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悲鸣

注册日期:2019-05-05
访问总量:73088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马悲鸣:用赫尔辛基协议匡川普的领土扩张要求


发表时间:+-

用赫尔辛基协议匡川普的领土扩张要求

马悲鸣

袁腾飞曾在回答“中国历史上是否侵略过其他国家?”的问题时,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

不知道袁腾飞如何解释“六王毕,四海一”那场大战。还有宋太祖那句名言:“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辛弃疾词:“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里的“开边”两字又作何解?

古代历史上绝大部分开疆拓土都是征伐的结果,“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果然“边庭流血成海水”。

古代是否有过和平改变边界呢?中国有一次。钱婆留(钱镠)建立的吴越国,传五王,历71年(公元907年-978年),最后和平交出政权给赵宋。古罗马时期有个附近小王国的国王临终前遗嘱把国家交给罗马。

近代则有1803年拿破仑把214万(2,144,476)平方公里的大路易斯安纳卖给了美国;交易额为1500万美元或相当于8000万法郎。平均每英亩三美分。

186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把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成交额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平均每英亩两美分。

1848年2月2日美墨战争停战,签署的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美国获取对加利福尼亚(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仍属墨西哥)、内华达、犹他的全部地区,科罗拉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怀俄明部分地区。虽然动了武,但美国仍向墨西哥支付了1,825万美元。既然付了钱,墨西哥人也就没有“王师北定中原日”之叹了。

美国立国后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尽量避免参与欧洲事务,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才不得不参战,并同时打赢了对日和对德两场战争。

战后经过朝鲜战争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局面,互相提防又互相沟通,以防误判。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三十年,直到双方当年参战的将军级别的老英雄差不多死光了。1975年8月(日本“八一五”终战30周年)35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与除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外的全部欧洲国家)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签署了赫尔辛基协议,提出十项原则,包括:

1、主权平等,尊重天赋的主权权利。

2、抑制威胁或使用武力。

3、确认边境的不可侵犯性。

4、确认国家领土的完整性。

5、确认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6、不干预内部事务。

7、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良知、宗教和信仰。

8、平等和人民自决。

9、国与国互相合作。

10、在国际法下诚信履行义务。

当时的美国是福特政府。到2025年8月,这个议定书就签订50周年了。如今川普总统提出了对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的领土要求。可以不可以?

美国有言论自由,何况总统;爱怎么说怎么说。这两地是否能并入美国,根据赫尔辛基协议,只要不动武,应该没问题。

不动武就得像吴越末代钱王和临终把国家交给罗马的那位国王那样,或者像拿破仑卖大路易斯安纳,沙皇卖阿拉斯加。

当然了,现在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都不能独断专行,把国家奉献,或者卖给他国。和平改变国界只有全民公投一途。而一国人民已经习惯了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不想改变,故即使公投,也很难通过。

美国想收加拿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杰佛逊和林肯时期都提出或尝试过。川普不过旧话重提,省得这个世界忘了这个话茬。

至于两地是否能公投通过,慢慢等吧。没准三、五十年,或百十来年后,两地公民忽然觉得加入美国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没准就投票通过了。

记得大约四十年前,我曾去过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旅游,在一当地华人家吃饭。席间主人随口说了一句:加拿大早晚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我当时无此远见,听罢只当是当地华人的一厢情愿;没料到有生之年真听到了川普总统的领土扩张诉求。

加拿大大选之后,自由党获胜。阿尔伯塔省爆发“脱加”大游行;打出的招牌上大书“阿尔伯塔第1或第51”,(Alberta 1st or 51st )。阿尔伯塔人果真比其他省更愿意加入美国。

如果阿尔伯塔率先成为美国第51州的话,其他省只好排队等待第52以后的各州了。

image.png

浏览(197)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