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is

注册日期:2021-09-29
访问总量:100428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刘派正经57. 资剥论的革命诉求


发表时间:+-

 

刘派正经57. 资剥论的革命诉求

 

前面的批判矛头,几乎全集中在了,《资本论》一卷的前五章,下面也不准备,考察它的剩余部分了,原因拿衣服哈:前五章构成了,该书三卷的立论基础,结晶了劳动价值说,与剩余价值说的核心内容。因此呢,只要指出了,这俩学说本身的,实然错谬和应然扭曲,其他部分的篇幅再长,论述再多,见解再细,也用不着伤神费脑,一个一个琢磨啦。省劲。

 

不过喔,如此顺溜畅快地,批了通资剥论后,依然有必要看一下下,另一个问题:它是不是也有,某些实然上正确,应然上正当的因素呀?你且别说,即便不搞黑格尔式的变戏法,答案也是:这个还真有哟,亲。

 

事实上,资剥论的确依据,大量原始资料,对当时不少企业家,为了降低成本,多赚利润,不惜在原始积累,和日常经营中,侵犯其他人尤其打工人,应得权益的不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占有农民土地,使用童工,延长劳动时间等,做出了揭露批判,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有更大量的论著,详细介绍过。

 

一方面,这些揭露批判,与斯密针对卑劣商人,做出的揭露批判,虽然更为全面具体,但基本的矛头所向,还是大体一致的,都指向了某一类企业家,做的某些事儿。另一方面,从两种揭露批判中,生出的正面建设性努力,却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没法同日而语。

 

问题在于,斯大侠虽然木有自觉指出,建立自由主义法制的积极意义,却凭借他明确承认的,不可害人的应然底线,不仅严厉批评了,当时英国的某些法条政策,为了偏袒企业家,不惜侵害打工人,以及消费者权益的负面效应,而且反复要求,立法和政府机构,制定正义的法律规范,惩罚市场氛围下的,种种不义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

 

不用讲,斯大师的这些理念,不仅比他搭建的草台班子里,追随者们鼓吹的,“伦理无涉”“在商言商”等,深刻了许多,而且也比其中,反潮流地倡导,“看得见的手”的人儿们,更精准地指出了,政府在调控市场方面,理应优先发挥的基本功能:依据道德上的正义底线,对于市场经济,展开自觉有效的监管治理,如同对待其他领域,突破正义底线的违法行为那样子,诉诸国家机器,对各种违法交易行为,实施强制性的惩罚,努力防止侵权害人的不义后果。

 

某种意思上说,正是不自觉地沿着,斯密这条伦理有涉的思路,当时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某些西欧国家,才自觉制定了,各种旨在维护,打工人以及消费者,应得权益的法律条文,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自由主义原则的市场体制,从而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家与打工人的冲突,成功地阻止了,马恩热切盼望的,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些国度中发生。

 

相比之下呢,资剥论的揭露批判,尽管也指向了市场经济中,某些企业家害人侵权的不义行为,从而潜含着,应然正当的因素,可由于一方面缺少了,斯密对不可害人底线的清醒指认,另一方面又站在了,某种扭曲的规范性立场上,它不仅木有,依据这些揭露批判,提出建立自由市场体制的诉求,而且还把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看成是帮资本家,剥削打工人的打手,结果得出了一个,激左到了偏执地步的结论:根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亦即自由主义的市场体制,彻底消灭资产阶级,亦即从事工商经营的,企业家这个职业……

 

其实吧,引用原始资料,进行揭露批判的过程中,资剥论也不时提到,当时西欧各国,为了惩治使用童工,延长劳动时间等,侵权害人行为,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法律措施,及其达成的积极成果。

 

举个例:18章讨论“工作日”,共享着“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这个大标题的567节,小标题就分别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对劳动时间的,强制性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结尾还提到了,在打工人抗议的基础上,由某些非打工人提出的,英国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并称之为:“从法律上限制工作日的,素朴大宪章”。

 

然而呢,所有这些论述,并没有阻止资剥论,坚持剩余价值说,实然上错谬,应然上扭曲的种种见解,重复下面的论调:“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是死劳动,如同吸血鬼那样子,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

 

本来吧,企业家与打工人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平等权益,在市场秩序中,形成的人伦冲突,与医护与病患,教师与学生,商家与顾客等等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平等权益,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人伦冲突差不多,都可以依据不可害人的底线,诉诸自由主义的体制,特别是法律体制,加以处理和解决。

 

