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策

注册日期:2012-10-22
访问总量:230055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Upanishads/ㄨㄆㄚㄋㄧㄒㄚㄉ/奥义书集的翻译笔记


发表时间:+-

印度宗教哲学经典Upanishads中文书写系统里导入汉音元素的提案[1]一文,转写为ㄨㄆㄚㄋㄧㄒㄚㄉ[2];中文和汉字日语都意译为《奥义书》,鉴于徐梵澄等的既有翻译[3],就不必有新的意译了。不过,更准确的译法是《奥义书集》,因为各篇的年代作者参差不齐,各种原文或译本收入的篇数也大为不同。如果说印度教由三个方面形成:仪式、神秘和奉献[4]的话,第二方面的杰出代表就是UpanishadsUpanishads意为坐近来(传授),传授存在于所有事物中的神和存在于神中的所有事物的vision洞观,体现出生活中不可见的合一性的深厚意识。徐在印度潜学几十年,功底深厚,译本也相当忠实,但在译者序开首唐突地宣称奥义书五十种,皆无所谓深奥之意义也。”“印度之第一书,《梨俱韦陀》,然其义以荒,象征都不可解。[5]然数百年之迷信已深植民间,牢不可破,婆罗门之后世,已不自知其伪,[6]独此《奥义》诸《书》,义理弘富,属于内学,为后世诸宗各派之祖,乃有可供思考参同而契会者,信宇宙人生之真理有在于是。而启此一枢纽,则上窥下视,莫不通畅条达,而印度文化之纲领得焉。[7]叔本华大加叹赏,谓举全世界之学,无有如此有益且使人感发兴起者。此为余生之安慰,亦为余死之安慰云云。[8]特别是各奥义书前的简介中的高度赞赏,自相矛盾。其中原因,大概是因为译者原来在南印度19525354-57年翻译发行中文译本[9],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后来回到中国,经历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在1979年为官方出版社写序言时[10],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印度古典研究。这是目前中国几乎所有印度古典翻译、研究的通病[11]

印度Vedicㄨㄟㄉㄚ[12]经典列举108部左右奥义书[13],但最著名的解说者Adi Shankaracharyaㄕㄢㄎㄚㄌㄚㄑㄚㄦㄧㄚ(阿迪·商羯罗)只注释了11部,这11部奥义书就成为《奥义书集》的主体[14]

一、徐译第一收入的是Aitareyaㄞㄊㄚㄌㄟㄧㄚ(爱多列雅)书,四《韦陀》首《梨俱》,而《梨俱》之《奥义书》首此,简约一书,而宇宙人生之精义全备,末谓盈天地间皆一知觉,而此即是大梵 [15]。维基百科说它约成书与纪元前6-5世纪,在佛教之前[16]。徐译本分五章,第一章共4节,前三节讲创世论,值得详细考察。

1.徐译:【太初,此世界唯独自我也。无有任何其他睒眼者。彼自思维:我其创造世界夫![17]太初,此世界还没有存在,只有AtmanAtman也英译为Self,一方面,它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另一方面,它又是我们的内在主体真理atman。探索我们自身的梵与atman,正是人生体验的终极目的,也是通往解救/永生的知识之路[18]梵文与巴利文中的atman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汉译将其译为个我(日语)或梵我,也有意译为主体、灵魂[19],考虑到这个概念的深刻根本意义,应该初步音译为ㄚㄊㄇㄢ,意译为真我:真正的自我、自我的灵魂、自我的真理[20]。如果说人类对宇宙的终极真理只能学习、认识、体会微小的点滴,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地靠近真我。参照新的英译本[21],可以译为:

太初,只有ㄚㄊㄇㄢ存在,不存在任何其他眨眼者。他想到:让我创造各界[22]吧。

2.他创造了各界:水、光、死亡、下界各河流。水在各天界之上,各天界承托着水。光束充满在两者之间,死亡是地表,下面就是下界各河流。[23]

3.他想到:这些就是各界了。现在我再创造各界的保护者们。他从各河流中抽取并形成原初人。[24]

ㄞㄊㄚㄌㄟㄧㄚ奥义书最后(徐译第五章[25],英译第三部[26])进一步阐明何为ㄚㄊㄇㄢ。

1.我们作为ㄚㄊㄇㄢ崇拜的到底是谁?ㄚㄊㄇㄢ是哪一个?

