所在位置;“与你们同去”是指一同行动。“他若在犹大的境内,我必从千门万户中搜出他来”。就是不计代价,不辞劳师动众,也要将他搜出来。“西弗人就起身,在扫罗以先往西弗去”。西弗人就在前面担任向导,往西弗旷野而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却在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玛云”位于在西弗以南约8公里。“玛云旷野南边”是玛云旷野最东端的南边。“亚拉巴”指犹大旷野和死海连接的地带。大卫此时写了诗篇五十四篇,说:【他们眼中没有神】(诗54:3),并且满有信心地说:【神是帮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诗54:4)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去寻找大卫;有人告诉大卫,他就下到磐石,住在玛云的旷野。扫罗听见,便在玛云的旷野追赶大卫。扫罗在山这边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山那边走。大卫急忙躲避扫罗;因为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四面围住大卫和跟随他的人,要拿获他们。忽有使者来报告扫罗说:‘非利士人犯境抢掠,请王快快回去!’于是扫罗不追赶大卫,回去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名叫西拉·哈玛希罗结。大卫从那里上去,住在隐基底的山寨里。】“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去寻找大卫。有人告诉大卫,他就下到盘石,住在玛云的旷野。扫罗听见,便在玛云的旷野追赶大卫”。“有人”应当是指大卫的哨兵;“下到盘石”可能指由亚拉巴通往玛云旷野的某处盘石洞穴。“扫罗在山这边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山那边走”。两队人马绕着同一座山转,相当接近非常危急。“大卫急忙躲避扫罗,因为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四面围住大卫和跟随他的人,要拿获他们”。“四面围住”是指扫罗的队伍分成两队,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包围。“忽有使者来报告扫罗说:‘非利士人犯境抢掠,请王快快回去’”。这是从神来的应急讯息,及时保守了大卫。“于是扫罗不追赶大卫,回去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名叫西拉哈玛希罗结”。“西拉哈玛希罗结”,意思是“将两队彼此分隔的一座盘石”,用以纪念两队人近在咫尺,扫罗却始终未能追上大卫。“大卫从那里上去,住在隐基底的山寨里”。“隐基底”位于西弗东方约25公里,希伯仑东南东方约28公里,死海西岸的一处危崖绝壁,有很多天然岩石穴,乃是绝佳的避难所。而大卫经过了神这样的保守,他为我们留下夸胜的诗篇:【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诗27:1);【虽有军兵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虽然兴起刀兵攻击我,我必仍旧安稳。】(诗27:3)【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里,把我藏在祂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诗275)这实在是大卫亲身的经历,也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相信,神怎样保护大卫,同样也会保护我们,因为神必保守寻求祂的旨意,然后全然遵行的人!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