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注册日期:2012-01-13
访问总量:222987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清算中国传统文化——推翻专制制度的必由之路


发表时间:+-



清算中国传统文化——推翻专制制度的必由之路


引言:问题的根源不是表象,而是文化


每当谈到中国的政治问题,人们往往归咎另于统治者的贪婪、官僚的腐败、制度设计的缺陷。然而,这些只是表象。深层的病根,藏在中国数千年沉积下来的传统文化中。

文化决定制度,制度决定命运。

如果不清算中国传统文化的毒瘤,尤其是以儒家为核心的道德体系,那么中国的专制制度永远不会真正被推翻。今天,中国社会表面上进入了现代化,但专制的结构依然牢不可破,社会底层互害横行,道德溃烂无底。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


第一章:专制的顶层压迫与底层互害,都是传统文化之果


1. 上层的专制压迫

中国自秦始皇以来,走上了高度集权的政治道路。皇权独尊,君主意志高于一切。虽然形式上出现过一些变体(如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但实质始终未变: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国家成为统治者私有的工具。


这种极端的权力模式,之所以能够绵延两千年不倒,关键在于民众普遍接受了**"天命论"与"君为臣纲"**的思想,这正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普通人从小被教育服从权威,相信命运安排,缺乏对权力的天然质疑。


2. 底层的互害社会

底层社会并没有形成团结一致、抗争压迫的文化,反而普遍盛行互害。乡村中的勾心斗角,单位里的尔虞我诈,家族中的明争暗斗,无一不是互害文化的体现。


为什么同为受害者,底层人民不能形成共同体?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灌输的是"各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伦理观。儒家推崇的孝悌观、家族本位意识,导致人们只关心小家庭、小圈子,不关心社会公共利益。当公共利益受损时,个体不仅不会抗争,反而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


第二章:儒家文化的实质——专制的护身符


1. 儒家并非普世伦理,而是统治工具

许多人误以为儒家讲仁爱、讲道德,便是普世的道德哲学。其实,从孔子到朱熹,儒家思想始终以维护等级秩序、强化统治合法性为中心。


孔子本人就明确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各安其位,反对僭越。他在《论语》中一再强调礼制,强调长幼尊卑有序,把服从上位者作为社会和谐的前提。


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彻底为专制政治服务。董仲舒发展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强调皇权是天意的体现,进一步神圣化君主权力。


2. 儒家道德的虚伪性

表面上,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实际上却为权力粉饰太平。


所谓仁爱,是针对统治者要求臣民效忠;


所谓礼仪,是规范臣民的行为,防止民众越轨;


所谓忠孝,是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父权与君权;


所谓知耻,是恐吓民众自我驯化。



儒家的道德体系,根本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与正义,而是为了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接受不公与压迫。

而且儒家道德极其双标:对于上层的暴虐统治,往往以"为君分忧"、"以死谏君"的方式轻描淡写,永远把责任推向下层或偶然,而不去动摇制度根基。


第三章:近现代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辩护士


1. 从启蒙到保守的倒退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短暂的思想启蒙潮流,陈独秀、胡适等人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提倡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然而,启蒙只是一阵昙花,随后很快被各种形态的复古主义、民族主义所取代。


尤其是20世纪以来,许多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采取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他们宣称传统文化有其"独特优点",鼓吹"中体西用",实际上为专制制度寻找文化合法性。


梁漱溟、钱穆、甚至晚年的胡适,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传统文化作了修补和辩护。他们或出于文化自卑,或出于现实妥协,最终成为专制制度的文化帮凶。


2. 知识分子的堕落

在现代中国,读书人的角色本应是批判权威、启蒙大众。然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却选择了与权力同流合污,粉饰现实,曲解历史。


儒家式的"士为知己者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观,使知识分子天然地倾向于侍奉权力,而非挑战权力。他们醉心于道德说教,却回避对制度根源的批判;他们标榜文化自信,却逃避历史反思。另一种现象是,一但稍有名气,就向往荣归故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甘为专制的鹰犬,也不愿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生活。


第四章:不清算传统道德,就不可能推翻专制


1. 道德是专制的精神支柱

政治专制靠暴力维持权力,靠道德维持合法性。

中国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正是支撑专制制度的精神鸦片。


只要民众继续信仰"忠孝节义"、"以和为贵"、"忍辱负重"这些道德教条,他们就不会真正追求自由、平等、权利。他们会继续忍受剥削,继续互害成风,继续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而不是自己争取权利。


2. 彻底清算传统文化,是自由革命的前提


必须彻底揭露儒家道德的虚伪性;


必须批判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迷信;


必须摧毁以家族本位为中心的伦理体系;


必须确立个人权利至上的新道德观;


必须用真正的理性批判取代伪道德说教。



清算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全盘否定历史文化成果,而是为了打碎那些束缚人性的枷锁。只有在精神上完成文化革命,才能在制度上完成政治革命。



