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

注册日期:2015-03-11
访问总量:423548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星之脊·朝圣》(超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发表时间:+-

《星之脊·朝圣》

(作者:Alice·F)


一|清晨之歌


晨曦未至,山地仍在黑暗中沉睡。埃拉诺(Elano)静静地坐在石阶上,手指将靴带紧紧缠绕。他的脚底早已布满厚茧,那是他过往数年在边疆奔跑留下的证据——每一道硬皮,都是一段未说出口的故事。


起行前在屋内整理他的“记忆书”——一本黑封皮的旅行日记,据说是从他祖父的遗物中继承来的。他总是习惯在起行前,把昨日的梦写下来:


“昨夜我们越过蓝色的林海,走进浮空的橄榄树群。醒来时,风还在耳边回荡埃拉诺哼过的那段古调。”


他走的是朝圣之路,但没有人知道这条路是否真实存在——它如同恒星的脉络,只为真正愿意倾听的人显现。


第二天的旅程,才刚刚展开。



二|影与火之人


埃拉诺第一次见他,是在地图前。那人名叫萨赫里亚(Sahriya),来自旧王国最东端的荒漠,没人知道他为何会出现在庇护所,只知道他身形极轻,走路几乎不带风声。


他那只手背上有一枚图腾刺青,据说是“转轮者”的印记——那些曾在“第八门”里与命运做交易的人。


他们一同出发,却不交谈。晨雾中,有人刻意保持沉默,只因语言早已被过去烧成灰烬。


中午翻越古橡山岭,萨赫里亚忍不住终于开口:“你来,是带着誓言;我来,是背着代价。”


埃拉诺看了他一眼,淡淡说:“或许我们都是一枚被遗忘的印章。”


那一日,他们途经三座废弃教堂、一座断裂的吊桥,还有一片正在燃烧的虞美人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麦田。


有人说这是旅途的“幻象之火、梦幻童话”——每一段行程中,总会出现幻景,引诱朝圣者偏离轨迹。


但他们没有动摇。尽管他们自由游走于真实与梦境之间。



三|星火迷图


夜晚,他们抵达一个失传多年的“帕索站”。这里没有灯光,只有残缺的壁画与风蚀的石碑。


萨赫里亚从怀里取出一张古老地图,标注着他们要穿越的“蓝眼山口”。那是朝圣之路最神秘的节点——据说山口一侧隐藏着“神之井”,井水能让人忘记罪孽,但也会失去记忆。


“你想洗净过去?”埃拉诺问。


“我想带走一个人的名字。”萨赫里亚答。


他曾是第九王国的间谍,在一次失败的任务中误杀了蒙面的亲兄弟,如今朝圣,只为找到那个兄弟的真魂,并将其带回东境雪山安葬。


埃拉诺沉默。他的背包里有一封书信是写给一个他早年救出却未能守住的孩子。他也曾以为,只要走完这条路,便能偿还全部愧疚。


他们并肩坐在壁画前,夜色如银河倾泻。


萨赫里亚忽然念起一句古语:“真正的朝圣,不是终点的抵达,而是,灵魂在路上的赎回。”


四|第八门


第三日清晨,他们来到“第八门”——一块孤立在山岩中的石拱。门后不是路,而是雾。


据传,那是进入“童灵庙”的入口,只对罪与愿双重兼具之人敞开。


埃拉诺走进去,雾中忽然浮现一张少年的脸,那正是他未能守护的孩子。


“为什么你没有救我?”孩子低声问。


埃拉诺用右侧虎牙咬着下嘴唇,低下头无法给出答案,于是只能将那枚旅途捡来的石子缓缓地放在他的脚边。那是他第一日路上捡到的石头——也许正如传说,那是他必须放下的“锚”。


雾散之时,他已泪流满面。而萨赫里亚,则跪在“神之井”前,掬起一把井水,洒在身后。


“他的魂已被风带走,但我知他曾为我骄傲。”萨赫里亚说。


他们没有再回头。



五|终点未终


第七日,埃拉诺独自走完最后二十公里。萨赫里亚在山口处留下他最后的脚印,朝着东方离去。


“路要有人留着走的。”他说。


那日暮色将至,埃拉诺在最后的庇护所记录下他的旅程。他写:

“星火照我行,我不知这是否是终点,但在这七日之间,我曾与一名背负重罪之人同行,曾见过自己年少时的灵魂,也曾被一个名字重新唤醒。


若这条路有神,那神一定藏在彼此的注视与默默扶持里。”


他合上日记,望着窗外,有旅人正吹起笛子,曲调古老,像是遥远的故乡在召唤。


那首歌,叫《帕索小调》。


六|雪后之声


离开帕索站后的第十三日,埃拉诺来到边陲的艾利帕镇,天色如银镜反光。雪覆盖了街道,旧酒馆门前的风铃已冻住,发不出声音。


他在驿站收到了那封没有邮戳的信:


“你曾在第八门外看见少年;我曾在神之井旁看见你。

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记下了——

‘若他为我骄傲,那便足够。’


如今,我不求你记得我,

但请你把我的名字,写在你的书里。

——萨赫里亚·泽尔”


他翻开黑封皮的旅行日记,落笔许久,仍写不出那个名字。那不是他忘了,而是那名字仿佛已被命运从现实中剪除。


“我们在同一条路上,并肩七日,

如今你叫我记住一个失效的名字,

你究竟去往了何处?”