它是那位以他看见、以他听见、以他闻味、以他讲话、以他辨甘苦者。

3.这是Brahman梵天,这是Indraㄧㄣㄉㄌㄚ[27],这是Prajāpatiㄆㄌㄚㄐㄚㄆㄚㄊㄧ[28],这是所有诸神和所有五大元素:地、空气、空间、水、光。这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生物:或卵生、或胎生、或从潮湿环境或从土里出生,如马牛人象。它包括所有的呼吸物:走动的、飞行的和不动的。

所有的都由意识引导,建立在意识之中。此世界由意识引导,它的基础是意识。意识就是梵天。

4.以ㄚㄊㄇㄢ即意识,他从此世界上升,并在天界获得所有欲望,变为永生。是的,他变为永生。

从此ㄞㄊㄚㄌㄟㄧㄚ奥义书,可以看出奥义书集的中心就是ㄚㄊㄇㄢ与梵天的同一关系这一印度古典核心问题。

二、Kau?ītakiㄎㄠㄒㄧㄊㄚㄎㄧ(也称Kaushitaki Brahmana,徐译考史多启)奥义书进一步讲ㄚㄊㄇㄢ就是Self自我、Pranaㄆㄌㄚㄋㄚ(气、气息,或般纳、普拉纳)Prajnaㄆㄌㄚㄐㄋㄚ(最高智慧、睿智、纯粹智慧,日译为叡知):【Indraㄧㄣㄉㄌㄚ说:我是ㄆㄌㄚㄋㄚ,睿智而成的ㄚㄊㄇㄢ(第三章2)[29]ㄆㄌㄚㄋㄚ实际上是睿智,睿智就是ㄆㄌㄚㄋㄚ。因为两者相伴附着于身体,相伴从身体上离去”(第三章3)[30]

三、另一个印度古典核心问题轮回也首先出现在最早的两个奥义书之一Chāndogyaㄑㄢㄉㄛㄐㄧㄚ(徐译为唱赞,也译为歌者)奥义书。这个父亲Uddālaka Aruniㄚㄌㄨㄋㄧ与儿子ㄒㄧㄨㄟㄊㄚㄎㄜㄊㄨㄛ的对话也是最长的奥义书。在第五章第10节(徐译为第五篇第十章)ㄚㄌㄨㄋㄧ详细讲解灵魂离开肉体后的去向:7.所以在此世行善的人们会投入善胎,即生在Brahminㄅㄌㄚㄈㄇㄧㄣ、Kshatriyaㄎㄒㄚㄊㄌㄧㄚ或Vaishyaㄨㄞㄒㄧㄚ家庭[31];但在此世行为不善者将投入污胎,即生为犬、猪或生在Shudraㄕㄨㄉㄌㄚ家庭。[32]

ㄑㄧㄢㄉㄨㄛㄐㄧㄚ奥义书第六章第2节开首:亲爱的儿子,太初时这个世界只存在Satㄙㄚㄊ(有),这是唯一的存在,没有第二个存在[33],显示印度古典对中国古典哲学(如《道德经》)的影响。而第8节第6段进一步点出了全奥义书集关于ㄚㄊㄇㄢ与梵天关系的精髓:这个精细的存在(日译者注:ㄙㄚㄊ),正是世界上万物的本质。这是真,这是ㄚㄊㄇㄢ。ㄒㄧㄨㄟㄊㄚㄎㄜㄊㄨㄛ哟,你就是它![34]。这一段精髓在随后的每一节都重复结尾,Barua甚至以此称ㄚㄌㄨㄋㄧ在此提出原子的早期形式,是印度的第一个哲学家[35]McEvilley也令人信服地指出:古代希腊和印度这两个人种最早认识到哲学是人性的决定性特征[36]ㄨㄆㄚㄋㄧㄒㄧㄚㄉㄜ对苏格拉底之前的影响似乎包括对一与多的问题的单元解决办法、元素之间转变的原理、至少关于转生原理的伦理方面、宇宙轮回原理的元素或面貌[37]

四、?shaㄧㄕㄚ(徐译:伊莎者,精神[38]。英译:Lord[39])奥义书通常被列入《奥义书集》之首,英译版正文前有唱颂诗:

