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加拿大东部穆斯林移民也无理要求学校不售卖猪肉
舒畅:加拿大东部穆斯林移民也无理要求学校不售卖猪肉
在X平台上看到这样一则帖子:加拿大蒙特利尔郊区的一所学校,有一部分穆斯林家长提出要求,要求学校食堂取消猪肉食品。然而,这一要求被市长明确拒绝,并公开致信家长,解释了这一决定。
市长在信中指出,穆斯林移民理应理解并尊重加拿大以及魁北克长期形成的风俗、传统和生活方式,融入当地社会。他强调,改变的责任不应落在原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本地人身上,而应由新移民承担起适应的义务。信中还写道,加拿大并非种族主义或排外国家,相反,在接纳穆斯林移民之前,加拿大早已敞开大门,欢迎移民。新移民应理解,加拿大是以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为根基的社会,拥有圣诞树、教堂以及各种宗教节日的公开文化表达。而宗教信仰,应当更多地停留在私人领域。市政厅拒绝让步于宗教要求的立场,获得绝对的支持。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另一个案例。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政府接收了约七万名索马里难民,并将他们集中安置在风光如画、非常美丽的明尼苏达州。这项政策表面上出于人道考虑,实则也带有深刻的政治意图:果然,这种移民人口结构的布局几年后开始影响选区政治——几年后,这个地区就选出了一位非洲移民出身的穆斯林女性——伊尔汗·奥马尔(Ilhan Omar)担任国会议员。
奥马尔自2018年当选美国联邦众议员以来,已连任两次,当前处于第三个任期。她是美国历史上首位索马里裔穆斯林女性议员,个人经历复杂,婚姻关系曾引发诸多争议。她曾有三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青梅竹马,关系反反复复也非常复杂;第二任丈夫身份让人大跌眼镜,有媒体报道这位长得还不错的女人的第二任丈夫据说是她父亲的儿子。虽然她一直否定,但众口难辨;第三任丈夫是其竞选顾问,两人于2020年结婚。奥马尔育有三个子女,四十出头,从照片看仍然风韵犹存。
在政治立场上,她的政治表现颇具争议,也曾因竞选资金的使用问题被调查,尤其是其向现任丈夫所经营的公司支付报酬一事,引发了不少批评。像这样一位在政治、婚姻和财务方面都饱受争议的人物,竟能三度当选国会议员,不禁让人对美国当前的社会生态产生疑问。
美国发生这样的巨大变化,在三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究其原因,最终指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若发生根本性改变,其文化、政治乃至价值观体系都有可能随之转变。当前,法国和德国都面临类似问题:随着穆斯林移民与后代的比重上升,当地的社会文化面貌正发生变化,担忧未来这些国家可能演变为穆斯林占主导的社会,并非杞人忧天。英国最近的情况似乎也更严重。说到数年前法国有个穆斯林集中的城市,首先有穆斯林抗议并且要求中小学里不准售卖猪肉,如今类似情况竟然也在加拿大东部的蒙特利尔发生。如果缺乏前瞻性的政策应对,谁能保证未来的加拿大不会重演法国的今天?
这个前瞻性的政策应该考虑到的不仅是移民的种族比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这个族群是不是有很强烈的生育能力。这不是开玩笑,事实就是如此。
这让我想起“红火蚁”入侵温哥华的事件。一种名为“欧洲火蚁”(European Fire Ant,学名 Myrmica rubra)的蚂蚁入侵温哥华。这种蚂蚁原产于欧洲,已在加拿大多个地区建立了种群,包括卑诗省的温哥华地区。
欧洲火蚁的叮咬会引起剧烈的灼烧感、瘙痒和红肿,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小时。在极少数情况下,叮咬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这种蚂蚁的传播主要通过人类活动,如园艺材料和土壤的搬运。它们的扩散速度快,已对本地生态系统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为了防止进一步扩散,温哥华政府曾建议居民在处理土壤和植物材料时保持警惕,并报告可疑的蚂蚁活动。
我曾经读到它们的故事。这种火蚁原来远隔大西洋地生活在欧洲,怎么会跑到温哥华来呢?又怎么会繁殖得这么快呢?原因就是海运的集装箱中夹带泥土,泥土里有这种火蚁。集装箱登陆加拿大,短短时间内,由于它的繁殖力非常强,一变十,十变百,指数性的发展,而且一年它们繁殖多次,结果造成快速的蔓延,已经成为加拿大的生态危机。
我用这个事件来说明:社会人口结构变化也一样。由于白人不愿意生孩子,而伊斯兰国家的人一般来讲一旦结婚成立家庭之后都愿意多生孩子,结果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
这也让我想到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李光耀总理当年曾对新加坡的人口结构问题深感警觉,采取措施鼓励华族华人提高生育率,以维持国家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认同。他的远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受高教育群体低生育率与部分移民群体高出生率的共同影响,正在产生结构性的人口转型。而这一过程,若缺乏有力的制度应对,势必会对社会价值与国家方向带来冲击。
几年前在法国发生的社会摩擦,今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重现,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我们不正视文化融合、人口结构和价值体系的演变,未来的加拿大,其语言、宗教与社会结构,或将与今天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