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

注册日期:2016-12-24
访问总量:204770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孔子名言解(2)


发表时间:+-

孔子名言解(2)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

(白话文:年轻人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头尊敬兄长辈,谨慎而有信用,与众人相亲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完这些之后还有剩余力量,就去学习文献。)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年轻人。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遇到了“弟子”。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通过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来显示自己伟大——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人,知道只有“弟子”之类的美好的人才能让人们产生期待之情希望其培养出各种优点以至于建议其做到“入则孝,出则悌”做到“谨而信”做到“泛爱众而亲仁”,知道只有“弟子”之类的美好的人才能让人们想要以理服人以至于说出自己建议其去“学文”那是因为自己假设了其是“行有余力”,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年轻人”的“弟子”,做出展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第一)

(白话文:君子不严肃就没有威严,学习就不会坚固。以忠诚守信为主,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怕改正。)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有一定的地位的人。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遇到了一个“君子”。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孔子还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通过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来显示自己伟大——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人,知道只有“君子”之类的美好的人才能让人们产生善意想要丰富其知识宝库以至于告知其“不重”的恶果是“不威”是“学则不固”,知道只有“君子”之类的美好的人才能让人们产生期待之情希望其成为某种完人以至于建议其培养出“主忠信”之类的优点建议其去掉“友不如己者”和“过”“则”“惮改”之类的各种缺点,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君子”,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浏览(110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