那是圆满的,这是圆满的

圆满出自圆满

从圆满中取走圆满

剩下的还是圆满[40]

7颂问道:对识者而言,万物在他那里变为他自身的ㄚㄊㄇㄢ,幻想和忧虑怎么可能降落在同一(圆满)的识者呢?[41]2颂唱颂到:人在此世要(可以)生活100年履行职责。这个数字来自Rig Veda?ㄨㄟㄉㄚ7.66.16Yajur Vedaㄧㄚㄐㄩㄦ?ㄨㄟㄉㄚ36.25,是天主准确的安排[42],但印度经典一向夸大数字,不必太较真。

五、Kenaㄎㄜㄋㄚ(徐取意译:由谁)奥义书属于Sama Vedaㄙㄚㄇㄚ?ㄨㄟㄉㄚ,可以概括为:绝对真理确实在感觉器官的理解、领悟能力之外,它无形、无名、不可说明、不可定义、不可思维、远远高于可知的和不可知的[43]。这不是后来老子的或笛卡尔的上帝吗?

六、Kathaㄎㄚㄊㄚ(徐译:Kathaka,羯陀)奥义书属于ㄧㄚㄐㄩㄦ?ㄨㄟㄉㄚ,是最广为人知的奥义书,包括两章(adhyāya),每章三轮(vallī,按徐译)对话,日译本全文分为六章,但意译为死神的秘教[44]更合适。传到中国后变为地狱阎王的死神(Yamaㄧㄚㄇㄚ)具有西方的上帝(最终审判官)的角色,赐予本来不该来造访的纯洁幼童Nachiketasㄋㄚㄑㄧㄎㄜㄊㄚㄙ三个许愿,引出了关于现世人生意义的高潮对话。第一章第2:

10.我知道世人所称的财富短瞬无常,而以变幻物不能达到永恒。所以我以ㄋㄚㄑㄧㄎㄜㄊㄚㄙ之名[45]筑起祭坛,通过无常(的财富奉献到祭坛)达到永恒[46]

11.欲望的达成、世界的根基、无可限量的权力、无所畏惧的彼岸、高度的颂赞、深远的通道的基地[47],都近在眼前。贤明的ㄋㄚㄑㄧㄎㄜㄊㄚㄙ啊,你毅然抛弃了它们[48]

第一章第3:

3.要知道:ㄚㄊㄇㄢ是马车主人、身体是马车,而知识是驾手、思想是缰绳[49]

7.缺乏知识、没有思想,行为不纯的人没法到达(解脱的[50])目的地,陷入生死轮回的境地[51]

8. 然而,具备知识和思想、行为端正的人会达到目的地,从那里(摆脱轮回[52])不再出生[53]

第二章第12.无知者追求外部的各种欲望,落入死神无所不在的网索,但明白永生之道的智者不会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寻求永恒[54]

第二章第39.他的形态非视觉能达,谁也没有用眼见过他。只有通过心、理解和思想才能体会。知道这一点的人成为永生[55]

七、Taittiriyaㄊㄞ_ㄊㄧㄌㄧㄧㄚ(维基百科意译鹧鸪氏、音译为泰帝利耶,徐译泰迪黎耶)奥义书,反映ㄊㄞㄊㄧㄌㄧ学派的教义,如敬母如神,敬父如神,敬师如神,敬客如神[56]认识梵天者就达到最高[57]

八、Shvetāshvataraㄒㄨㄝㄊㄚㄒㄨㄚㄊㄚㄌㄚ奥义书来自这位智者的名字,意为有一匹白马有纯洁感觉,可以采用徐译白净识者(或白骡)奥义书。此书很强调认识神,第一章第11节前段:认识神后,所有脚镣都脱落了。痛苦消除后,生死也停止了[58];第六章第15节后段:只有通过认识他,才能超越死亡。除此之外绝无他途[59]

