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纯华

注册日期:2025-04-30
访问总量:663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纸决定拒赔:丁子信八年维权再遭打击,司法 正义何时兑现?


发表时间:+-

一纸决定拒赔:丁子信八年维权


再遭打击,司法 正义何时兑现?


记者杨纯华报道|河南周口

八年追索,一场空。面对2025年428日正式送达的国家赔偿决定书,河南沈丘县75岁的丁子信颤抖着双手,将纸张收起,却久久无法释怀。

这份由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国家赔偿决定书(2024)豫16法赔3号》,标志着这位老人耗尽数年奔走、历经两级法院、三轮执行、两次终结程序、一次撤销裁定、一次高院纠错之后,就“33套抵债房屋未交付所提起的国家赔偿申请,最终被驳回

理由是:法院执行不存在违法行为,被申请人未实际遭受国家赔偿法意义上的损失。对此决定,丁子信哽咽回应:难道我八年来所失去的一切,不算损失?难道法院一裁定抵债就算完成任务,房子迟迟不交付、现在还被他人霸占,就可以什么都不负责?

一、案情回顾:一纸裁定与八年等待

丁子信案起源于2016年。彼时,他与沈丘县富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房屋开发合作发生纠纷。20175月,沈丘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合同有效,要求开发商交付丁子信所选房屋共计33套,并支付150万元违约金。该判决经周口市中院二审维持,河南省高院再审驳回,自此判决生效。

但胜诉仅是开始,执行却成漫长战役。

20187月,周口市中院提级执行,并查封涉案房产。20198月,法院依法作出执行裁定,确认33套房屋以物抵债转归丁子信所有,并宣布所有权自裁定送达即转移2019929日,法院更宣布案件执行完毕

然而,这些房屋至今未交付

不仅如此,周口中院并未通知房管局协助产权变更,亦未组织强制腾房,房屋长期被非法占用。2021年,法院一度以程序问题撤销原执行裁定,再遭河南高院纠正。2022年,案件下放至沈丘县法院执行,然两次终本。至今,丁子信依旧无法进入属于自己的房屋。

二、赔偿申请:“执行不作为”是否构成违法?

202412月,丁子信依据《国家赔偿法》正式提出赔偿请求,要求周口市333339333中级人民法院赔偿1686.78万元及利息,主张其在执行过程中未履行裁定交付义务、未通知相关协助机关、任由非法占有者继续侵权,构成拖延、不执行的违法行为。

然而,赔偿决定书指出,法院认为执行裁定完成后丁子信已获得法律上的所有权,之后是否办理登记、是否清房交付,责任并不归于周口中院。

换言之——抵债裁定即完成任务,交付不到位不是他们的责任。

决定书称:申请人可持裁定书至登记机构办理产权登记;法院已依法作出执行裁定并终结执行,不存在拖延执行或违法行为。

法院进一步解释,后续腾房”“协助执行”“占有人清退等,均不属于赔偿义务法院之职责,且案件已被重新交由沈丘县法院处理,丁子信应另行主张权利。

三、关键争议:法定财产权是纸面拥有还是实际保障?

丁子信并不否认,自己手持33份执行裁定书,纸面上拥有房屋所有权。但问题在于,这些房屋无法进入,无法变现,无法出租,更无法使用。

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交付,而不是一堆法院纸。他说。

多位法律专家指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应当在执行阶段实现,尤其是在以物抵债执行中,实际交付是核心步骤。若法院在裁定后停止推进、未通知房管机构办理过户、未对占有人采取清理措施,导致申请执行人无法实现财产使用价值,法院应承担相应责任。

中国特色的执行难,不仅在于被执行人逃避,更在于法院消极。一位执行学者指出,执行裁定不能成为法院卸责的挡箭牌。

四、从抵债到拒赔:谁对无效执行负责?

赔偿决定书写明:因丁子信已取得涉案房屋的所有权,该案依法应执行终结。但在现实中,申请人无法进入房屋,无法办证,无法实现利益。

更值得注意的是,周口中院在2019年作出结案通知后,曾自行认定强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800万元。2021年,又因执行错误撤销裁定,2022年再被高院撤销恢复原裁定,执行流程反复折腾,表明其在执行管理中确实存在混乱。

执行终结”≠“权利实现。在司法文书之外,民众所需的是对现实权利的保障。

五、赔偿之外,责任何在?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明示:国家机关行使职权,若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丁子信提交了20余份材料,证明其因法院不作为遭受财产与精神损失。但法院认为他没有实际损害法院行为无违法

这是对国家赔偿法精神的极大稀释,也有悖于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基本认知。

若法院只需裁定,不需交付;若权利人拿到裁定却无房可得;若多年维权得不到实质补偿……那法律的尊严,靠什么捍卫?一位政法学者直言不讳。

六、司法信任裂缝中的老人身影

年过旬的丁子信,如今依旧在上访途中。

八年的时间,他曾信任司法、依赖法律,奔走于省高院与最高法第四巡回法庭之间,如今却收获了一个冷峻的不予赔偿

法律赢了,生活输了。他说,我还能再等几年?还能再上访几年?

在河南大地的一个小村庄,一位老人每天清晨站在院子口,望向远方,心中默念的是那33套房屋、八年艰辛,以及至今无门的正义。

他知道,纸上的裁定很轻,但它压着他的晚年、压着一个公民对法治的全部信仰。


浏览(215)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