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是美国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2025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17年。首先让我们向那些由于豆腐渣的学校建筑而死于地震中的所有汶川学生,那些年轻的生命,我们的同胞表示沉痛哀悼。
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级、矩震级达8.3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 维基百科)
日期: 2008 年 5 月 12 日
地点: 中国四川省
伤亡: 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 (截至2008年9月25日)
发生时间: 14:28:04(UTC+8)
标题:中共是敌人,不是“竞争对手”——斯科特参议员讲话评析(下)
作者: 草头大将军, 仁勇智公子。
一、美国的鹰派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呐喊
在过去几年,鹰派常被视为“极端”,但如今,鹰派的逻辑正在变为主流。斯科特揭示的诸多事实——如中国制造的芬太尼每年夺走7万条美国人命,关键军需品依赖中国产地——不是理论,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
二、对中共“经济脱钩”的决心,已成国家安全战略
“脱钩”不仅是贸易问题,而是国家生存问题。中共借助贸易顺差加速军备扩张、情报渗透、科技间谍行为。川普政府开启的关税、科技管控、供应链移出等政策,如今正被斯科特提升为全面战备模式。
他直白指出:不能再为敌人提供资金和技术,让他们来打击我们。
三、台湾与南海问题:从模糊立场转向清晰表态
斯科特对台湾的支持不同于以往模糊政策,他认定台湾就是一个“民主国家”,应获得军事保护。这打破了“战略模糊”传统,释放出强硬讯号——如果中共动手,后果将不止于台海局部战争。
南海方面,他指出黄岩岛被占是“掠夺行为”,中共的扩张不仅侵犯邻国主权,更是对国际航行自由的挑战。
四、黎智英事件:一面国际道德的镜子
黎智英长期被单独囚禁,这不仅是中共对香港自由的终结,更是对全球民主国家底线的挑战。斯科特称他为“朋友”,表达出美国部分政界已将个体自由的受难,视为整场文明冲突的象征。
五、鹰派的声音,正成为国家的方向
斯科特的讲话,不是“喊话”或“表演”,而是政策预演。他所表达的政治方向,正在成为共和党主流、乃至美国国家战略。他强调的“脱钩”、“防卫台湾”、“制裁中共高官”、“建立美台自由贸易关系”等举措,均已在国会层面获得实质推动。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的时代:不再对中共心存幻想的时代,不再以经济利益压倒人权与主权的时代。
而这一切的开端,正是这番掷地有声的讲话——一个真正自由国家对暴政政权发出的清晰宣告。
读后感
斯科特的讲话有如惊雷划破沉闷的国际局势,它点破了许多人不愿直视的现实——中共政权从来不是“可以谈的对象”,而是“必须遏制的敌人”。
他的讲话让我想起冷战时期丘吉尔对苏联的警告:“一个从柏林墙后面伸出的铁幕正在降下。”今天,这面“铁幕”正由中共在东亚和非洲延伸,而我们还在谈“经济互利”与“人文交流”吗?
他更让我想起里根总统那句历史名言:“我们不妥协于邪恶。”而今,美国需要新的里根,需要新的道德清晰、战略清醒与意志坚决。斯科特可能不是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但他的讲话代表了美国重新自我认知、重新找回价值基础的开端。
我们不期待战争,但我们更不能缺乏对抗邪恶的勇气。
这篇讲话不应只是新闻,而应成为教材,成为唤醒沉睡世界的战鼓。
今天万维系统可能有问题,首先,博客打不开,好不容易打开了,博文又发不了,搞了好长时间,准备放弃,居然成功了。
一定是汶川死难者的在天之灵在保佑我们。愿汶川死难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