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27741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董袭莹的过错与中国青年报的罪恶


发表时间:+-



董袭莹的过错与中国青年报的罪恶


沙莎


董袭莹通过伪造物理、化学成绩蒙混进入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这种行为在任何一个珍视规则与法治的社会中,都构成令人无法接受的欺诈,理应受到法律的追究。然而,在中国当下,此事似乎更像是一场舆论喧哗,短暂的风波过后,便可能逐渐平息。这或许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以假乱真”早已成为一种并不陌生的现象。


“上行下效”的古语,似乎依然适用于当下中国社会。将虚无之事夸大为真实,将平庸之辈捧为伟大,这种现象几乎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模式。从昔日被称为“中华神童”的宁铂,到被一些人神化的北大助教授韦东奕,再到连统计报表都看不懂,却被吹捧为“技术官僚”、“学者型领袖”的前总理李克强,这类事例都印证了吹嘘、浮夸与名不副实的常态。


这种现象固然令人感到荒谬, 但都不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真正的罪恶是破坏性的,是将真实污蔑为虚假,将卓越贬低为污点,将光明涂抹成黑暗。


在哈佛博士事件中,中国青年报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的罪恶。陈琳博士在国家亟需人才、百废待兴之际回国,却遭到中国青年报基于不明动机的构陷。这不仅仅是舆论的误导,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猎巫”行动,一次系统的迫害。


近年,流亡海外的陈博士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寻求公正而奔走呼吁。然而,他的声音在国内受到压制,在海外也屡遭共青团中青报特务、匪徒、帮凶的阻挠。2023年夏,在纽约曼哈顿的街头,陈博士竟然遭遇了未遂的刺杀。这已经超越了媒体业道德沦丧的范畴,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恐怖主义行径。中国青年报这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为,不仅摧毁了一位杰出学者的星辰大海,更是对国家利益的反噬,对民族未来的戕害。


对比之下,董袭莹的过错危害有限,而中国青年报打压贤良、破坏社会,则构成了对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的实质性伤害。



浏览(409)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