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闻铭

注册日期:2023-10-10
访问总量:98085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党史新讲:打开国门搞开放---六四


发表时间:+-

党史新讲:打开国门搞开放---六四(ZT)

六四事件,又称八九民运八九学运天安门事件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国官方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广义上指19894月中旬开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动为导火索、由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全境示威运动;狭义上指六四清场,即198963日晚间至64日凌晨,中央军事委员会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人民警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对示威集会进行的武力清场行动。

六四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事件以武力镇压结束,标志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陆推动的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赵紫阳、胡启立、鲍彤等中共温和派高层事后被撤职,而胡耀邦已在八六学潮后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于是1980年代被官方不同程度推动的自由化改革以及民间的新启蒙运动也就此停止,此后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数量的游行活动。不过六四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天安门清场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谴责甚至进行制裁,亚非拉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则多对镇压行为表示同情或者支持;尽管苏联及东欧国家看法不一,六四的惨痛后果令1989年年底东欧出现自由化呼声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学运最终仍有多少影响到东欧与东亚民主化浪潮的成功。只是在中国,六四事件的后果除了造成政治环境大幅度收紧,在经济方面也直接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放缓,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才重新提速。此外,因六四事件发生,邓小平在不久后做出退休的决定,故其任内推行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被延续下来,此后完成了三任领导人的权力交接,直至习近平2018年修宪后被废除。

迄今在中国大陆,六四事件仍然是高度敏感的历史事件。除非遇到必须提及该事件的场合(如党史、悼词等),事件相关用语与资料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媒体上。民间网络评论往往会遭平台屏蔽或删除;为了规避审查,民间往往会使用各种代号指代六四事件。

 


浏览(448)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