结语:新的启蒙运动,刻不容缓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全球化,科技已经现代化,城市已经摩登化,然而精神世界依然停留在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仍然停留在“石器时代”。

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深层的腐朽。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完成文化自我革命,就只能在历史的泥潭中反复沉沦。


未来属于那些勇于批判传统、敢于超越祖先的人。真正的思想革命,不是温情脉脉的怀旧,而是彻底的清算。

推翻传统道德,才能推翻专制制度。

新的启蒙运动,必须以摧毁传统文化的权威开始,以重建自由平等的新文化结束。


这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唯一道路。






浏览(730)
thumb_up(2)
评论(9)
  • 当前共有9条评论
  • hare 回复 fangbin

    谢谢,与他人合写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回复 llyismyson

    台湾有殷海光,有雷震。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非常具有思想意义的研究与文章。万维难得见到的有高度水平的文章。比万维导读那些狗屁文章可以说是天地两隔。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完全支持,与我多年来的看法一致。不解决中国专制文化的问题。民主的框架建立起来,也会导致一片混乱。法沦功,所谓海外民运的一大群团体,从来没有反省过自身的专制文化。而是打着反对共产党的旗帜实行一套没有共产党的共产党的思维套路。撒谎,造谣,无中生有,充斥在他们的宣传品中。凡是川普的拥趸,只要看他们的行文,就不难得出,在反对中国的毛泽东的口号下,正在把川普肉麻地奉为美国的毛泽东。他们的思维模式浸透了中国那套专制主义的文化。把一个不学无术的商人,顶礼膜拜为救星。一个白痴加无赖能够驱使美国“再次伟大”。可笑至极!

    屏蔽 举报回复
  • baobeiba

    放狗屁!这不就是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的论调吗?结果引入了马列主义病毒贻害至今。日本严格继承了古典华夏文明,他们怎么就不愚昧落后?基督教教义比儒家思想还要保守忍让,那西方国家怎么就不愚昧落后?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你提到的“台湾没有清算中国文化,却民主化成功”的说法,表面上有理,但如果深究历史脉络,其实并不成立。我来分几点简要分析,再提供你可以用来回应这类提问的逻辑线。

    ---

    一、台湾的民主转型不是跳过文化清算,而是悄悄完成了文化变异

    1. 文化“去中国化”并非没有发生,而是更隐性、更渐进

    台湾在蒋经国时代后期,已经逐步松动了威权体制,并在解严后迅速进入民主试验。

    民主化之后,台湾的教育、媒体、公共话语空间,不断淡化儒家式忠君孝道、集体服从思维,而强调多元、自由、权利、公民责任。

    虽然没有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暴力清算儒家,但文化上的“去中心化”“去父权化”“去权威化”正在代际之间自然完成。

    2. 台湾的主流文化已经深度“本土化”与“现代化”

    不同于大陆的“党国一体”叙事,台湾主流文化强调地方认同、个人自由和权利意识。

    尤其是年轻一代,几乎已经与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割裂。

    这是一种静悄悄的“文化转型”,但比口头上批孔批儒更彻底。

    ---

    二、台湾之所以能民主化,靠的不只是文化,而是三重制度与外部条件叠加

    1. 强大的中产阶级撑起了民主秩序

    台湾自1950年代开始土地改革,推动本地工业化,形成了规模庞大且自负盈亏的中产阶层。

    中产阶级是民主社会的真正支柱,因为他们既要求稳定,又追求权利,具备公民理性。

    2. 蒋经国主动放权、没有镇压

    蒋经国的“自我否定”是历史罕见的政治奇迹。

    没有“六四式镇压”,台湾避免了民众对国家暴力的长期恐惧,留下了制度转型的道德正当性空间。

    3. 美国深度介入

    美国在冷战格局中,对台湾民主化起了巨大压力和引导作用。

    台湾的民主不仅是本地力量的结果,也是被全球自由秩序“拉进来”的典型案例。

    ---

    三、对提问者的回应思路(你可以参考如下回答方式):

    > 台湾并不是没有“清算中国文化”,而是用和平演进的方式,完成了文化现代化。

    真正的“去儒化”不是口头批判,而是制度、教育、价值观长期演变。

    台湾民主的成功,离不开:

    土地改革后形成的独立中产;

    蒋经国不镇压、主动放权;

    美国的战略支持;

    代际之间对传统文化的“软性切割”。

    所以,不是台湾人“天生理性”,而是历史条件与文化演变结合出了成果。

    这在中国大陆并不具备,因此不能简单类比。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台湾的政治,是蒋家的恩赐,大陆也想有这种偶然?别作梦了。台湾人的素质,问问美国餐馆打工的大陆人就知道了-与大陆人没有丝毫区别!

    屏蔽 举报回复
  • voigt

    1949年開始在大陸已經破舊立新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llyismyson

    台湾清算了吗?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