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国:华东行-上海乌镇
2024回国:华东行-上海乌镇
海南环岛游后,我们去了华东地区的上海乌镇黄山杭州。
去上海,主要是看望老张。老张是我相交相识半个多世纪的老朋友。我出国以后回国第一次见他是2008年,第二次见他是2011年2011年回国之十一: 上海 - 浦东再会老张,最近一次见他为2013年2013回国:上海雾霾。从2013年到2024年,已经11年没和他见面了。
回国前与老张在微信里这段对话,让我心情沉重,所以此次回国一定去看望他。
老张:
“我在这一年多实在不顺。2次新冠,2次都挺重的。一年前因颈椎压迫到神经根,引起左侧身体痛 胀 酸 麻 ,颈不能动,左肩 左臂 左手 左肋 左跨不能触碰,一旦触碰就似猪叫,生不如死,真想了断算了。住疼痛科不能治痛,再住颈肩科动的手术。术后半个月,突发坐不稳,行不动,食无味 ,夜难眠,呼吸不畅…再去医院吧,心血管堵得太多,手术吧,装了3个支架。又活下来了,又是个人了。慢慢熬吧,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捡着的,自找开心地活着 。“
马黑:
“上次见面应该是2013年,没有想到这几年你身体情况与上次见面相比,发生如此大变化,读后心情沉重。万恶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后遗影响极大。我姐夫一直就没有出院,全天侯需要人伺候,最近刚从ICU出来。人一生快乐和痛苦参半,而痛苦大多在晚年时期来临,都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些都是人生一部分。希望你就像你说的那样:自找开心快乐活着,认真好好过好每一天。什么地方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后就是回归自己。人生从自己开始,生活向外扩展,范围越来也大,最后到了晚年就是回归到自己个人,痛苦主要也只能自己面对。小立(马嫂小名)说你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从得癌症后开始,到现在晚年劫难一个又一个,你不是一般的坚强。后面就应该好起来。多说什么也没有什么用。祝你平安健康!!!“
老张:
“ 谢谢你鼓励,谢谢小立夸奖。
太同意你的观点了。人的一生,福祸两相依,苦乐也平恒。只不过各自造化不同,理解有别罢了。我身上的病多了点复杂了点,有先天的因素,有性格的使然,有习惯的后果,都是命中该有的,属于生活的一部分。 认识到这点,所以很听命,顺其自然吧,来啥接啥,接不住了乌乎,也自然。 倒还有个小心愿,少给家人添负担,不给社会增麻烦。”
上海我们只住了12/28和12/29两个晚上。为了见老张方便,开始预定的酒店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老张家。老张不同意选择此酒店,要我们重选好一点的。我刚刚取消预定,老张又改变主意,他说实地考察了一下看看还不错,要我们就选这个酒店。我当初预定一晚600人民币,取消预定几天后再去预定,房费居然降到300人民币!我对老张说你让我这一折腾,省了一半酒店费用。
2024年12月28号从海南飞到上海后,我们没有打车,而是按照老张电话指引,一步一步乘坐地铁,出站口过马路就走到酒店,非常方便。老张告诉我们交通高峰期间,乘坐地铁比打滴滴车快很多。
酒店设施服务相当不错,给马嫂意外惊喜的是酒店提供免费洗衣机烘干机服务游客。
刚登记入住,老张夫妇就来访,我们跟随他们10多分钟就走到他家。
街心花园的桂花树和银杏树粗壮高大,养护古树饱含社区的爱心投入和付出。
从楼上阳台可以看到小桥流水绿荫。下楼沿着河边林荫道,10分钟就是地铁站。
上海有句俗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人的普遍心态。三十年间,浦东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友一家九十年代初落户浦东安家,亲身感受颇为深刻。
老张的身体比我预期的好。本来说好老张太太带我们游上海城隍庙,老张在家休息,以后老张改变主意,与太太一起带我们去城隍庙走过上海老街,回味往日时光……
马嫂某年回国,在洛杉矶老友安娜陪伴下,游览过上海一次,但呆的时间很短,她对上海很有好感。这一路她拍了不少照片。
人声鼎沸热闹红火的城隍庙,几百年来都是人们消闲的好去处。我过去回国路过上海停留好几次,从来没有来过城隍庙,这也是第一次来。
2024年12月29号老张招待我们在这个可以看见黄浦江夜色的餐馆吃丰盛精致晚餐
离开餐厅走到江边观赏夜景,
30号上午从浦东酒店坐地铁去虹桥,搭高铁去乌镇。
2024年12月30号中午抵达乌镇,入住西栅景区内酒店,美景近在眼前。
一路观赏美景,饿了吃碗羊肉面🍜
赶在打烊前匆忙逛了一个婚俗博物馆,整理照片才发现非常有意思,有咸丰11年的婚书,民国31年的订婚证书,1954年的结婚书,还有1966年文革时期的结婚证
参观三寸金莲馆,根本不想拍什么,回想我们是最后一代亲眼目睹过缠足恶果的人。
天色渐晚时控的泛光照明陆续亮起,将整个西栅勾画得晶莹剔透。西栅最有名的是夜游,色彩斑斓的灯光把周围环境渲染出更美的意境。
乌镇西栅景区掠影
第二天享用精美的早餐后,迎着八九点钟的太阳,告别优美如画的乌镇西栅,向着下一个目的地黄山出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