九、B?hadāra?yakaㄅㄦㄏㄚㄉㄚㄦㄢㄧㄚㄎㄚ(徐译大林间,或广林)与ㄑㄧㄢㄉㄛㄐㄧㄚ是两部最早的奥义书,徐译第二分(章)第六婆罗门书三节[60]、第四分(章)第六婆罗门书三节[61]、第六分(章)第五婆罗门书三节[62]无法把五十多、六十个神天识者的师承世系[63]长名用表意汉字译出,只好列出拉丁化梵文,再次说明了至少在印度古典研究领域,有必要引入汉音元素[64]。徐译第三分(章)第二婆罗门书13节:亲爱的ㄚㄌㄨㄊㄚㄅㄚㄍㄚ师者,牵着我的手,请跟我来!这个问题只能在我们两人中讨论,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下议论。两人离开大厅私下讨论,他们谈论的正是(因果报应之)业。他们诵唱的就是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果[65]。徐译第四分(章)第四婆罗门书五节:这就是指人按其德行、行动而成其所果。善行一定会得善报,恶行一定会得恶报,以福德之业称为福人,以罪恶之业成为罪人。[66]六节:至若无欲望者:--彼无所欲,已离乎欲望,欲望皆已圆满,即以性灵(ㄚㄊㄜㄇㄢ)为其欲望者,--彼之生命气息不离,彼即大梵(梵天),彼已臻至于大梵也[67]。七节颂曰:心之所存的所有欲望都放弃的时候,在此世注定要死亡者得到永生,达到梵天[68]。这表明佛教里核心的因果报应、生死观念都是从早先的奥义书借用的,或者说两者互相学习。Aruni(或Aruneyaㄚㄌㄨㄋㄧ(徐译阿卢尼迦”)奥义书(第3节)专门寻求如何解脱生死轮回之因业:三次声明我舍弃了!后,只带着竹杖和腰巾就踏上出家的旅途,把食物作药品,恪守贞洁、不杀生、不蓄财、不偷窃、不撒谎[69]

十、Mu??akaㄇㄨㄣㄉㄚㄎㄚ(徐译蒙查羯),意译为削发奥义书。认识到最高神存在于自己的心里是人生容易和最得回报的体验,因为个人不需要到到遥远、陌生和异己的地方去寻求,而是在非常知晓的、熟悉的、存在于自身的内在去寻求[70]。第三章下篇9节揭示了梵天的奥秘:认识最高的梵天者,自己就成了梵天[71]

十一、Prashnaㄆㄌㄚㄒㄋㄚ(问题),徐译为六问奥义书,教师回答学生的六个问题:万物的起源、生命之优于其它生物、prā?aㄆㄌㄚㄋㄚ(生命气息)、梦眠、Omㄡㄇ、Prushaㄆㄌㄨㄒㄚ最高的梵天[72]

十二、Mā??ūkyaㄇㄢㄉㄨㄛㄎㄧㄚ奥义书最短,只有12节,论Om(或Aum)ㄡㄇ发声的神圣意义。徐译收入很长的《乔荼波陀颂释》[73],其实没有太大必要[74]。汉语专门造出“An字音译此圣音,也更为佛教广泛传颂。佛教的阿弥托福等更专用发音更已经成为中文成语,但还有很多无法用汉字翻译的咒语等,都应该、只能用汉音元素准确表述。徐译最后第1097-1133页列出《奥义书集》中的约五、六百名字的拉丁拼写索引,没有汉字翻译,因为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编列汉字索引,但却可以、也只能用汉音元素准确、标准地索引[75]。能够读完本文的读者完全会体会到这一点。

《奥义书集》还有许多人生之道,包括瑜伽、出世、医术等等。徐译《阿他婆(韦陀顶奥义书)》引言[76]介绍上世纪末德国学者韦柏(Weber),已将此诸《奥义书》分为三汇,应该是指社会学者Max Weber(现汉字译为韦伯,转写为ㄨㄟㄅㄚ-),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我在“Weber/ㄨㄟㄅㄚ-/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略为提及[77]

 

