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刁手

注册日期:2025-05-05
访问总量:287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大毛二毛的入群风波


发表时间:+-

朋友圈里总有那么一对欢喜冤家,吵架拌嘴是日常,偶尔还得动手比划两下。这不,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大毛二毛”兄弟,最近又因为“入群”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乌克兰一心想挤进北约这个“高端群聊”,俄罗斯却像个群主,挥舞着“拉黑”权限,硬是不让进。这场“入群”风波,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背后是千年恩怨的“连续剧”,今天咱们就来调侃一番,顺便扒拉扒拉这对兄弟的“家底”。


一、从“基辅罗斯”到“群聊分裂”:千年恩怨的开端


要说大毛二毛的恩怨,得从公元9世纪的基辅罗斯说起。那会儿,基辅罗斯就像个大家庭的“群聊”,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祖先都在里面其乐融融。基辅是“群主”,文化、经济、宗教样样顶尖,堪称东斯拉夫的“Wi-Fi信号满格”。可好景不长,13世纪蒙古人来了,基辅罗斯这群聊被“强制解散”,各家开始单干。


这时候,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崛起,觉得自己是基辅罗斯的“正统继承人”,有点像群聊散了后,非要抢“群主”称号的那位。而乌克兰呢?被立陶宛、波兰接管,渐渐染上了西方的“滤镜”,从宗教到文化,都跟俄罗斯渐行渐远。到了17世纪,乌克兰的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造反,搞了个《佩列亚斯拉夫协定》(1654年),投奔了俄罗斯。这事儿表面上是“入群”,实际上更像是“被拉进一个权限受限的子群”。


这就埋下了恩怨的种子:乌克兰觉得自己是“被迫加群”,俄罗斯却觉得“你是我小弟,永远别想退群”。用《左传》里的话来说,“兄弟阋于墙”,这墙一立,千年恩怨就没断过。


二、帝国时代的“群主之争”:谁才是东斯拉夫的带头大哥?


到了18世纪,俄罗斯帝国如日中天,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轮番上阵,把乌克兰大部分地盘收入囊中。俄罗斯觉得自己是“群主”,乌克兰不过是“群成员”,得听话。可乌克兰人心里不服啊,文化、语言、习俗都不一样,凭啥老被你管?这种情绪在19世纪乌克兰文学复兴中爆发,诗人舍甫琴科用诗句喊出:“我们不是小弟,我们有自己的ID!”


20世纪初,沙俄崩溃,乌克兰趁乱搞了个短暂的“独立群聊”(1917-1920年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很快被苏联这个“超级群”吞并。苏联时代,乌克兰被硬塞进“社会主义大家庭”,表面上是大毛二毛一家亲,实际上矛盾没少。1932-1933年的大饥荒(Holodomor),乌克兰饿死数百万人,很多乌克兰人认为这是苏联故意“踢群员”。这事儿在乌克兰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疤,至今提起都咬牙切齿。


三、北约群聊的“入群申请”:二毛的逆袭与大毛的暴走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和俄罗斯终于“退群”,各自建了自己的小号。乌克兰一开始还想中立,左右逢源,1990年代甚至跟俄罗斯签了《布达佩斯备忘录》,交出核武器换安全保障。结果呢?俄罗斯这“群主”脾气不改,觉得乌克兰还是自己“势力范围”里的小弟。


2004年的橙色革命,乌克兰群众喊着“我们要进北约群”的口号,把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赶下台。这下俄罗斯坐不住了,2014年直接“踢群”——吞并克里米亚,顺手支持乌东的亲俄武装。乌克兰更铁了心要“入群”,北约也频频抛媚眼,搞联合军演、送装备,摆明要拉乌克兰进“高端群聊”。


可俄罗斯哪能让?普京说了:“北约东扩就是在我家门口建信号塔!”2022年2月,俄罗斯直接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名义上是“保护俄语族群”,实际上就是不让乌克兰“入群”。这场冲突打到2025年,乌克兰靠着西方军援苦苦支撑,俄罗斯却因为经济制裁和战场僵持有点“群主失威”的味道。


四、援经引典:这不就是“吴越争霸”2.0?


大毛二毛的恩怨,颇有点像中国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吴国(俄罗斯)觉得自己是老大,越国(乌克兰)偏要自立门户,还拉拢楚国(北约)当靠山。吴王夫差气得发疯,非要灭了越国,结果自己反被拖垮。《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北约现在就是在玩这招,用经济制裁和军援拖住俄罗斯,逼它自己“掉线”。


再说个西方的典故,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两大家族斗得你死我活,恋人只能殉情。大毛二毛这对“兄弟”,何尝不是被历史宿怨绑架?乌克兰想“入群”追求自己的“罗密欧”,俄罗斯却非要当“凯普莱特家族”,死守旧秩序。


五、当前形势:群聊风波的下一幕


2025年的俄乌冲突,已经从“热战”转向“持久战”。乌克兰靠着北约的“赞助”,在战场上守住了基辅、哈尔科夫等关键“服务器”,但经济濒临崩溃,重建遥遥无期。俄罗斯呢?虽然军事上没占到大便宜,但能源牌还能打,国内支持率也靠民族主义撑着。北约这边,内部也有“群聊疲劳症”,美国忙着国内选举,欧洲担心能源危机,援乌的热情开始打折。


这“入群”风波,短期内没个了局。乌克兰的“入群申请”就像微信群里被群主搁置的“待审核”,北约既不敢直接通过,又舍不得彻底拒绝。俄罗斯则像个偏执的群主,宁可自己“掉线”,也不让乌克兰“改ID”。


六、结尾:从“拉黑”到“和解”有多远?


大毛二毛的恩怨,就像一部冗长的“群聊记录”,翻开全是互相@的火药味。从基辅罗斯的“黄金时代”,到苏联的“强制加群”,再到如今的“入群风波”,千年历史告诉我们:兄弟阋墙,终归是两败俱伤。套用《道德经》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俄罗斯若真想当“群主”,得学会放手;乌克兰想“入群”,也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群规”。


要我说,北约这群聊也不是啥天堂,乌克兰挤破头想进,未必能换来真正的“Wi-Fi满格”。至于俄罗斯,守着“群主”宝座不放,迟早把自己折腾成“单机模式”。大毛二毛,何不坐下来喝杯伏特加,翻翻历史“聊天记录”,找找当年的兄弟情?毕竟,莎翁说得好:“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入群”闹剧,兴许还有新剧情呢!


浏览(1549)
thumb_up(8)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天雅

    妙文。

    再打下去就变一国了。但西边的一部分应该原属波兰的吧。二战后才划归乌克兰。

    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据说苏联解体时,三国有協议。如果乌克兰,白俄罗斯政府失控,它们的 sovereign 自动回归俄罗斯。

    屏蔽 举报回复
  • 蛇形刁手 回复 beiqian2016

    分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是历史的宿命。除非世界各国服膺于一个强有力的、普世认可的新秩序。很显然,目前的联合国扮演不了这个角色。

    屏蔽 举报回复
  • beiqian2016

    按博主的意思,“乌国与俄国”就如同“吴国同越国”,都是“俄国(中国)”?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