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耶穌基督的最後誘惑》:耶穌故事番外篇揭示神性於人性的交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ZtPqLVEDU
在影片《基督的最后诱惑》中,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借助于希腊作家卡赞斯基同样无与伦比的原著同名小说,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最为真实、复杂、丰满且人性化的耶稣基督形象——得出这一结论的对比参照物也许还包括《圣经?新约》。
1973年,当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马丁?斯科西斯第一次读卡赞察斯基的小说《基督的最后诱惑》开始,就一直渴望将它搬上银幕。但由于宗教界的抵制,该片几经波折,直到1987年才开机。
此片公映后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国家和地区,人们激烈地抗议着这部影片的上映。在其它一些更加虔诚的基督国家,这部电影则根本没有上映的机会。
公元初的以色列,它在罗马的残暴统治下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地。
这时木匠耶稣在朦胧中感到了上帝赋予的使命:他将作为救世主,牺牲自己去拯救世界。
但这个耶稣显然不如新约中那样坚定,例如他对数次对其神启的上帝耶和华如此追问道:“我从未要求你挑选我,一向都是你在说。你为摩西分开了红海,你救了挪亚……现在你却要我去钉十字架。我不了解,我一定得死吗?还有任何别的方法吗?你给了我一杯我不想喝的东西。”
在旅途中,他结识了起义者犹大,两人便一起向路人传道。在这部影片中,犹大的形象塑造得极其大胆。众所周知,犹大是基督教中最臭名朝著的叛徒形象,那幅“最后的晚餐”更是让犹大的叛徒形象似乎永难翻身。在影片中,他本来是奉命去刺杀耶稣,当他见到耶稣之后,接受了耶稣的博爱仁义主张,并成为了他的信徒。在片中,他为了帮助耶稣实现其使命,不惜背上叛徒的名义执行耶稣的命令去向罗马告发,从而背负千古骂名,真可谓是忍辱负重。而当耶稣逃遁后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在这部影片里犹大成为一名最坚定最果敢的斗士,一个真正的勇士。
一天,耶稣解救了因在安息日卖淫而遭到村民的围殴的娼妓抹大拉。他对那些愤怒的村民说:“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可以用石头掷她。”——结果无一人敢掷出手中的石头……
在约旦河畔,施洗约翰认出耶稣救世主的身份,并告诫他上帝也主张仇恨。迷惑的耶稣对此百思不解,独自来到荒漠中静坐等待上帝的教诲。在此耶稣抵御了毒蛇(女人和家庭的象征)、雄师(权利的象征)、魔鬼(邪恶的象征)的引诱,经历了四十昼夜,终于得到神谕。
茅塞顿开的耶稣开始带领着信徒向圣地耶路撒冷进发,一路上他尽显神迹:他使盲人复明,变水为酒,并使拉撒路起死回生,借此他赢得了更多民众的信仰。
在耶路撒冷神殿前,耶稣宣布自己就是新的救世主,并将建立新的法律和秩序。正当信徒要求捣毁眼前的神殿时,踌躇犹疑的耶稣却突然晕倒在地。罗马士兵趁机对耶稣的信徒大开杀戒,人们四分逃窜。
清醒后的耶稣指使犹大去向当局告发自己,以帮助自己实现为世人赎罪的使命。几天之后,头戴荆冠的耶稣被罗马士兵钉到十字架上。耶稣在十字架上忍受着巨大痛苦,他的皮肉和骨骼被铁锥钉穿之后,骨髓与鲜血一并流出。就当耶稣恍惚于剧痛之中时,一个小女孩儿模样的天使忽然来到他面前,并告诉耶稣上帝已经解除了他的责任,他可以同世人一样去拥有正常的生活。于是耶稣在天使的陪同下走下了十字架,随后与娼妓抹大拉结为夫妻,并生有一子。抹大拉死后,他又与两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到他年老时已儿孙满堂……
这就是基督的最后诱惑,他要面临死亡的恐惧,面对尘世生活的召唤。在死前的刹那,魔鬼撒旦装扮成天使,引领他经历了整个人生,平凡而快乐的生活,他充分享受着,放弃了对主的信仰与期望。但是,在他垂老将死的那个夜晚,罗马人开始了屠城,犹大找到他并向他质问:“你应该是属于那十字架上的!神是如此安排你的。但当你面临死亡,你竟然害怕,逃命去了,藏起来想过凡人的日子。你是个软弱的人。如果你这样死去,你将违背神,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没有牺牲,就将不会有救赎。”
而由撒旦假扮的小女孩儿模样的天使也现出了原形,他嘲笑着即将老死于床上的耶稣:“是的,你就是神选中的那个人。但是现在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你的命运。你还能做什么?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分钟。”
醒悟后的耶稣追悔莫及,他在如人地狱般的火海中向上天忏悔:“父亲,你愿意听你那自私、不忠的儿子说几句话吗?我拒绝了你的召唤,我反抗它,我以为我已经知道很多,我曾不愿当你的儿子。你能原谅我吗?我的意志不够坚定。请把你的手伸向我,我要为世人带来救赎,父亲,再一次接纳我吧!举行一次欢宴,欢迎我回家吧!我要当你的儿子!我愿意付出代价,我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再复活!我要当救世主!”
在耶稣撕心裂肺的呼唤中,他回到了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刻,他依然头戴荆棘、血流如注,围观的人群依然对他嬉笑怒骂,爱他的人正伤心欲绝。而此刻的耶稣却感到了巨大的幸福,他仰望苍天说道:“一切都已功德圆满了!”……
耶稣的怯懦、犹豫和多虑或许与人固有的本性有关,但也正如电影原著小说作者卡赞察斯基在其小说原序中所说:“每个人的精神和肉体都具有一定的神性,所以基督的神秘不是某一教派的奥秘,而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人身上都爆发着一场神与人的斗争,与此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渴望二者和解。”而耶稣也正其内心中神性和人性不断斗争时踏上了寻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