Upanishads/ㄨㄆㄚㄋㄧㄒㄚㄉ/奥义书集的翻译笔记汉音元素词汇


汉音元素词

拉丁文转写

既存汉字翻译

注释

ㄞㄊㄚㄌㄟㄧㄚ

Aitareya

爱多列雅


ㄚㄌㄨㄋㄧ

Aruni

阿卢尼迦


ㄚㄊㄇㄢ

Atman

我、个我或梵我,主体、灵魂

英译为Self

ㄅㄦㄏㄚㄉㄚㄦㄢㄧㄚㄎㄚ

B?hadāra?yaka

大林间,广林


ㄅㄌㄚㄈㄇㄢ

Brahman

梵天


ㄅㄌㄚㄈㄇㄧㄣ

Brahmin


最高的祭司阶层

ㄑㄢㄉㄛㄐㄧㄚ

Chāndogya

唱赞,歌者


ㄧㄣㄉㄌㄚ

Indra



ㄧㄕㄚ

?sha

伊莎,精神

英译Lord

ㄎㄚㄊㄚ

Katha

羯陀

死神的秘教

ㄎㄠㄒㄧㄊㄚㄎㄧ

Kau?ītaki



ㄎㄜㄋㄚ

Kena


由谁

ㄎㄒㄚㄊㄌㄧㄚ

Kshatriya



ㄇㄢㄉㄨㄛㄎㄧㄚ

Mā??ūkya



ㄇㄨㄣㄉㄚㄎㄚ

Mu??aka

蒙查羯


ㄋㄚㄑㄧㄎㄜㄊㄚㄙ

Nachiketas


纯洁幼童

ㄡㄇ

Om


ㄆㄌㄚㄐㄚㄆㄚㄊㄧ

Prajāpati



ㄆㄌㄚㄋㄚ

Prana

般纳、普拉纳

气、气息

ㄆㄌㄚㄒㄋㄚ

Prashna


问题

ㄖㄧㄍ?ㄨㄟㄉㄚ

Rig   Veda



ㄙㄚㄇㄚ

Sama



ㄙㄚㄊ

Sat



ㄕㄢㄎㄚㄌㄚㄑㄚㄦㄧㄚ

Shankaracharya

商羯罗


ㄕㄨㄉㄌㄚ

Shudra


最低阶层

ㄒㄨㄝㄊㄚㄒㄨㄚㄊㄚㄌㄚ

Shvetāshvatara

白净识者(或白骡)

智者

ㄊㄞ_ㄊㄧㄌㄧㄧㄚ

Taittiriya

泰帝利耶,泰迪黎耶

意译鹧鸪氏

ㄨㄆㄚㄋㄧㄒㄚㄉ

Upanishads

奥义书集


ㄨㄞㄒㄧㄚ

Vaishya



ㄨㄟㄉㄚ

Veda

韦陀


ㄧㄚㄐㄩㄦ

Yajur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16年10月20日第一稿,2025年7月1日修订 ]   



[1] 赵京,2016911日第一稿,2024 727日第11稿。

[2] 英语等拉丁语系名词复数结尾转换复杂,有-s, -es, -ies, 以及不规则转换,转写时应该避免跟随、而应该直接从(单数)原形转写,以便知道/检索原初词语。其次,转写为形容词的词汇也应该按名词原型转写,把形容词的发音直接用表意汉字翻译对应会带来更多的翻译混乱。如Peloponnesian War被汉字译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准确,因为Peloponnesian/伯罗奔尼撒是名词Peloponnesus/ㄆㄟㄌㄛㄆㄛㄋㄜㄙㄨㄙ的形容词,日语也是按名词Πελοπ?ννησο?/Peloponnesus/ペロポネソス转写的,所以应译为《ㄆㄟㄌㄛㄆㄛㄋㄜㄙㄨㄙ战争史》,或者《古希腊文明世界内战史》(赵京,古希腊史新译初步,201788)

[3]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叫《奥义书五十集》更准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4] Pramesh Ratnakar, Hinduism. New Delhi: Luster Press, 1996, p.13.

