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思維與對話自勵守則
現代性思維與對話自勵守則
一、常識、事實、邏輯是對話的先決條件,沒有這個基礎,任何論辯的大廈既無法建立,更不能矗立巍峨。只有事實堅實、概念清晰、邏輯自洽、結論才可能相對牢靠。對話的前提是事實、常識與邏輯先行,而不是立場觀點先行。
二、我們不是上帝,不可以上帝的視角輕下全稱判斷。大家只認可真相與真理是上帝,這個上帝也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有意義。
三、平等對話原則。平等尊重,平心靜氣。我們不能假設自己比對方高明,相反,必須假定對方的知識儲備與認知平台跟自己是同一個平台。對方的任何事實、邏輯、常識的缺失都必然在對話論辯過程中暴露無遺。
四、論辯與反駁必須建立在充分準確理解對方的論點理據的事實上,不能自以為是地設定一個靶子(稻草人),暢快地掃射,那不僅降低論辯質量、更遠離真理與真相。
五、一切為了輸贏面子而不是求知求智的論辯、爭訟都毫無意義。那不是成年人的認知求索,那只是一逞口舌之快的兒童遊戲。
六、對話的核心是就事論事,任何人身攻擊和道德綁架歧視都無助於論辯、對話的深入,只是理屈詞窮後的轉移目標或氣急敗壞後的喪失理性——是自認無力對話的投降書、形同公開退出論辯的狼狽逃竄。
七、評價一個人,不因人立言,也不因言立人;不因人廢言,亦不因言廢人。既不超越時代與時空的局限去苛求,也不超越時代與時空去溢美。道德品格與才華並非正相關。個人好惡與理性客觀評價是兩碼事。
八、對事實的選擇性篩選、排序、重視、突出或無視與避重就輕,都與求真求知求智的問學精神不相干,此伎倆形同道貌岸然的偷奸耍滑。
九、論題不可隨意跳躍,表達不可無視語境、不可斷章取義。只有一個論題辯論完成才可以繼續下一個論題。
十、如果某種猜測和標新立異,經不起事實、常識和邏輯的推敲或得不到專業學術共同體的認可,作為非專業人士那就應相信常識、邏輯和專業人士的意見。這不是說,常識邏輯專業人士不會出錯,而是因為在一個專業與學科越來越細分化的現代社會,術有專攻,你只能選擇相信專業學者提供的結論、相信基本的邏輯與常識。科學的失誤挫折是文明進步的必要代價,對此我們別無選擇。
十一、須有歸零心態。只對事實、真相、邏輯、真理感興趣,除了服膺真理之外,各種身份毫無意義——既跟你是哈佛牛津畢業,還是博士院士沒有任何正相關性關係,更與年資、學術輩分毫無干。
十二、非權威機構發布的消息、文字或出版的雜誌、著作,不可貿然相信,只能存疑,轉述引用需格外小心謹慎。判斷什麼是專業權威機構、權威學者端視個人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
十三、未經證實的猜測和尚未發生的未來事件,不可當作已存在的事實,更不能據此論證推理演繹自己的觀點。不得為了滿足、適配自己的標新立異的需要採取雙重標準或多重標準,更不能因此把事實扭曲為觀點以欺世盜名。
十四,不得為了獨樹一幟、顯擺與主流不同觀點博取聲名而利用自己擁有的各種資源譁眾取寵。
十五、任何現象背後的因果鏈條都非常複雜,都沒有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
十六,如果你資訊來源受限或不夠多元,那就相信那些比你擁有更豐富信息資源的人!如果你不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你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自認還不夠好,那就相信那些思維比你嚴密、判斷力更好的人士!自知之明是一種智慧,否則試圖以自己有限的認知能力和零碎的知識去拼湊知識的圖景,事實很可能會讓自己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