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老年健康系列(12):长寿因素解析——基因、疾病、生活方式与环境的综合影响
舒畅:老年健康系列(12):长寿因素解析——基因、疾病、生活方式与环境的综合影响
在万维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它的题目是《寿命长短与头发有很大关系。。。。》内容和结论都值得探讨,不过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蛮有趣的。
首先我查证了一下文章所说内容的真实性:
荷兰一大学确实有科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严重脱发的死亡率比头发浓密的人要高出31%。白发过半的人的死亡风险也悄然上升12%;
日本的研究人员更发现发际线后移超过两公分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未来十年心血管风险飙升27%。
耶鲁大学研究研究证实慢性脱发的男性如同携带了代谢综合征的定时炸弹,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风险显著的增加。
然而仔细想想这个研究的观察结果意义其实有限。比如跟踪近二十万人得出结论只是最多表明了大概30%的人因为头发变白或者秃顶而影响到该人的寿命,那这是要说明什么呢你不知道他是属于30%的人还是70%的人呢?所以这个指标性的参数意义不大!相比之下,我觉得网上有更多的科学研究的统计结果对我们防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的寿命预期更具实际的意义。下面我把把刚刚做的研究分类四个部分,分享一下。因为内容比较长还有另一部分就是怎样来从其他方面提高人的生命预期分两集和各位分享。
以下内容是现代医学科学医学健康已经承认的结果:
一、不同类型癌症对寿命的影响(取平均数据)
癌症的影响取决于类型、分期、治疗效果等因素。以下是几个主要癌种的 五年生存率与平均寿命缩短估算(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WHO,英国 NHS):
? 结论:癌症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很多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若在I期发现并治疗,几乎不会明显影响寿命。
二、重大传染病对寿命的影响
有些传染病会留下后遗症或慢性问题,从而间接影响寿命:
三、器官切除与寿命的关系
器官切除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程度取决于被切除器官的功能和代偿机制:
? 结论:现代医学条件下,多数器官切除后若恢复良好并控制饮食生活方式,不会显著影响寿命。
四、其他影响寿命的慢性病
但是即便如此,具体个人的的寿命也不是由以上某种单一的疾病来决定的;所以更加不要因为某一种表面的体症(如白头甚至是少年白头)以为自己会短命而影响情绪--寿命长短和决定于平时健康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好的精神状态、以及预防各种疾病、 早期筛查、规范治疗。
此外,我们知道基因也决定一个人的寿命。长寿的家族额子孙也可能遗传长寿基因,因此寿命预期也会比较长。 2009年三位诺贝尔得奖的科学家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人类的基因染色体的末端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端粒;并发现了一种延长端粒的酶,叫端粒酶(telomerase);端粒酶能在某些细胞(如干细胞、癌细胞)中维持端粒长度,延缓衰老或促进不死分裂。这一发现直接奠定了“细胞老化与端粒长度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这个研究的结果意义重大!你这个结果为基础,我相信它可以通过结合基因剪辑技术提高人类的寿命预期。
五. 寿命预期的不可控因素
战争、自然灾害、贫困、落后的医疗环境、生活品质低下、环境的污染。现代城市生活虽然便利,但生活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等问题: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厂排放、采矿(如稀土开采)导致空气中PM2.5浓度升高,增加心肺疾病与癌症风险。
水中微塑料:研究发现现代水源中含有微塑料颗粒,其长期积累可能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环境压力:噪音污染、光污染等也会影响人的睡眠与心理健康。
4. 再次强调延年益寿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合理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抗氧化物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
适度运动: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保持骨骼健康,延缓肌肉退化。心脏本身是块肌肉,只有经常运动才能保持它的强劲有力。
充足睡眠:睡眠能促进身体修复、增强免疫功能、调节激素水平。成年人建议每天睡7至9小时。
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心态积极的人寿命普遍较长。社交联系、兴趣爱好、情感支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
避免恶习:如吸烟、酗酒、高糖饮食等会加速身体器官老化。
安全意识:行动稳健、防跌倒很重要老年人因肌肉萎缩与骨密度下降,容易跌倒,而跌倒是引发骨折、髋骨损伤甚至长期卧床的主要诱因,严重影响寿命质量。因此:保持肌肉力量(如适度锻炼),室内避免绊倒物,外出使用助行工具或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