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留下几族要试验百姓>
<神留下几族要试验百姓>
读经【士3: 1-31】【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在士师记第三章中记载了,神留下几族外邦人为要试验以色列百姓;因以色列人犯罪离弃神,神就把他们交在敌人手中,然后他们呼求神,神就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神兴起的第一位士师俄陀聂,拯救他们脱离米所波大米王;第二位士师以笏拯救他们脱离摩押王;第三位士师珊迦,拯救他们脱离非利士人。本章首先说到:【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借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因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后未能顺服神命令,将迦南人全部赶出去。神就“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既然以色列人的后代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与迦南争战之事”,甚至已经【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神就留下这几族外邦人作他们的难处,让他们能亲身经历,“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神所留下的“这几族”,与各支派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并不掺杂。他们包括“非利士的五个首领”,他们位于沿海平原,是神管教南方各支派的工具。还有“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他们位于北方,是神管教北方各支派的工具。“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借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神【是知道人心的】(王上8:39),祂从起初就知道百姓【是悖逆的,是硬着颈项的】(申31:27)。因此不是神需要借着“试验”来“知道”人,而要借着“试验”,“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借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而事实证明以色列经不起“试验”,他们没有听从神借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今天神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留下“几族”外邦人,也是要“试验”我们是否肯听从祂的话。因此我们不要抱怨“试验”,因为经上说:【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雅1:12)
【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神。】可见以色列人并没有通过神的“试验”,他们与迦南人杂居、通婚,之后便是“事奉他们的神”,以色列人都败坏了。神严禁以色列人和迦南人结亲(申7:3),但百姓却对神的话不以为然。今天有些人也认为神不必管人情感的事,并说:“只要彼此相爱,没有伤害到别人”就行。人的本性都不愿意接受神的约束,总以为自己所看中的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满足,所以撒旦总是先使人在欲望、情感和理智上脱离神的管理,而从生活的破口所带出的结局,必然是离弃神、事奉偶像。【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恶事就是“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以及“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今天当我们为生活忙碌、为工作忙碌的时候,也常常“忘记耶和华”。一旦我们忘记神,就一定会去拜偶像,把神以外的事物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当作生活中的目标。因神的百姓忘记神、拜偶像,“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耶和华的怒气”是出于祂坚定不移的爱,即使以色列人忘记了祂,祂还是把以色列人当作自己的百姓,因为【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来12:8)神管教百姓的目的,不是要他们在绝望中灭亡,而是要他们在绝望中回转:【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来12:10)神对百姓的第一次管教,使用了远方的仇敌,是从千里之外来的“美索不达米亚王”,管教他们八年。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当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时,神就“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俄陀聂”是迦勒弟弟的儿子,也是他的女婿。“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看,在旧约时代,圣灵暂时降在人的身上,是为了赐给人特殊的事奉能力,完成工作之后就会离开,所以并不能改变人的生命。而到了新约的时代,圣灵就【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14:17),不但赐给我们事奉的能力,也能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俄陀聂”是士师时代第一位士师,他作士师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七十多岁。神不但“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并且“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以色列人因离弃神,受到敌人的欺压就呼求神,神也为他们兴起了士师来拯救他们。以色列人应该就此认识了神,知道了神的作为,心甘情愿地来顺服神,听从神的话。可是,【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四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使以色列人全然忘记在古珊利萨田手下为奴八年的悲惨生活,重蹈悖逆的覆辙。因此“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神对百姓的第二次管教,使用了“摩押王伊矶伦”和“亚扪人和亚玛力人”,让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棕树城”就是耶利哥城。过去,约书亚带领百姓从摩押平原过约旦河攻取耶利哥,进入应许之地;现在,“摩押王伊矶伦”也是从摩押平原过约旦河攻取耶利哥,让百姓在应许之地不得安息“十八年”。人若失去了神的同在,就失去了争战的能力,过去怎样靠主得胜,现在“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当“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以色列人第一次悖逆,是在被管教“八年”之后开始“呼求耶和华”。而百姓的第二次悖逆,却等到“十八年”之后,才“呼求耶和华”。但神却仍然没有耽延,立刻“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神兴起的第二个士师是以笏,他属于便雅悯支派。“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以笏是右手有缺陷的人,只好用左手,但神却使用他。因为神所使用的器皿不是根据自己的所是和所能,而是倚靠神的大能。【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以笏特别地打造了一把“两刃的剑”,他又利用自己是左撇子的特点,把剑藏在“右腿上衣服里面”,这样敌人的侍卫和王缺乏防卫。以笏真是有勇有谋。而以色列人选以笏去给伊矶伦王进攻,这正好给以笏带来大好的机会。“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为了刺杀伊矶伦,以笏用十足的力气,连剑把都刺了进去。可以看出以笏对以色列的仇敌伊矶伦充满仇恨。那么为了杀摩押王,以笏是否就可以撒谎说:“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事实上在杀死伊矶伦之前,以笏确已接受来自神的命令,而他所要奏告的就是他“两刃的剑”。伊矶伦是欺压神子民的摩押王、也是拜偶像的人,因此是神审判的对象。所以以笏是神所立、审判伊矶伦的拯救者。
【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经过凿石之地,逃到西伊拉;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这是以笏智慧的表现,都是为了争取逃逸的时间。以笏不但逃走了,而且还趁着摩押王伊矶伦死了,全国一片混乱的时候,立刻召聚了一批以色列人去攻击摩押人,给他们来一个措手不及。以笏”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以笏是便雅悯人,但他没有回到自己的支派,而是呼召以法莲支派的人。很可能经过基比亚之战以后,便雅悯支派能争战的战士人数大大减少(20:46-48)。“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是指耶利哥东面的渡口,既可以阻止约旦河东的敌人援军,也可以阻止约旦河西的摩押人逃跑。“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以笏带着以色列人击杀了约一万摩押人,这样摩押人便被制服,而最终为以色列人带来整整八十年的太平。【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那时因非利人在以色列部分境内扩张势力,经常扰害以色列人。因此“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这里没称“珊迦”为士师,但他却执行了士师的职责,“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珊迦使用的是“赶牛的棍子”,这是一条长棍,一头钉有尖锐的铁钉,一边是平滑的铁片;尖端在耕地时用来赶牛,平滑的一端则用来清理农具。珊迦赶牛的棍子怎能“打死六百非利士人”?这是一件奇异的事,因此珊迦的得胜不仅是展现了他个人的勇气,更是表明了是神的大能。珊迦所用的棍子只不过是人用的最简单工具,但当神使用他时,就给他超凡的能力,“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这让我们看到,胜败不在乎人的多少,只在于有神的同在和神的大能。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倚靠神的大能大力,这样我们就可得胜有余!阿们!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霞步思 www.biblestudy-x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