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10: 1-18>
【士10: 1-18】【亚比米勒以后,有以萨迦人朵多的孙子、普瓦的儿子陀拉兴起,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莲山地的沙密……。】在士师记第十章中记载了,在亚比米勒死后,有两位小士师,陀拉和睚珥被神兴起。在睚珥死后,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等偶像假神。神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十八年。以色列人哀求神拯救却不蒙应允。但神因他们的苦难而“担忧”,这是怜恤,这是同情。本章首先说到:【亚比米勒以后,有以萨迦人朵多的孙子、普瓦的儿子陀拉兴起,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莲山地的沙密。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三年,就死了,葬在沙密。】“亚比米勒以后,有以萨迦人朵多的孙子,普瓦的儿子陀拉兴起”,“亚比米勒以后”究竟相隔多少年,圣经无纪录可查。“陀拉”属于以萨迦支派。“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莲山地的沙密”。陀拉“拯救以色列人”,圣经并没有提到陀拉具体的事迹;“沙密”可能是日后撒玛利亚城(王上16:24)的撒玛山。“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三年,就死了,葬在沙密”。“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三年”,他是六位小士师之一。“在他以后有基列人睚珥兴起,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他有三十个儿子,骑着三十匹驴驹。他们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睚珥死了,就葬在加们。】“在他以后有基列人睚珥兴起,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基列”位于约旦河东,被雅博河一分为二(申3:12-13),南面归迦得支派,北面归玛拿西支派。“基列”有时也泛指约旦河东的全部以色列人之地(申34:1)。“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睚珥是六位小士师之一。“他有三十个儿子,骑着三十匹驴驹”,“骑着三十匹驴驹”当时以色列人没有马,骑驴驹是上流社会的标记。“他们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他们有三十座城邑”,表明他是一位有钱有势的人。“哈倭特睚珥”的意思是,“睚珥的帐棚村庄”。“睚珥死了,就葬在加们”。“加们”位于基列的拉抹的西方约33公里,基列雅比的北方约26公里。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和亚斯她录,并亚兰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离弃耶和华,不事奉祂。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从那年起,他们扰害欺压约旦河那边、住亚摩利人之基列地的以色列人,共有十八年。亚扪人又渡过约旦河去攻打犹大和便雅悯,并以法莲族。以色列人就甚觉窘迫。】“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和亚斯她录,并亚兰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离弃耶和华,不事奉祂”。“看为恶的事”,就是去事奉偶像假神,背弃真神。“巴力”是原住民所敬拜的偶像假神,“诸巴力”是指不同名和不同地的巴力;“亚斯他录”是原为腓尼基女神,后来演变为迦南地一带的人所拜的女神通称。“亚兰的神”,亚兰即叙利亚,故亚兰的神即指叙利亚的神。“西顿的神”,主要为巴力和亚舍拉(王上16:31-33);“摩押的神”主要为基抹(王上11:7);“亚扪人的神”主要为摩洛(王上11:7)和米勒公(王上11:33);“非利士人的神”主要为大衮(16:23)和巴力西卜(王下1:2)。百姓前五次“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还只是事奉迦南人的偶像,第六次的悖逆,却去事奉七个外邦人的偶像。“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就是神使用他们二族人来管教并惩罚以色列人。“从那年起,他们扰害欺压约但河那边、住亚摩利人之基列地的以色列人,共有十八年”。“扰害”指迫害;“欺压”指毁坏;“约但河那边”指约但河东边;“亚扪人又渡过约但河去攻打犹大和便雅悯,并以法莲族”。“犹大和便雅悯,并以法莲族”,他们的地界位于约但河西边的中南部。“以色列人就甚觉窘迫”。“窘迫”就是处于极度痛苦、穷困情况中。
【以色列人哀求耶和华说:‘我们得罪了祢;因为离弃了我们神,去事奉诸巴力。‘耶和华对以色列人说:’我岂没有救过你们脱离埃及人、亚摩利人、亚扪人和非利士人吗?西顿人、亚玛力人、马云人也都欺压你们;你们哀求我,我也拯救你们脱离他们的手。你们竟离弃我,事奉别神!所以我不再救你们了。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你们遭遇急难的时候,让他救你们吧!‘以色列人对耶和华说:’我们犯罪了,任凭祢随意待我们吧!只求祢今日拯救我们。‘以色列人就除掉他们中间的外邦神,事奉耶和华。耶和华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难,就心中担忧。】“以色列人哀求耶和华说:‘我们得罪了你”,“哀求”就是哭喊、呼求。“因为离弃了我们神,去事奉诸巴力”,“诸巴力”在此代表所有的偶像假神。“耶和华对以色列人说:‘我岂没有救过你们脱离埃及人、亚摩利人、亚扪人和非利士人吗?”“脱离埃及人”是指出埃及一事(出12:51);“亚摩利人”指胜过亚摩利王西宏(民21:24)以及亚摩利五王联军(书10:5);“亚扪人”指摩押王伊矶伦(3:30),因亚扪人和摩押人同是罗得的后裔(创19:36-38);“非利士人”指珊迦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3:31)。“西顿人、亚玛力人、马云人也都欺压你们,我也拯救你们脱离他们的手”,“西顿人”西顿位于迦南地的北方,可能有分于迦南王耶宾的欺压,后被底波拉和巴拉击败(4:2,15);“亚玛力人”指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的联军掠夺,后被基甸击败(7:22-24);“马云人”是指米甸人。“你们竟离弃我,事奉别神!所以我不再救你们了”,“我不再救你们了”,这是出自神公义忿怒的话。“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你们遭遇急难的时候,让他救你们吧!”“所选择的神”就是以色列人去事奉的偶像假神;“遭遇急难”指陷入绝境;“让他救你们吧!”这是反面的讽刺话。“以色列人对耶和华说:‘我们犯罪了,任凭你随意待我们吧!”这不是真诚的认罪悔改,因过后他们仍旧重蹈覆辙。“只求你今日拯救我们”,就是使他们脱离现在的绝境,保留活路。“以色列人就除掉他们中间的外邦神,事奉耶和华”。“外邦神”就是所列举的各种偶像假神。“耶和华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难,就心中担忧”,“心中担忧”这是神的怜恤。【当时亚扪人聚集,安营在基列。以色列人也聚集,安营在米斯巴。基列的民和众首领彼此商议,说:‘谁能先去攻打亚扪人,谁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当时亚扪人聚集,安营在基列。以色列人也聚集,安营在米斯巴”,“基列”在这里泛指约旦河东迦得、流便与玛拿西半支派的地业。“米斯巴”位于约但河东方约18公里,希实本北西北方约36公里。“基列的民和众首领彼此商议,说”,“众首领”是治理基列一带地方的以色列官长。“谁能先去攻打亚扪人,谁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以色列人第六次悖逆,神没有立刻接受他们的哀求、认罪,也没有立刻施行拯救。但神因他们的苦难而“担忧”,这是怜恤。因神已经说“我不再救你们了”,而百姓“所选择的神”在急难面前也毫无帮助。大敌当前,百姓只好彼此商议,要寻找一个领袖。但愿我们今天都要真心悔改归向神,并要单单敬拜神,事奉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