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害死几千万人与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比较——批判中国文化“为尊者讳”的恶习
毛泽东害死几千万人与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比较——批判中国文化“为尊者讳‘’恶习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个巨大的悲剧:一个是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另一个则是毛泽东在其执政期间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所造成的数千万中国人死亡。两者看似性质不同,却都带来深重的国殇。但奇怪的是,前者在中国被反复纪念,成为国家统一记忆的支柱,而后者却常被回避,甚至被美化或为尊者讳。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令人愤怒,更值得深刻反思。
一、数字与事实:死亡规模的对比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军队在短短几周内屠杀中国平民及战俘约30万人,犯下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而据各类历史研究估计,毛泽东在其执政的27年中,因土地改革、公私合营、大跃进、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造成非正常死亡人数至少在4,000万以上。毛泽东并未直接持枪杀人,但其政策设计和权力意志制造了遍布全国的死亡场景,包括饥荒、酷刑、株连、洗脑与人格毁灭。
二、性质的对比:外敌入侵与内乱屠民
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是一种民族仇恨下的侵略暴行;而毛泽东屠杀中国人,则是政治清洗、权力斗争与意识形态狂热的极端体现。前者是敌我矛盾,后者却是人民内部矛盾被人为制造为“阶级敌人”。更重要的是,日本杀人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永远反面教材,而毛泽东却仍被许多人奉为“伟人”,画像高悬,陵寝供奉,甚至被冠以“人民的救星”。
三、文化根源:“为尊者讳”与历史不公
为何毛的罪行反而被遮蔽?其中一个深层原因,就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为尊者讳”传统。这种文化心理让人们习惯性地美化权威人物,选择性遗忘他们犯下的罪行,哪怕代价是历史真相的沉沦。这不仅是对死者的不敬,更是对后人的犯罪。正因为我们羞于面对毛泽东的恶行,才使得后来中国社会不断陷入对权威的迷信与重复伤害的恶性循环。
四、从历史悲剧中清算与觉醒
纪念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国人不忘民族苦难,但唯有对毛泽东制造的更大苦难同样公开清算,才是真正的历史觉醒。我们不能一方面痛骂侵略者,另一方面歌颂屠杀本国人民的“伟人”。这是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背叛,也是对历史伦理的扭曲。
正如德国反思纳粹、南非清算种族隔离,我们也必须敢于正视毛的历史罪责,否则就永远活在“愚忠”与“健忘”之间。
五、结语:让历史照亮未来
历史不能被统治者选择性书写,人民不能永远被塑造成“健忘的顺民”。真正的民族复兴,必须建立在诚实面对历史、勇敢清算罪恶的基础上。纪念南京,应当同时纪念大饥荒、文革中冤死的中国人。面对毛泽东的罪行,我们不能再“为尊者讳”,而要“为真理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