可是呢,它却被资剥论,专门提溜出来,异军突起地构成了,吸血鬼与受害者之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与历史上“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领主与农奴,行会师傅与帮工”等等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以致据说见证了,《宣言》的那个有名结论:氏族社会解体后,“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与被压迫阶级斗争的历史。”

 

当然喽,这一回的结局,不再是“各阶级同归于尽”了,而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后,只有普罗阶级活下来,成了实行“砖正”的统治阶级,至于资产阶级嘛,亦即从事工商经营的,企业家这个职业,则被无产阶级,动用暴力消灭了,从历史舞台上,彻底清除出去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摩登的打工人,即无产者。”

 

打工人在怎样的意思上,运用武器,置资本家于死地呢?首先哈,打工人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剥夺或没收了,资本家用来剥削打工人的,私有生产资料,连同生活资料,亦即他们的所有财富,使之归“全民”所有——不好意思吔,亲,唯独不包括,资本家自己在内哟。于是乎,被割命割得一贫如洗的他们,现在倒真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咧。

 

其次哈,要是资本家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反对这类剥夺或没收的话,就会在肉体上,也被暴力消灭掉咧,江湖人称“割命”,如同咱儒家津津乐道的,“殷革夏命”“周革商命”,曾经把夏桀商纣的命,给暴力革掉了那样子,从而折射出了,一个被忽视了的,儒马汇通的重要维度,嗯哼。

 

几十年后,列宁同志响应马恩的号召,在鹅锅率先发动了,木有多少打工人参加的,“普罗阶级割命”时,的确曾遵循这思路,在一部老电影里,不是对着严格意思上的“资本家”,而是对着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学界所谓“富农”,这样子声色俱厉地宣布:

 

“你记着并回去,告诉派你来的人:工人和农民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稳固的,只要你们富农,存在一天,就得给我们粮食;你要不给,就强迫你给;你要用武力,就消灭你;这就是我给你的真理,真正的工人,和农民的真理”,俗话或曰:“以和平方式完成的,首歇主义原始积累的真理”,文言又叫:“要什么,就是什么”,江湖人称:“我欲仁,斯仁至矣”,不是?

 

某种意思上讲,康米主义的这种“科学真理”,还能用类比附会的方式,这样子转型表述:鉴于某些男人,不仅很渣,而且家暴,甚至性侵,因而俺们女人的回报正义,不是诉诸自由主义的体制,惩罚这些侵权的害人者,而是针对所有男的,采取一刀切的,阉掉乃至割命措施,让他们一了百了,最后单单剩下女人阶级,实行纯洁善良的性别砖正。

 

很不幸,自从马克思主义,有了“文化”后,的确呈现出了,这类从职业仇恨,发展成性别仇恨、种族仇恨等等的扭曲意向,不是旨在惩罚,侵权害人行为的主体,而是按照非血亲连坐的模式,将填膺了的义愤,抛洒在与这些主体,有这样那样的,非道德共同特征的人们头上,试图把他们一锅端了。除根。

 

1925年,徐志摩到割了命的鹅锅,逛了一圈后,写下的那句名言:“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近年来备受称赞,确实不仅比咱们的,鲁迅和胡适等,而且比外国的,瓦尔特·本雅明,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泰戈尔等,更敏锐更深刻。

 

不过哈,倘若读过了,《宣言》的文本,同时也知道,下面这些词的语义:“暴力”“消灭”“剥夺”“没收”“置于死地”,小徐的这段话,差不多就是个常识了:针对一个源于社会分工,不仅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还给众多打工人,提供了让生活状态,变得更好的机会,因而完全正常,十分必要的职业,运用这样子的词汇,不是打算制造血污海,还能是什么呢?

 

妨碍了渣男徐之外的许多人,包括但不限于:二十年前的俺老汉等,回归这种常识,完成常识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下面这种,或者主动接受,或者被动灌输的,扭曲应然理念:这个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正常,人人都要打交道,许多亲友就是从业者(老马的最亲密战友,不就干的这行么),咱们卖房卖车时,也会沾个边的职业,由于天性自私贪婪,只图自个便利的本性驱使,投入资本后,必然会像吸血鬼那样子,残酷剥削打工人,毛孔里全是鲜血,因此不用“暴力”“消灭”“剥夺”“没收”,也就是眼下还被左均们,赞赏的“打砸抢”来对付,成吗?

 

柔情找补一句:前段时间为针对特斯拉的,打砸抢烧欢呼,赞许它们用不义对付不义,负负得正的左均人士,依然沉溺在这种,对某个正常职业,充满深度仇恨的应然理念中,无力自拔,不管他们伪善地自以为,自己多么自由主义。

 


浏览(195)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