[5]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1页。

[6]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2页。

[7]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4页。

[8]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10页。

[9]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71,18,429,12,1049页。

[10]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13页。

[11] 例如:【在中文版译序中夹入并非转译者的政治性见解:《摩奴法典》全书凡十二卷,论及很多方面,而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即维护种姓制度。它宣扬种姓起源的神话,论列各种 姓的不同地位、权利和义务,规定依违种姓制度的奖惩,并以来世苦乐作为这种奖惩的补充。因此,《摩奴法典》作为维护剥削阶级髙等种姓利益的工具,其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是纯粹的法典难以比拟的。”“马克思在《科瓦列夫斯基 <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中也用过这个译本。世界经典在中文译本里都逃不脱这种尴尬地位。】赵京,《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2016830日初稿。【中文的介绍以翻译过其中一些诗咏的金克木在《梵语文学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里所讲的为主调:《梨俱吠陀》的诗歌,首先在奴隶社会中被祭司用作宣传神秘主义的材料。在封建社会里,它几乎被一般人遗忘了,除了作为祷告词以外,只有少数哲学家还用来作宣传唯心主义的依据。到了近代,许多西方学者花费了很大力量,作了不少比较语言学的和资料考证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常怀偏见,而且不懂社会发展规律,又用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方法,结果是在解说词句和排比资料方面有很大贡献,而对内容仍往往不能正确理解。】赵京,“The Rig Veda《ㄖㄨㄟㄍㄜ颂赞ㄨㄟㄉㄚ智识》火神六颂2016819日第一稿。

[12] 中文汉音翻译时去掉拉丁文的形容词变化,统一按Veda翻译。

[13] 偶然随想:《水浒传》的108好汉的数字大概也是来源于印度经典。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第二回)。

[14]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40.以下列举这11书和不在此列的Kau?ītaki奥义书

[15]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18页。

[1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panishads

[17]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20页。

[18] Pramesh Ratnakar, Hinduism. New Delhi: Luster Press, 1996, p.18-19.

[1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1_(%E5%8D%B0%E5%BA%A6%E6%95%99)

[20] 与一些日语汉译吻合,也有日译为个我。有朋友建议译为恒我有人译为神我,指最高精神,最高原理,有时候等于《季羡林文集》第二十一卷《罗摩衍那(五)》,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注释41550页。意思是自己。但在哲学上却有不同含义,音译阿提芒,意译神我。一般含义为最高真理,有时与等同。《季羡林文集》第二十三卷《罗摩衍那(六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注释222968页。

[21]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36.英译本分三部adhyāya,第一部分三节khanda(n下的小点本文无法表示出来)

[22] 表示复数。以下同。

[23]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36.按照这个说法,各天界the heavensㄚㄊㄜㄇㄢ在创世前共存。

[24]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36.

[25]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28-30页。

[26]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42-143.徐译和英译本所用原文也略为不同,译文以英译本为主。

[27] 现译为因陀罗。

[28] 徐译为般茶帕底。

[29]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生命の本質、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25.

[30]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生命の本質、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26.

[31] 《ㄇㄚㄋㄨ法典》援引ㄨㄟㄉㄚVedas经典,从ㄨㄚㄦㄋㄚvarna划分出四个ㄎㄚㄙㄊ:Brahminㄅㄨㄌㄚㄈㄨㄇㄧㄣ,来源于Brahman,可以意译为梵士司身份(掌管梵界知识的祭司、教师、法学士、律师);Kshatriyaㄎㄨㄒㄧㄚㄊㄌㄧㄚ来自kshatra (统治、权威),可以意译为官仕身份(武士、官僚),释迦牟尼就出身于这个身份;Vaishyaㄨㄞㄒㄧㄚ可以意译为庶民身份(农、牧、商等);Shudraㄕㄨㄉㄜㄌㄚ属于奴仆身份(赵京,《ㄇㄚㄋㄨManu法典》试译引子2016830日初稿)。

[32]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チャーンドーギヤ、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10-111.

[33]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チャーンドーギヤ、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12.这是对更早的印度古典的Asatㄚㄙㄚㄊㄜ(无)中生ㄙㄚㄊㄜ(有)的思想的批判。

[34]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チャーンドーギヤ、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18.

[35] 转引自Thomas McEvilley, The Shape of Ancinet Thought: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reek and Indian Philosophies.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2002, p.317.

[36] Thomas McEvilley, The Shape of Ancinet Thought: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reek and Indian Philosophies.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2002, Foreword, xxxi.

[37] Thomas McEvilley, The Shape of Ancinet Thought: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reek and Indian Philosophies.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2002, Afterwood, p.642. 原书很长且专深,这个35分钟的作者的推荐很简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HAiTfOSP_w

[38]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499页。

[39]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80.

[40] 这个唱颂诗也被一些编者放在别的奥义书之前。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29,180.引自Maharishi Mahesh Yogi的英译。

[41]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30.

[42]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42, 43 & p.12.