那夜,他梦见萨赫里亚正坐在风中,一座断裂的吊桥下方,井水倒流入星空。




七|第九图


老人告诉他,萨赫里亚所说的“第九星图”并不是真实路径,而是一个**“遗名者的试炼”:必须放弃自己的名字,才能进入的记忆长廊**。


“每个踏入者,必须携带一个‘失落者的名’。但你要小心,若你在途中呼唤那名字超过三次,你自己会被替代。”


他决定带着那封信,再走一次路。这一次,没有路径显现,也没有地图引导。他只看着天空的星星,每当心中浮现萨赫里亚的影子,那些星辰就会排列出一行古老的字符。


第九夜,他在冰川之顶看见了一扇黑色石门,门上铭刻着一句话:


“愿你不以名字记住我,而以旅途中的沉默。”


他走了进去。



八|名字之井


他在井边站了许久,迟迟不敢念出那个名字。直到那阵熟悉的银铃声响起。


“别再往井里喊。”

她自雾中现身,如同记忆中未竟的梦。披着灰白织袍的女子,手中捧着一本未完的书页。


“名字说到第三次,你将失去自己。”


“你是谁?”他问。


她的眼眸映出星海起伏。她答:


“我叫莉希雅(Lyssia)。曾是织梦人,也是——一个被遗忘者的恋人。”


埃拉诺一震。她低下头,从怀中取出一页泛黄书纸。那纸上浮现出萨赫里亚的背影,静立于断桥之畔。纸页的边缘,在燃烧。


“他留下最后的记忆,不是给你,也不是给第九王国。”

她声音轻得像微风,“而是藏进我脑海最深处的一句歌谣——帕索小调。”


“你和他……?”


“我们曾相爱,在命运之前。”

她说出这句话时,仿佛亿万个星辰从她的发丝中滑落。


她背弃族人的预言,只为在第八门外为他点一盏星灯。

而他为她饮下神之井的水,抹去了关于她的所有记忆,换来她的“安全”。


“他宁愿忘了我,也不愿我陪他赴死。”

她轻轻笑了,眼里却有山川翻涌。



九|帕索灯塔


埃拉诺将萨赫里亚的名字写进《遗名者之书》的空页,却没让它沉入井底。他选择把这段旅程写成一个故事——字字如火,每一页都在他写下时点亮一盏星灯。


而莉希雅,在旁静静织梦,将他记下的词句化作光线,引向“帕索灯塔”。


那是第九星图的最后一站,传说中——


“若两人都记得彼此未说出口的话,就能将一个灵魂从遗忘中唤回。”


他们合力点亮灯塔,星光从塔顶爆发,一道由梦编织的桥出现在夜空之上。


就在那灯光最明亮的一瞬——一个身影从星火中缓缓走来。


是他。萨赫里亚。


不是幻影,不是记忆,而是以“灵魂带壳”的姿态回返。


他伸出手,不是朝埃拉诺,而是朝莉希雅。

两人对视良久,她只说了一句话:“原来你不是忘了我,是替我记住了我们。”


他们相拥,仿佛时光未曾流逝。


星图归位,《遗名者之书》在风中合上。



十|爱之第十门


灯塔熄灭前,萨赫里亚望向埃拉诺:


“你写下的不是我的结局,而是第十门的起点。那一门,藏着你的真正名字。”


埃拉诺沉默片刻,把黑封皮日记合上,背上行囊。


莉希雅微笑:“你不问前方是什么?”


他说:“在星图里行走的人,从来不问方向,只问心中是否还亮着火。”


星灯塔的光辉渐渐归于平静,夜空中星辰似乎也重新排列,形成一条静谧而明亮的"星之脊"。三个人——埃拉诺、莉希雅与萨赫里亚——站在灯塔顶端,彼此的眼神中闪烁着穿越时光的深情。


萨赫里亚缓缓开口:“我曾以为,遗忘是解脱,抹去一切才能逃离痛苦。如今我明白,正是记忆,正是你们的陪伴,才让我得以重生。”


莉希雅紧握他的手,声音温柔:“爱不是囚禁,而是让彼此成为更完整的自己。我们都背负过过去的伤痕,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懂得如何守护未来。”


埃拉诺望着星空,心中终于平静:“旅途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同行与守望。无论名字被记住或遗忘,重要的是,灵魂是否依然闪耀着光。”


这时,星灯塔顶端的星火汇聚成一道耀眼的光柱,直冲天际,将三人沿着山脊并排站立的影子拉长,映照进那无尽藏的星河。


他们听见远方传来熟悉的旋律——那是《帕索小调》,缓缓飘荡,仿佛是宇宙为他们谱写的赞歌。


一切幻象、一切失落,都在这一刻得以和解。


星火归于宁静,星图合拢如书页的终章,光明在他们心中永存。




尾声|归于星辰


回到人间,埃拉诺、莉希雅和萨赫里亚三人都已回归昔日平静的生活,他们用文字、用脚步继续记录、书写属于他们的圣山旅程,而每一座圣山都是他们故事中永恒的星光。


他们的故事,被刻入新的星图,照亮后来者的道路。每一个遗失的名字,都被赋予新的意义;每一段朝圣的脚步,都化作星辰间永恒的轨迹。









浏览(140)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