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莱莫斯修道院: 骑士的灵修所
位于罗德岛西岸海拔约267米的Filerimos山丘上,有一处既有古老信仰传承、也带着中世纪与拜占庭痕迹的神圣之地,那就是小小的菲莱莫斯修道院 (Filerimos Monastery)。它静静地伫立在山顶,俯瞰整个伊阿利索斯平原和大海,守望着历史的潮来潮往。
沿着山路缓缓而上,两旁是柏树与松树,空气中夹着地中海植物的香气。到达景点,只见成群美丽的孔雀开屏,它们站在不远处望着我们;那展开的尾巴色彩斑斓,像一把把巨大的扇子,耀眼夺目,仿佛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时期;那时候,这里就是伊阿利索斯(Ialysos)古城的一部分,山顶上是原来供奉雅典娜的神庙。
6世纪,拜占庭人在这里建了一座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
14世纪,圣约翰骑士团来到罗得岛后,修复并扩建了这里的建筑,建立了一座修道院,供骑士团灵修用,因为他们是修士。骑士团融合了修士生活(monastic life)与军事职责(military duty),像修道士一样,他们发誓:终生服侍神和穷人、病人;守贫(poverty),守贞(chastity),守顺(obedience)。
在圣约翰骑士团主导下,Filerimos 教堂从拜占庭风格被改建为拉丁哥特式建筑:尖拱、拱顶、玫瑰窗,是西欧教堂的风格;但部分结构仍保留拜占庭底层基座与马赛克装饰;使修道院呈现出拉丁哥特式与拜占庭传统相融合的建筑形式。
他们不仅修复了圣母教堂,还在周围建造小型守卫塔与瞭望台;修士宿舍、储藏间;水井与雨水蓄集池(cistern);还有用于照顾朝圣者的小型庇护所。
修道院在15世纪末被奥斯曼帝国入侵时损毁。
1912-1943意大利统治时期,Filerimos 修道院又一次被大规模修复与建设,这次是在意大利建筑师的指导下,继续维持骑士团风格,其中包括意式钟楼与拱门;一些带拱顶的小房间、工作间,曾用于宗教活动的物资储藏室,和小型庭院与拱廊走道。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在山上修建的一条 “苦路(Via Crucis)”, 这是仿造耶路撒冷的 “Via Dolorosa”所建造的。
Filerimos 修道院建筑群基本包括:
1)圣母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 of Filerimos)
教堂主殿 (Nave)
有著名的“Filerimos Madonna”圣母像,据传是使徒路加亲笔所画,是极为珍贵的圣像,被骑士团视为他们在罗德岛的“灵性象征”。(原件如今在黑山共和国)。
在正门中庭上方,还有一幅“圣母和圣婴”画, 这是拜占庭传统中极为重要的一幅图像。
圣坛(Altar)
由一座简单的石制圣坛台构成,圣坛前方通常摆放烛台与花瓶;墙上设有拉丁文铭文,如:“Ave Maria Gratia Plena”(圣母万福)。
圣物室(Sacristy)
原修道院设有存放圣器的房间:银制或铜制的圣体盒(pyx)、圣爵(chalice)、弥撒用衣、手持十字架与香炉;圣物架中常有雕花十字架与圣徒遗骨匣(reliquary)提醒信徒:“信仰有代价。”
2)院内铭文与标志
走廊或墙上可见许多铭文:圣经节选(多为拉丁文或希腊文);圣约翰骑士团的徽章,如八角十字;意大利时代修复时的纪念刻文。
3)修士居住区与拱廊庭院
在某些拱廊段落上,还可见到:耶稣受洗图(圣灵如鸽降下);最后的晚餐场景(耶稣与门徒围桌);十字架或复活的象征图像。
4)外墙与回廊上分布的马赛克圣像与门徒画像
修道院外墙和回廊上的马赛克圣徒像群像是20世纪意大利修复工程的一部分,以传统拜占庭马赛克工艺制作,但又带有现代风格,主要描绘十二使徒像,多数以半身像或全身坐像呈现;每位使徒都有其传统的象征物(attributes):
彼得(Peter):手持钥匙;
保罗(Paul):持剑与书卷;
约翰(John):无须少年,手握福音书;
安德烈(Andrew):斜形十字架;
其余如巴多罗买、多马、马太等也都有独特象征。
他们以黄金色彩为背景,象征属天荣耀;脸部多用灰蓝、赭红描绘,质感立体、庄严神圣。
5)苦路(Via Crucis),也称十字架之路
意大利人在山上修建了一条“苦路(Via Crucis)”, 它是一条朝圣者步道,由十四座石雕“十字架苦难站” 组成;每一站都描绘耶稣受难途中的场景,最终通向山顶的一座巨大混凝土十字架(高约18米);这条苦路象征着悔罪、沉思和与基督同行的灵程,也继承了骑士团的苦修精神。
苦路的十四站(14 Sta圣tions of the Cross)(与耶路撒冷的Via Dolorosa 完全吻合)
第一站 | 耶稣被判死刑 |
第二站 | 耶稣背起十字架 |
第三站 | 耶稣第一次跌倒 |
第四站 | 耶稣遇见他的母亲 |
第五站 | 西门帮助耶稣背十字架 |
第六站 | 维罗尼加为耶稣擦面 |
第七站 | 耶稣第二次跌倒 |
第八站 | 耶稣安慰耶路撒冷的妇女 |
第九站 | 耶稣第三次跌倒 |
第十站 | 耶稣被剥去衣服 |
第十一站 |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
第十二站 | 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 |
第十三站 | 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卸下 |
第十四站 | 耶稣被安葬 |
Filerimos 的苦路强调“十字架的道路”是信仰的中心;它提醒人们,属灵的征战胜于肉体的征服;在神的眼中,一个胜过罪恶、忠于真理、活出基督样式的人,远比一个征服城市、国家甚至世界的人更伟大。不要只追求外在的成功,而要专注于属灵生命的成长与得胜。
走在这条路上,人们常会回想起当年那些身披铠甲却跪地祈祷的骑士,那是一种在尘世刀光剑影中寻求属天力量的生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