[43]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45.我没有从英文原文找出引用,但确是此奥义书的精髓。

[44]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58,130.

[45] 这是死神赐予ㄋㄚㄑㄧㄎㄜㄊㄚㄙ的第二个许愿。

[46] 这一段原本就难解,我综合各译本译出: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36.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1.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352页。原文没有标示言者是谁,徐译为童子言,不通。 English tanslation of Katha Upanishadby

Swami Nikhilananda http://www.gayathrimanthra.com/contents/documents/Vedic-related/katha_upanishad.pdf 译为死神言,妥当。

[47]引自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36-137,ㄚㄊㄜㄇㄢ。

[48] 主要依据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2.

[49] 这是经常被引用的比喻.主要依据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5.

[50]引自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40.

[51] 主要依据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6.

[52]引自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40.

[53] 主要依据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6.

[54]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42.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59.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359余人愚人误印。

[55]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死神秘教、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150.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67.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366-367页。

[56]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Shikshā Vallī 11.2, p.115.

[57]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Brahmānanda Vallī 1, p.118.

[58]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48.

[59]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69.

[60]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561-563页。

[61]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625-627页。

[62]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662-665页。

[63]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大林间奥义书附录第666-668页列出德国学者Paul Deussen编列的师承世系(Varhsa)(附识)。

[64] 赵京中文表示里导入汉音元素的提案201675日初稿。

[65]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570-571页。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ブリハッド?アーラニヤカ?ウパニシャッド第三章「神学的対論」第二節、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64-65.

[66]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ブリハッド?アーラニヤカ?ウパニシャッド第四章「自己の探求」第四節、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98.

[67]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613页。括号内为笔者注。

[68] 服部正明訳『ウパニシャッド』ブリハッド?アーラニヤカ?ウパニシャッド第四章「自己の探求」第四節、中央公論社〈世界の名著1〉、1969年。P.99.

[69]Aruni Upanishad Chapter 3, http://www.celextel.org/upanishads/sama_veda/aruni.html .徐译(1004)没有不偷窃

[70] Prabha Duneja, Hinduism: Scriptures & Practices. ARC Publishers, 2012, p.64-65

[71]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101.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译为三书,第707页:无上梵已知,彼则成大梵。法国学者Anquetil Duperron的奥义书拉丁译本以此为卷首,知上帝者,则成上帝

[72] The Upanishads, trans. Vernon Katz and Thomas Egenes, New Yor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5, p.85.第六问7节。

[73]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736-768页。

[74]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古典在欧美流行时,有人极力推广这个发声,但也有心理学家证明坐禅时念coca-cola也有同样功效。A. H. Almass, The Point of Exitence, Boston: Shambhala, 2001. 日本的オウム真理教就是用AUM ㄡㄇㄨ(中译奥姆)起名。1995320日东京地下铁发生sarin毒气事件时,我正在东京上班,第一次听到オウム这个奇怪的发音。

[75] 不用说,现有的由表意汉字构成的汉语以外的文字(包括藏文维吾尔文等)的翻译词汇,完全不可能编辑成词典以供查找原文。

[76]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1018页。索引里也没有列入。

[77] ㄨㄟㄅㄚ-自己意识到需要进一步研究宗教社会学这一领域的艰深课题,此后创作了Die protestantische Sekten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新教诸教团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Wirtscha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Einleitung/《序论》、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儒教与道教》、Zwischenbetrachtung/《中间考察》、Hinduismus und Buddhismus/Hindu/ㄏㄧㄣㄉㄨ教与佛教》、Das antike Judentum/《古代犹太教》。ㄨㄟㄅㄚ-的这些比较宗教学的著作基本上局限于专业人士范围内,不乏真知灼见,笔者也受到一些启发(例如对古代犹太教的见解),但主要的困难是现在的学者/读者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和必要判断他所依据的German/ㄍㄜㄦㄇㄢ/日耳曼语(Deutsch/ㄉㄛㄧㄑㄧ/德文)经典译本的数量(知识范围)和质量(正确/准确程度)。ㄨㄟㄅㄚ-的这些著作的多数都有汉译本出版,这些汉译本用汉字把古典宗教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联系翻译得更加混乱,浪费读者很多时间去猜测译者为什么用这些而不是那些汉字。(赵京,202374日)。


浏览(100)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